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童趣快乐舞蹈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t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舞蹈教学是学前教育教学“音乐艺术”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幼儿舞蹈形象直观、生动活泼,所以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对幼儿身心的健康、情操的陶冶、智力的开发起着重要作用。
  不过在当前的幼儿舞蹈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一些现象:
  1、由于舞蹈的展现需要基本动作、步伐的支撑,因此一些教师往往只注重让幼儿单纯去模仿学习舞蹈动作,并以学会教师的“规定动作”为主要目的,从而忽略了幼儿情感的愉悦性,导致许多幼儿常为学习新的动作感到疲劳,为重复旧的动作而感到厌倦,失去对舞蹈的兴趣。
  2、教师意识到幼儿在音乐舞蹈中要有个性化有创造性,但只是一味地鼓励幼儿跳得和别人不一样,忽视了引导幼儿去理解舞蹈本身及背后所蕴涵的深刻含义,无法给幼儿带来心灵的触动,美的享受。久而久之幼儿学习的积极性逐渐减弱。
  3、幼儿园中男孩由于动作的协调性、精细程度较女孩弱一些,所以在幼儿园舞蹈活动中常处于紧张、别扭或敷衍的状态,对舞蹈学习没有太大的兴趣。
  如何激发幼儿学习舞蹈的兴趣、把沉闷的传授变成有声有色的自主活动,我觉得应该努力探索“兴趣激发”的策略,使之“寓舞蹈于兴趣之中”:
  
  一、兴趣培养的前提——选择幼儿感兴趣的音乐和舞蹈教材
  
  幼儿跳舞是为了表达自己心中无数的情感,因此要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幼儿感兴趣的教材。如我选择中国民族音乐《娃娃舞》、《鄂尔多斯舞》,西班牙《斗牛士舞》,进行曲风格的《海军舞》让幼儿欣赏,由于这些音乐节奏有的明快、活泼,有的优美抒情,幼儿一听便能掌握节拍、节奏,易于理解,能一下子吸引幼儿。幼儿在自由感受音乐后会随着音乐的节奏手舞足蹈、摇头晃脑,用身体动作表现自己的感受。以汉族民乐《娃娃舞》为例:它的旋律活泼诙谐,节奏明快,再加上锣、鼓、镲等配器,使乐曲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易使幼儿感兴趣。舞蹈时,我在动作上做了改编,加上一些敲锣、打鼓等符合音乐表现内容的动作。整个舞蹈的特色更加鲜明,孩子在一种游戏的状态下学习舞蹈,没有很大的压力,兴趣大大的激发了。
  选择幼儿感兴趣的音乐与舞蹈教材,让幼儿的动作发自内心,让幼儿的情感真实地流露,所以极易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和观赏兴趣。这样的舞蹈才能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
  
  二、兴趣激发的关键——倾听孩子的心声,创设舞蹈情景
  
  幼儿从小就具备了学习音乐舞蹈的潜力,如他们一听到节奏明快、活泼、优美、抒情的歌曲,马上就会手舞足蹈,摇头晃脑。听到进行曲马上会学解放军,雄赳赳气昂昂地走起步来。幼儿对常接触的熟悉的形象会有很强的表现欲望。但这种对音乐舞蹈的兴趣和欲望不持久,易转移,所以老师要通过观察及时发现幼儿对音乐舞蹈的兴趣点,及时创设舞蹈情境,保护幼儿舞蹈参与兴趣的萌芽,使其稳定并不断地发展。
  如在欣赏乐曲《森吉德玛》时孩子被音乐中的马蹄声所吸引,特别是一些男孩纷纷做起马跑的动作。当看到幼儿对马跑感兴趣,我立即引导说:“小朋友听到了什么?谁跑来?”当幼儿说出是马在奔跑时,我又适时鼓励幼儿学学马跑的动作。接着让幼儿仔细听:“音乐中马跑的速度一样吗?快的时候马可以这样跑?慢的时候马又在干什么?”幼儿在老师启发下说出“音乐快的时候马在比赛呢!”同时展开联想,将学过的跑跳步加进了动作中。“音乐慢下来,马跑累了,在慢慢走,在吃草呢!”幼儿又将马吃草,开心地叫加入舞蹈中。整个学习过程,我运用一个个提问为幼儿创设“一望无际的草原,马儿欢快游戏”的意境。虽然我没有重点讲究高超的技能技巧,但是通过游戏与联想,使幼儿身临其境,由于幼儿有参与的兴趣,所以学习起来特别带劲。
  
