农村初中课堂教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策略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u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阵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融合到学校课堂当中,是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表现,同时也是为社会发展输送高素质人才的表现。农村初中教学受到环境、条件和遗留问题的影响,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需要以各学科课堂为载体积极融入,认真落实。本文主要从道德与法治课堂及英语课堂的几个课例着手,探究农村初中课堂教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农村初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堂教学
  党的十八大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从三个维度对社会良好风气、个人良好品质的倡导,与我国的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是党和全国人民的价值共识。在农村初中课堂中践行这二十四个字,从短期目标来看,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意义重大;长期来看,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意义非凡。
  一、农村初中课堂教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在农村初中课堂教学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必然选择,对国家发展、社会发展以及学生自身发展都有重要意义,能够提升初中生个人修养,为国家、社会以及民族发展进步注入更鲜活的力量,具体的分析如下。
  第一,满足国家发展需要。农村初级中学同样承担着培养人才、输送人才的重要使命,在这个承上启下的成长阶段,学生的思想价值观正在慢慢成型,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能够关注他们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立志为国家发展无私地贡献个人力量。
  第二,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农村的初中生在我国初中生总数中所占份额依然不小,对这一部分学生的关怀和培养对社会发展起重要作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各学科的课堂中,能够让学生清晰地认识自己,对自己的未来有合理定位,为社会建设贡献力量。
  第三,满足个体发展需要。虽然社会的发展已经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农村的教学条件,但很多农村初中生接收的整体条件还是不太理想 。将正确的价值观念融合到农村初中课堂中,能够改变学生的心态,端正他们的态度,让他们形成热爱学习、热爱生活等良好品质,这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有重要意义。
  二、农村初中课堂教学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
  在农村初中课堂教学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从各学科着手,分层融入,强化学生的感悟,提升各学科老师的综合素养。各科教师要将核心价值观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善于挖掘学科中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点,让每一节课堂都融合核心价值观的引导,提升学科教学的总体质量。
  1.分层融入,深化感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在农村初中课堂教学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分别从这三个层面着手。第一,从国家层面而言,要让学生从经济的层面了解国家富强,从政治生活中感受民主,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中感受文明,而和谐纳含了国家、社会、家庭和谐的总和,应該贯穿于始终。第二,从社会的层面而言,核心价值观中自由、平等、公正与法治也是一种国家追求、社会体现的价值取向,能够推动学生的政治意识和政治素养的提升。第三,从个人的层面而言,个人要具备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的素养,在课堂中融合这样的价值观认知,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例如,在教学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课《发现自己》时,老师可以针对上述个人层面的价值观准备几道有趣的选择题,在选项的选择中观察学生是否具备上述素养。这样,一方面能够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另一方面能够巧妙地将个人层面的价值观教学潜移默化地融入到课堂当中。
  2.提升教师综合修养,提供高质量教学
  农村教师的综合素养对最终教学质量的呈现起重要作用。在日常教学实践中,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暴露在学生的视野当中,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努力提升本学科教学质量,这样才能更好地融合价值观教学。为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培训活动并邀请一些专业人士到校内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训讲座和专业技能讲座,将教学技能和拓展教学的方式应用到课堂当中。经过这些培训,老师能够更准确地认识到实现课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和方式。教师素养的提升,必然会间接提升学生的素养,更好地培育有素质、有道德的优秀初中生。
  3.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进行正确引导
  农村初中课堂教学实践要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将发生在学生周围的事件融合到课堂当中,感悟各学科教学与实际生活的强关联性。在与生活相结合践行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进程中,各学科老师要让学生从生活小事、周边事事感受到核心价值观,便于学生理解内容并进行正确的把握,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与思想态度。例如,教学七年级下册的《道德与法治》的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一些法治节目,提升学生对法治社会的认知,教师在让学生观看这些视频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对法治的理解,将社会主义价值观融入内心,深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4.善于挖掘各学科的核心价值观培育点
  以教材为主要工具的课堂教学需要各学科老师认真负责,以各学科教材为基础挖掘能够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点,掌握好课堂的节奏,做好充分的准备。巧妙地将价值观教育融入到本学科的授课内容当中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需要教师付出多倍的精力。例如,在教学七年级英语 Unit9 What does he look like?的相关内容时,老师要教导学生在形容他人外表时多用赞美的词语,要善于发现他人外表和内心深处的亮点。以此达到正确价值观的引导,帮助农村初中生树立自信,提升英语课堂的教学质量。
  总而言之,农村初中的课堂教学还是要从各方面加以改善。在各学科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学,能够优化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引导初中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发挥学科教学的意义,实现社会价值认同,提升农村初中生自身的人格魅力,端正初中生的思想作风。课堂中,师生有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促使师生综合素质水平不断提高,从而促进全民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李辉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政治课的思考[J].学理论,2015(20):163-164.
