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到文体的狂欢

来源 :参花·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酒国》是莫言的第四部长篇小说,也是一部结构独特的作品。《酒国》在语言和文体方面都充分运用了戏仿手法,不仅承载了叙述和颠覆的双重功能,带来了强烈的反讽效果,还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莫言摆脱了自身创作的焦虑。《酒国》中戏仿手法的运用是一次从语言到文体的狂欢。
  关键词:莫言 《酒国》 戏仿 颠覆
  戏仿(parody)有时被译为嘲仿、谑仿和滑稽模仿,最早在古希腊指模仿他人吟唱的歌曲。戏仿作为一种叙事方法,其原指作家在叙述过程中通过有意识地模仿他人的文体风格而生成新的文本的做法,即作家有意识地模仿某一文学作品中的语言、人物、情节、文体等,表达不适宜或完全相反的语境,从而达到消解、嘲讽和颠覆。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先锋姿态崛起的作家把戏仿手法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莫言可以说是这场戏仿浪潮的弄潮儿之一。在《酒国》中,莫言凭借自己敏锐的洞察力、高超的想象力、独特的感悟力,把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先锋艺术和魔幻手法巧妙地融为一体,塑造了一个欲望无度的“酒国”,表达了对现实世界丑恶现象的深刻剖析和对人类未来发展的忧患意识。特别是戏仿手法的运用,使作品内容妙趣横生、引人入胜,又丰富了文本意蕴,增加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莫言不仅善于通过形象化的语言描写展现作品的深层意蕴,而且还经常运用一些超出读者阅读心理的闲话、废话、笑话叙述比较严肃正统的人物或故事,运用语言的戏仿制造出言语本身和实际意义的违和感。《酒国》中有很多对经典语言或成规语言的戏仿,用成语、俗语、政治术语、革命话语等描述事物和人物的内心感受,熟练地将人生、政治、革命的大道理应用到日常小事上,看似逻辑严谨、顺理成章,但实际却是偷换概念、以假乱真。这种语言的戏仿大多出自李一斗、罗山煤矿的矿长、党委书记、烈士陵园的看门人等人之口。如李一斗在信中将政治术语、谚语、文言文等随意拼凑起来,不同的语体之间达成悖论,产生了反讽的意蕴。对政治术语的戏仿,并不是为了表达尊重,也不是为了对这些话语进行批评。崇高的政治话语堆积在狭小的生活语境中,原有的那种高亢昂扬意义被消解殆尽,成为无用的陈腔滥调,失去了话语本来所具有的力量,同时也让人怀疑在话语包裹之下的人的真实性。
  文本形式的戏仿主要是通过对传统文本以及传统创作原则的戏拟和颠覆,消解制度化、成规化和理性原则。《酒国》的主线是侦察员丁钩儿在酒国市的一系列活动。丁钩儿为侦察食婴儿案件来到酒国,然而故事没有按照侦探小说的模式展开,而是对传统侦探小说的戏仿。传统的侦探小说主角往往是智勇双全的神探,而丁钩儿却是一个委顿、软弱无能的孬种。丁钩儿肩负着神圣的使命登场,最后却以悲剧收场,理想中的英雄、神探在戏仿中遭到消解与颠覆。传统的侦探小说基本围绕案件的进展顺序展开,设置扑朔迷离的悬念,必然以正义的一方胜利、案情的真相大白结局。然而在《酒国》中,戏仿颠覆了它的常规模式,结局被驱逐了,侦探过程的叙述成为焦点。小说开始通过类似侦探小说的语言营造一个严肃的情境,但后来却没有写案件的发展,而是出现了一系列与破案、调查毫无关系的荒诞行为。
  《酒国》的另一条线索中,李一斗创作的短篇小说更是充分利用了戏仿的手法,戏仿了20世纪中国文学中出现的各类小说文本。李一斗共寄给“莫言”九篇小说,这九篇小说将诸多文体模仿了一遍。作者赋予了李一斗戏仿的自觉性,李一斗对自己的戏仿行为有着清醒的认识,并不断地在创作中进行尝试。莫言通常借用经典文本的外壳、对经典作品断章取义来达到戏仿的效果。
  任何戏仿都是由原文本和戏仿文本组成的“双重文本”,戏仿文本与原文本相互联系,产生“互文”效果。但只有当戏仿文本与原文本的语境完全相反或不合时宜、模仿的叙述对象不协调时,才能成为戏仿,产生“互文”的效果。作为一种叙事策略,戏仿在《酒国》中理所当然地承载着叙事的功能,戏仿建造了一个叙事的迷宫。读者在阅读时,会不自觉地将自己带入作品创作的语境中,在读者和叙事接受者之间转换。《酒国》中的戏仿也具有这种颠覆的作用。对经典语言、政治术语、文学评论家、作家的戏仿,颠覆和解构了这些话语组合而成的现代化进程的虚假繁荣。对鲁迅《狂人日记》《药》的戏仿,颠覆了鲁迅对于社会现实的意义,鲁迅通过“吃人”主题所批判的劣根性不但没有消除,而且变本加厉,社会环境对人的迫害、人的精神困境更加严重了。这种颠覆呈现出反讽的意味,增加了文本内涵的多义性,引发读者更加深刻的思考。
  《酒国》通过戏仿手法,融合了多种叙事手段,打破了传统反腐题材和侦探小说的叙事功能,创造出了新的审美价值。莫言通过戏仿所呈现的反讽意味,来讥讽我们所处的时代,揭露现代化进程繁荣的假象,批评现实,探索人性,达到警醒世人的目的。这种颠覆与解构比直接的批判和声讨更有力量。
  参考文献:
  [1]毕光明.“酒国”故事及文本世界的互涉——莫言《酒国》重读[J].文艺争鸣,2013(06).
