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种医生易引发医疗纠纷/身体住着医生:胸背出疹是在排毒

来源 :中老年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99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九种医生易引发医疗纠纷
  夸夸其谈型
  这种大夫往往会给患者一个较好的第一印象,而且总能表现出超出其实际经验的自信。但是随着诊疗的逐步推进,你会发现,实际效果离预想的期望越来越远,最终激起患者家属对其盲目自负的强烈反感。
  点评:“严谨求实”是众多医学院校的校训,做医生也是如此。
  居高临下型
  在目前的医疗环境下,这种类型最为常见。“你在接受我的恩惠,所以就应该尊敬我、服从我,按我的规矩来。”
  点评:相互尊重是良好医患关系的基础。
  官僚冷漠型
  公立医院的医生也难免沾上官僚的习惯。“这个在这没法办!”“这个你去找吧!”这是一些医生每天板着脸挂在嘴边的话。
  点评:平和务实应该是一种涵养。
  沉默耍酷型
  医生群体中,不乏有性格内向、沉默寡言者。患者想从他们口中获得的,都是一字值千金。
  点评:在医疗工作中,对患者缺乏沟通和关怀,你可能会付出沉重的代价。
  急躁厌烦型
  面对病人时,总打不开紧锁的眉头,超不过三句话,语调马上不自觉地高出八度:“下一个!”是制止患者家属继续发问的常用手段。
  点评:医疗任务繁重固然众所周知,但是急躁并不能提高工作效率。
  不懂装懂型
  针对病人天南海北的提问,很多医生都会碰到一时回答不上来的时候。多数情况下,打个圆场继续保持权威的形象。
  点评:有一种补救叫做谦虚。
  诡辩狡诈型
  有些医生在一些过失的问题上过于狡辩,用缺乏理性的争论手段来解决问题,这样最终只会两败俱伤,也会由此引发“医闹”。
  点评:目前,全民人文素质还有待提高,但作为医生,理应做出表率。
  不负责任型
  “腹中遗留手术剪刀”、“疏忽医生搞错血型”……社会上层出不穷的头条新闻,每每地吸引无数眼球。
  点评:患者和医生均输不起。
  心术不正型
  利用医疗手段致富,是部分医生每天思考的问题。
  点评:还记得遥远的当年,我们第一次披上白大褂时,都曾经郑重地立下“希波克拉底誓言”吗?(潘柏林)
  
  身体住着医生:胸背出疹是在排毒
  人呱呱坠地时,一位随身医生就在我们身体里安家落户了,体内的每一处器官,每一种分泌物都是他信手拈来的好药材。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没有运用好这位神医。
  钟南山院士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宣扬:最好的医生是自己。好几位名医也从人体各大器官入手,指导人们如何善待身体,激发自身免疫力。
  手:肾不好手心会冒汗,勤练手指强健肾脏
  “有经验的中医师能从手部看出肾脏、肝脏功能的好坏。比如,手心经常冒汗的人肾脏不好。这时,练练小指勾重物,双手的小指互相勾拉,都有强肾效果。”江苏省南京市中医院推拿科主任周华龙说,手部还有防病保健功效,比如激发防感冒的免疫力,要多搓手,特别是互搓大鱼际。在手掌大拇指一侧高高隆起的地方就是大鱼际,双手合掌,对搓大鱼际发热为止。
  鼻子:偶尔流鼻血是在泻火
  鼻子的反抗方式比较吓人,它一不高兴就流鼻血。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刘薇说,偶尔的流鼻血不用恐慌,是人体火气太重的表现,因为当鼻腔火气大、过于干燥时,里面的毛细血管就会破裂,导致流血。这时,给鼻子足够的水分就行。多饮水是补充水分的根本途径,此外还须多吃蔬菜和水果,不能用饮料替代饮水。平常,对鼻子要好点,经常揉捏鼻翼两边柔软的地方就是对它最好的安抚。
  骨:长骨刺是自我修复
  很多人会长骨刺,其实,它在骨头周围往外长,增大了关节接触面,使关节和肌力达到相对平衡。有些人关节疼痛过一段时间又不痛了,因为骨刺让骨头和肌肉之间更稳定了,这种骨刺是好事情。如无其他炎症,造成关节肿大,就不用治疗。
  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主任医师张军说,对于保养骨头,平时可以试着按压骨骼,找到疼痛或不舒适的部位。然后,循着骨骼生长的方向,踏踏实实地一路按摩、推抚;俯卧床上的时候,努力将手臂和腿脚向上拉升,头部上扬,形成一个“弓形”,停留两三秒,可使骨骼得到很好的滋养、锻炼。
  胸背:长疹子是内脏在排毒
  有人会发现胸背会常起疹子,这很可能是内脏在排毒。因为胸背包裹着各大脏器,肝脏、肾脏毒素通过毛孔排出时,可能出现疹子。平时应保持胸背的血液流畅,背撞树、撞墙都很不错。闲时,可五指并拢、掌心中空,对准胸部正中间的胸骨,以适当力度拍击。每次拍击3到5下,每天3到5次即可。(李仲文)
其他文献
老年性耳聋预防十注意  一注意避噪音  老年人倘若长时间接触机器轰鸣、车辆喧闹、人声喧哗等各种噪音,会使原本开始衰退的听觉更容易疲劳,导致内耳的微细血管常处于痉挛状态,内耳供血减少,听力急剧减退,甚至引发噪音性耳聋。  二注意戒挖掏  经常用耳勺、火柴棒掏挖耳朵,容易碰伤耳道,引起感染、发炎,还可能弄坏鼓膜膜,引起中耳炎。  三注意慎用药  应尽量避免应用耳毒性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
