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式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过熟期核下沉白内障临床观察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改良式小切口囊外摘除治疗过熟期核下沉白内障的临床效果。

方法

对200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萍乡市人民医院眼科就诊的39例(39只眼)过熟期核下沉白内障小切口囊外摘除时,术中破囊前先于晶状体囊袋内注入黏弹剂,再做弧形截囊及弧形囊膜剪作类圆形前囊膜剪除,行白内障手术,囊袋内注入人工晶状体

结果

36只眼(92.3%)术后矫正视力提高至0.02~0.8,3只眼(7.7%)因合并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术后视力无变化。术中:玻璃体脱出2只眼(5.1%),术后:角膜内皮水肿13只眼(33.3%),前房有纤维性渗出8只眼(20.5%),前房积血3只眼(7.7%),眼压高11只眼(28.2%)。

结论

改良式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过熟期核下沉白内障,能有效地减少手术并发症,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明显地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Antares非侵入性眼表综合分析仪在干眼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观察性研究办法。对2015年5~7月于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眼科准分子中心行屈光手术的近视患者34例(68只眼),术前进行OSDI问卷调查,Antares非侵入性眼表综合分析仪检查(下称仪器法)以及临床相关检查(下称传统法),包括泪膜破裂时间(BUT)及荧光素钠染色(FL)。仪器法及传统法检查结果均以2013年干眼临床诊疗
目的通过对近视患者行Q值调整LASIK术和常规的LASIK术术后屈光度、裸眼视力、Q值、高阶像差、视觉对比敏感度的观察,对其视觉质量进行对比评估,同时也为屈光手术病人选择更好地手术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临床病例对照研究。2014年1~6月在石家庄爱尔眼科医院接受LASIK手术治疗近视患者,分为二个组:Q值调整的非球面个性化LASIK组、常规LASIK组,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裸眼视力、Q值、屈光度、高
【摘 要】目的:探讨应用不同阿霉素剂量的CAF方案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乳腺癌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的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对中晚期乳腺癌病人治疗后T 淋巴细胞亚群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CAF方案放化疗后 A组和B组比较T 淋巴细胞亚群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动态变化,A组和B组中晚期乳腺癌病人T 淋巴细胞亚群各项指标与C组比较均明显降低。结论:环磷酰胺(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