  三、兴趣巩固的保证——启发引导。积极鼓励
  
  孩子们的活动兴趣一旦被激发出来,就会表现出无比地兴奋与投入,感受到无比的享受和快乐。但由于幼儿阶段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的情绪是易波动而且不稳定的,尤其是当幼儿面临挫折、困难时,他们对原本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就会失去兴趣,因而巩固幼儿的活动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如在音乐活动《采茶》中,开始幼儿仅能用单一的采茶动作来表现,我用“采茶姑娘一天里会干些什么?可能发生些什么事情呢?”等问题帮助幼儿展开了想象的翅膀,在第二次创作中,一位幼儿做出擦汗的动作,他告诉大家“这是采茶姑娘太热,在擦汗!”我用很惊讶的口吻说:“你怎么这么聪明!真棒!……”得到我的鼓励以后,孩子非常高兴,在第三次创作中,他又做出了不同方向采茶的动作,其他幼儿在他的启发下,也相继创编出了背篓子上山、比比谁采茶叶多等动作……活动结束了,可孩子们却意犹未尽,纷纷要求“老师,我们下次还采茶吗?”得到首肯后,孩子们马上响起了雀跃的欢呼声,为再次有效搭建幼儿的舞蹈活动提供了机会,表演《采茶》的兴趣得以延续。
  
  四、兴趣提高的途径——以游戏的方法,帮助幼儿掌握舞蹈中的元素性动作
  
  舞蹈中有许多元素性动作如:跑跳步、小碎步、踢跳步、腕花、拍手…这些动作为构成舞蹈的基本框架起着重要的作用。以往我们常常看到这样一种现象:教师在前面一遍遍示范着一个动作,嘴里反复强调动作的要领,幼儿跟在后面一遍遍的模仿学习。教学方式单调,教学气氛沉闷,幼儿学得无奈,不感兴趣。教师如何加以引导,帮助幼儿较快地理解掌握内容及动作要领,使动作比较规范地体现所要表达的内容?我认为这取决于教师的启发式教学,它包括教材的选择,动作的讲授都应充满童趣,能启发幼儿的想象。如在学习《小卓玛上学》时有弹簧步这一动作。我把动作要求全部讲述完后再让幼儿进行练习,这时候出现了许多奇怪的现象:孩子有的抬腿踏地腿脚僵硬,有的扭跨,有的走出象踏步……于是我就启发孩子们回忆体育活动时在垫子上走路、家里沙发上走路的不同感受,然后让孩子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就是在沙发E走路,同时我加上语言引导:“轻轻踏下去,弹出来。”孩子们得到形象的启发,找到了舞蹈动作的感觉。
  从以上实例中我感到:幼儿舞蹈教学要以幼儿曾经感知过的形象为基础,以思维活动为依托,将单纯的舞蹈基本语汇转变为儿童学习的经验,将舞蹈的内容和儿童对周围世界有关知识的认识和理解等同起来,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使得学习兴趣得以提高
  
  五、兴趣持久的方法——借助小道具,解决舞蹈难点,提高参与活动兴趣
  
  在舞蹈教学中,幼儿队形变化是一大难点。由于幼儿的方位发展尚不完善,因此在活动中容易出现动作、方位协调上的困难。所以我们常会看到老师为让孩子明白一个舞蹈中队形的变化而反复示范,幼儿却因为不理解而反复练习。时间一长,难点没解决,幼儿参与舞蹈的兴趣也在枯燥的练习中消失。所以教师应预先料到这一问题,及时注意。
  如在《问候舞》中幼儿在双圈上做动作,此时若采用镜面示范,幼儿将左右不分,于是我在幼儿右手戴一红花,并告诉他们先朝红花手做动作,以此帮助幼儿明辨左有方向,也有助于统一动作。又如在《娃娃舞》中,有内外圈的穿插,这时我借助道具绸带结合简练的指导语:“伸出绸带手,顺着绸带一直向前走。”这样很容易就帮助幼儿掌握队形变化,难度降低,又有趣味,保持幼儿学习的积极性。
  在舞蹈教学中,适宜地发挥小道具的作用,既保持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又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因人施教,为男孩编制感兴趣的舞蹈
  
