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秒激光辅助Q值调整的非球面个性化LASIK与常规LASIK术后视觉质量对比研究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i19840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近视患者行Q值调整LASIK术和常规的LASIK术术后屈光度、裸眼视力、Q值、高阶像差、视觉对比敏感度的观察,对其视觉质量进行对比评估,同时也为屈光手术病人选择更好地手术方式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临床病例对照研究。2014年1~6月在石家庄爱尔眼科医院接受LASIK手术治疗近视患者,分为二个组:Q值调整的非球面个性化LASIK组、常规LASIK组,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裸眼视力、Q值、屈光度、高阶像差、对比敏感度和患者术后主观视觉质量调查等情况。

结果

两组病人术后屈光状态、术后裸眼视力、预测性均达到理想状态,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6个月Q值、高阶像差(球差)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暗环境下对比敏感度:眩光条件下,第三、四等级标准组未通过例数增加更显著,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视觉感受:Q值调整的非球面个体化LASIK组比常规LASIK组主观视觉感受度稍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Q值调整的非球面个性化LASIK组与常规的LASIK术相比,术后球差的变化小于常规组,且提高了患者术后的视觉质量,减少了夜视力下降、眩光、对比敏感度异常的发生。

其他文献
目的 将Excel软件应用于三级综合医院传染病网络直报,提高报告质量.方法 分别利用Excel的高级查询功能、Vlookup函数、IF函数、Len函数、减法公式等进行门诊、住院病人的传染
例1.患者女,28岁.因发热伴头痛5 d,于1997-04-05入院.查体:T 38.2℃,P 89/min,R 20/min,BP 130/70 mm Hg(1 mm Hg =0.133 kPa).
1994年5~8月参加我科精神康复绘画治疗患者63例,均为男性,年龄25~72岁(45.41±10.42岁),符合CMD-2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病程0.5~41年(18.69±9.31),末次住院时间0.5~12年(4.8±3.4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内膜剥除术治疗颅外段颈内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36例颈内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分别采用颈内动脉内膜剥除加补片、颈内动脉外膜翻转内膜切除和人
本文介绍颈肩腰背痛药物治疗中的常用止痛中药及方剂。
目的探讨Antares非侵入性眼表综合分析仪在干眼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观察性研究办法。对2015年5~7月于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眼科准分子中心行屈光手术的近视患者34例(68只眼),术前进行OSDI问卷调查,Antares非侵入性眼表综合分析仪检查(下称仪器法)以及临床相关检查(下称传统法),包括泪膜破裂时间(BUT)及荧光素钠染色(FL)。仪器法及传统法检查结果均以2013年干眼临床诊疗
目的 探究扁桃体低温等离子切除术与传统挤切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以扁桃体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例数为153例,时间为2016年1月——2018年10月,根据其手术方式不同分组,其中实验
编者按今年7月, 中国康复医学会组团赴荷兰阿姆斯特丹参加第一届国际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会学术交流大会,获益良多.本刊特组织与会的几位专家笔谈此行的观感和收获,以飨读者
血钠浓度和血浆渗透压是通过口渴中枢(TC)、抗利尿激素(AVP)和肾脏共同调节来维持的 [1].慢性高钠血症是下丘脑及其周围的神经损伤而引起的罕见的水电解质紊乱疾病.通过分析2
本文介绍急性肾损伤临床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