期刊
性格与饮食  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的几项研究表明,饮食和性格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食物所具有的酸、甜、苦、辣、咸五味,有时能够左右人的性格。  一些性格不佳者,可能是因为饮食中缺乏某种营养。因此只要区别情况,正确进食,对改变其性格肯定有好处。下面介绍的了几种不同性格的人应该如何选用自己需要的食品,大家不妨试一试——  情绪不稳定的人  往往是由酸性食物摄入过量、缺乏维生素B和维生素C引起,所以要
期刊
心绞痛四类药各司其职  心绞痛药物治疗的目的主要有两方面:一是通过扩张冠状动脉或者减少心肌血氧的消耗,达到终止心绞痛的目的;二是长期缓慢地扩张冠状动脉,使发生狭窄的血管周围动脉扩张、增粗,逐渐建立侧支循环,以便改善心肌缺血状态。目前治疗心绞痛证实,有肯定疗效的药物大致分为四大类,功效各有侧重,患者应区别对待。  硝酸酯类药物  硝酸酯类药物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基础药物,硝酸甘油可在舌下含化,1-2
期刊
很多人无法想象如果没有了电脑,生活会变成什么样。电脑和手机一样,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在电脑前一坐十个小时,不停地打字,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才能使健康不受损害呢?    鼠标也会“咬”人  随着电脑的普及,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但似乎人们的抱怨也越来越多:手腕生疼,肩膀发麻,手指的关节不灵活……而导致这一切的“凶手”就是鼠标。  张小姐是一家公司的文员,每天的工作都离不开电脑,有时
期刊
我国古代养生家十分重视饮食适量,在节制饮食方面有许多精辟论述和具体方法。被后世称为“医书始祖”的《内经·素问》中,曾一针见血地指出饮食过度的危害。“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又具体论道“饮食不节,起居不时者……则腆满闭塞(腹部胀满堵塞),下为飧泄(腹泻),久为肠澼(痢疾)”。此后,历代医学家和养生家在节制饮食方面,继续总结出许多宝贵经验,概括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  进食要定时定量  孙思邈《千金要方
期刊
1.药物损肝莫等闲  大多数药物都要在肝内经过代谢进行转化作用而被清除,有些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可对肝脏造成损害,导致“药源性肝病”。据统计,约有500多种药物可引起肝脏损伤,用药后出现肝炎样的症状或伴有肝功能异常。例:  抗生素药物:红霉素、头孢类、氯霉素、克林霉素、利福平、磺胺、两性霉素B等,都可能诱发肝脏损害。四环素则可造成肝脏毒性反应,它们可引起胆汁淤滞型的肝损害。  解热镇痛药:阿司匹
期刊
常见药物副作用并没那么可怕  张阿姨因感冒去药店买了一盒感冒药,回家一看说明书,顿时慌了神,这药那么多的副作用,谁还敢吃!林老伯患有多种慢性病,每天要吃好几种药。他很疑惑,病要治,药得吃,副作用该怎么防呢?药物副作用到底是怎么产生的?每种药都有副作用吗?且听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王卓的说法。  每种药都有副作用  每种药物都会有副作用,只是由于种种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它们的表现
期刊
老年人最易生病的时刻  医学专家早就注意到,不少疾病的发生与恶化具有明显的时间特点,在某些时间段人的生命力特别脆弱,最易被病魔所击倒。现在,专家们已大致弄清了这些“魔鬼时刻”的变化情况。  1.一天之中  第一个时间段是清晨6-9时,诸如心脏病、中风、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等疾患都在此时高发,心律失常的发生以早晨6-9时最频繁。一天中的另一个时间段是在傍晚以后,此时心脏病发作几率再度升高。  2.
期刊
你所不了解的人体新鲜事  身体姿势会影响记忆  不记得你们的结婚纪念日了?让老公试着单膝跪下,清晰的记忆就会在脑海中浮现。同样,气味或声音也可以唤起一个人对遥远的童年趣事的回忆。这个联系可以是明显的(一个自行车铃,让你想起你以前送报的线路),也可以是匪夷所思的。最近的一项研究有助于对此现象做出一点诠释,一篇认知领域的文章指出:采取与事件发生时相同的身体姿势,能更快更好地回忆起往事。  你的皮肤有四
期刊
养生要分金木水火土  金行人:疏肝清热  特质:金行人的体形比较瘦小,但肩背较宽,多为方形脸,鼻直口阔,四肢清瘦,动作敏捷,肤色较白。  养生:可多吃疏肝清热、益肺补肾之品,如枇杷、茉莉花、薏苡仁、冬瓜仁、蜂蜜、桑葚、芝麻、花生等。  药膳可选择薏苡仁芡实橘皮粥:薏苡仁50克,芡实15克,橘皮5克,粳米200克。将薏苡仁、橘皮洗净,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同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