  [2]杨凯红.初中政治课教学中如何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新课程(中),2015(6):31.
其他文献
本报综合消息 10月20日晚,广州市教育局在广州国际媒体港举办2019年广州市校服文化展演暨创新设计大赛。  本次活动以“品校服文化 展城市活力”为主题,第一环节为2019年广州市校服文化展演,共分“百年传承”“活力广州”和“筑梦未来”三大篇章,广州市10所中小学的学生通过歌舞表演、体育运动、诗歌朗诵、情景扮演等多种舞台展示形式,展现了学生精神抖擞、活力飞扬的一面,积蓄着气势,积蓄着力量,积蓄着
【摘要】近年来,学生的视力不良检查率居高不下,并且有越来越低龄化的倾向,不仅如此,学生的肺活量、体能素质、速度力量、爆发力、耐力等方面均不达标准,学生的营养方面已经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所改善,甚至出现愈见增长的肥胖率,其中以城市学生居多,这些情况都是不容乐观的。为了促进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本文在查阅大量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学校环境、社会环境等现实因素,分析学生运动素质下降的原因,并提出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以及教材组成内容方面的变化,新形势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核心素养理念,让数学贴近生活、充满乐趣,使学生爱上数学,同时在数学课堂上获得知识。教师要把新课程改革提出的核心素养理念贯穿数学教学活动始终,提高教学活动的互动性和激励性,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为此,本文从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入手,分析原因,提出建议,为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做进一步的研究探索。 
【摘要】“最近发展区”概念是苏联早期著名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他首先确定了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两种水平:“现有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概念强调着眼于该理论的教学在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揭示了教学的本质特征不在于“训练”“强化”业已形成的心理机能,而在于激发、形成儿童目前尚未成熟的心理机能。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更好地在英语教学中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以便帮助学生搭建知识支架。  【关键词
[摘 要]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指向和集中于某种事物的能力。注意力集中与否直接影响幼儿学习效果的好坏。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可以使课堂教学有序地进行。提高幼儿集中注意力的能力,能够促进幼儿有效地进行学习,培养幼儿的良好学习习惯。注意培养和调整幼儿的注意力,同时要提高教师的各方面教学素养和课堂教学组织能力,采取新奇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消除幼儿分心的根源。分析幼儿注意力不集中的原因,引导和鼓励幼儿集中注意力,为
【摘要】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是每位教师都尽力追求的。“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给学生的空间有多大,学生的能力就有多大。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这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前置作业就显得尤其重要。  【关键词】小学英语;前置作业  生本教育理念倡导“先做后学,先会后学,以学定教,注重感悟”,学生应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以生为本”。我在小学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尝试运用“生本教育”的理念进行了
【摘要】本文阐述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发现学生文段写作水平参层不齐。通过分析原因,指导学生善用教材提供的单元话题素材,并通过教师有针对性的写作训练指导,培养学生英文思维,养成规范的英文表达,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关键词】写作训练;单元核心话题;英语思维  一、问题的提出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理解和运用有关下列话题的语言表达形式:个人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落实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转变教学方式、构建高效课堂已成为当前每个学科共同面对的课题。小学数学特别是农村小学数学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依然广为存在,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无法调动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更主要的是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与新课程标准也是相悖的。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农村小学的数学教师应该如何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呢?本
【摘要】初中语文教学,课内和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才能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拓展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内阅读是基础,课外阅读是拓展,后者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的发展空间,换言之,课外阅读俨然已成为学生的必修课。基于此,本文的研究将针对课外阅读兴趣激发着手,从九年级学生教学出发提出几点实践经验,以期提升初中生课外阅读的学习效益。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指
【摘要】习性教育是现阶段经过时间和实践检验的行之有效的教育探索。习性教育阶段目标是养成学生良好习惯,不断完善学生的性格,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为学生的人生发展奠基,成为健康文明、智慧高雅的人。这些鲜明的品质正是社会良好公民的人生起步所需要的。立德树人是教育之根本,习性教育在教育中应作为长期目标来贯彻落实,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性,促成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学生良好习性的养成,需要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