  在教学中我们会为男孩子把握不住动作而苦恼,有时会不自觉地冷落那些对舞蹈不感兴趣的男孩,时间长了这些男孩失去锻炼的机会,将对舞蹈有排斥心理。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应该顺应幼儿性别,天性的个性化,选择适合男孩兴趣、特点的舞蹈活动内容和方法策略,开阔男孩的表示空间,促进他全面、和谐、富有个性地发展。
  如我在舞蹈教材选择:增加一些适合男孩跳的舞蹈。以《鄂尔多斯舞》为例:我发现男孩对骑马、射击等活动很感兴趣。于是我让幼儿做小骑兵骑马打敌人的游戏,然后告诉他们今天我们表演小骑兵骑马打敌人的舞蹈,他们立即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果然在学“跑马步”中,他们都表现得十分形象。练习中我又采取“生生互动”的力‘法,让他们互相帮助纠正动作,以此来优化教学。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应充分了解女孩与男孩在各方面的差别,善于解读男孩的动作“密码”,选择与其性别天性和学习特征相适宜的教育内容与方式,焕发男性幼儿的舞蹈热情与表现能力,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使每个幼儿都获得成功与快乐。
  幼儿舞蹈犹如春风化雨,潜移默化地陶冶着儿童的心灵,因此我们现在不断努力地去了解、激发、吸引孩子们处于萌芽阶段的舞蹈兴趣,就是要使幼儿在舞蹈中体验审美愉悦和创造的快乐,同时也让幼儿借助舞蹈的形式抒发自己的情感。让舞蹈变得好玩起来,让幼儿学在其中,乐在其中,美在其中。从而放飞心灵,快乐舞蹈!
其他文献
晚上,我和姐姐在一起玩。忽然,姐姐尖叫着说:“你头上有只蜜蜂。”说完,她就溜到爸爸妈妈的房间里去了。  我吓得蹦来蹦去,想把那只蜜蜂甩掉,可是它却缠着我不放。我又在家里不停地跑来跑去,可是没用,蜜蜂还是赖着我。我急得都要哭了。  这时,爸爸出手了,他拿起苍蝇拍,想打死那只可恶的蜜蜂。可是,它飞得太快了,爸爸怎么也打不着它,只好开一扇窗户想让它自己飞走。但它就是不走。  我们没办法,只好把窗户全打开
综合性学习不是以掌握系统的语文学科知识为目的.而是以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及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目的,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综合性学习涵盖的内容、方式更广泛,更能注重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个性,更加能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我认为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指导可以从以下
甘蔗的問题
这一期《童言趣语》,我们一起来看看几位小朋友笔下的家人睡觉的样子吧!哦,对了,他们都来自浙江省杭州市信达外国语学校201班。  爸爸睡得好香。他大大的眼睛闭上了,眉毛也在睡觉,平平地躺在闭着的眼睛上方。可是,他的嘴巴怎么还张着呢?那是他呼噜声的出口.他的呼噜时断时续,时轻时重……爸爸上了一天班,累了,困了,他真该好好睡一觉。(吕佳凌)  弟弟睡得真熟,兩条腿舒服地岔(chà)开着,两只小手举过头顶
吃过午饭,小猕猴皮皮蹲坐在一块石头上,闭着眼睛,回想着上次从山羊老师手机的显示屏上看到的内容。他呀,想从中领悟出更多把句子写得更生动的方法呢!  “‘有的蹲坐在石柱上,好像朝着远方长吼;有的低着头,好像专心听桥下的流水声’,”自言自语的皮皮突然跳了起来,“我明白了,这些描写都是由一个动作去猜想下一个动作。”  “那能不能由动作去猜想人物的心理呢?或者,能不能由神情去猜想人物的动作或心理呢?”皮皮被
《纲要》提出“感受与创造并重”的艺术观,强调儿童的艺术教育要寓教育于美的享受之中,要始终把对幼儿个性、情感的尊重放在首位,强调在幼儿精神获得满足和愉悦的同时,培养其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以形成完整和谐发展的人格为终极目标。在艺术教育中关注幼儿生命和谐发展体现了《纲要》精神,教师要创设一个让幼儿能够感受、喜爱、喜欢、体验的艺术情境,引导幼儿发现一个以日常现实世界完全不同的
近日发生在日本的大地震是日本人民的灾难,也是人类的灾难。大地震再一次让我们明晰人类的局限,大地震让人类回到自身!大地震是对于生命的警示,也是对于心灵的惊醒,更是对于人类精神的警觉!自然的灾难是永远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老子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即天地是无所谓仁慈的,它没有仁爱,对待万事万物就像对待刍狗一样,任凭万物自生自灭。所以,在地震面前,在自然面前,人类无异于刍狗,甚至无异于草木
“嘀……嘀嘀……”探测仪发出一阵警报声。阿宝放下探测仪,弯下腰来翻找了一阵,最终从沙堆里淘出一个黑乎乎的小颗粒。他用手掂了掂,轻飘飘的,一点宝贝的样子也没有。  “不是银,不是金,更不是钻石,报什么警啊!”他说着,随手把黑颗粒扔回地上,重新探起宝来。  “嘀嘀嘀……”当探测仪移动到黑颗粒上方时,居然发出震耳欲聋的警报声。阿宝知道,探测仪发出的响声越大,说明探到的宝越珍贵。像今天这么大的声响,他还是
在我工作的字眼里,“爱学生”使用的最多。连我的儿子都对我的许多学生产生了妒忌。但是,对学生的爱却让我发现,每一扇门的后面,都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扇门的开启,都是一个无法预测的未来。教室里,我所面对的不只是几十双求知的眼睛,而是一个需要用爱来倾注的浩瀚的海洋;也是一个用爱换来的幸福的殿堂。    一、爱,要用宽容融化学生心里的坚冰     那天,早读课的钟声已经响了好一会,同学们都在认真读书,
丁丁:同一个词,用在不同的句子里,它所表达的意思不相同,这种词叫做—  冬冬:叫做多义词。我们读书时常常遇到多义词,写作文时常常要用到多义词。使用多义词能为我们的作文增色添彩。  丁丁:说得对!我们还是通过句子中的多义词来说明吧。比如“光”这个词:妈妈疼爱我,她不光为我洗衣做饭,还教我识字、读书。  冬冬:这句话中的“光”是“只”“单”的意思。  丁丁:我很快就把碗里的米饭吃“光”了。  冬冬: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