  [2]莫言.酒国[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刘辉,女,辽宁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其他文献
月光,冷冷的,凉凉的,似水似梦  流过轻吟浅唱的知了  流过轻颤吐蕾的绿叶  流過波光粼粼的池塘  流过睡眼蒙眬的你我  静夜,悄悄地,慢慢地,随风而动  树的剪影一片一片  环绕池塘安静地沉睡  偶尔有几只萤火虫在丛间飞舞  或几滴小水珠跌落叶子  投入大地温暖的怀抱  夜是暗的,但有满天星光  调皮的星星失足滑落  在夜空中划出弧线  惹得其他伙伴纷纷寻找  刹那照亮了静夜  照着早早入巢的倦
期刊
无助的你,站在肆虐的寒风里  任由发丝凌乱也无动于衷  只是默默站在那里  独自在陌生的城市  莫名失意。被無尽的寂寞  吞噬,你都咬牙坚持  把所有的软弱藏在心底  一个人的时候。你固执地用  倔强和不羁表现强势  偏执和勇敢表现无谓  直到听到电话里  熟悉的声音,给了你  无条件的宽容和安慰  匮乏的言辞  将你所有的顾忌  一瞬间击垮  距离将你的伤痕和他的关心  无限扩大  听到熟悉的声
期刊
我不知这条路走了多少遍  只记得  总有你的陪伴  回忆。过往的如梦如烟  再也打捞不起  露台的阳光依偎着百叶窗  是这样地静,没有声响  没有你熟悉的背影,嚶咛低语  只有这孤单,伴着这寂寞的时光  形单影只,茕茕孑立  一个人的感觉竟如此新鲜  抑着悲痛,咀嚼离别  可我依旧不懂  路,还是那条路  路里的旧时光还在  但旧时光里的人是何时消逝的  物是人非  生活是一条漫漫无际的苦路  但
期刊
大柳树下的笑  小的时候,隔墙的东面,住着族人二爷二奶。常听自己的奶奶带着一些羡慕和眼红的絮叨,人家东屋的老两口多享福,多自在。我们也都记得,二爷二奶生了五六个叔叔,个个如狼似虎、膀大腰圆,往一起一站,那一长排在村子里就是势力,有时说有点霸道和蛮横也不过分。有这群叔叔在村里下田,二爷二奶自然就有了资本。老两口一人一支长杆烟袋往嘴里一叼,格外地神气。烟袋很精致,长脖黄铜烟锅,还有一个可以转动的铜套,
期刊
月明星稀  倾泻出几缕思念  趁夜,汇入涓涓细流  水波清澈缱绻、荡漾  眼望处,早已寻不到踪迹  是谁?流浪于湖边意外搁浅  忧伤淡淡掠过湖面  掀起层层涟漪  恰好触碰到那朵湖心的白莲  转身,叠成一个圈  我的思念随波流转  枯叶凋零  流云總是变幻万千  低沉沉的黑夜更加腼腆  彼岸的灯火意兴阑珊  一季萧秋将一枚枚落叶打散  秋风为何改变了伊人的容颜  落叶流泪,遥望天边  回眸处伊人憔
期刊
媚人  雁影印苍穹,  轮回南北地。  路遥两极处,  一鸣憾谁心?  四季风雨伴,  痴情我僧尼。  彼岸有佛光,  魂飞向暖意。  媚情  媚眼王府山,  冬雾两缠绵。  谁言佛无花?  神针映幽潭。  从此魂一体,  时刻把手牵。  前世回眸处,  今生是流年。  日月常轮回,  乾坤有奇緣。  追寻谁不舍?  痴情终无憾。  媚蓝  梅红冬将去,  春色佳人恋。  痴情那梅魂,  深潭映湛
期刊
摘要:“雪”以其洁白、轻盈、纯净,成为一座深厚的矿藏。东北地处北疆,冰冻期漫长,生长于此的诗人都有关于“雪”的细腻体验。对雪季、雪景的熟稔,使东北诗人钟情于“雪”的叙述,并在描写中沾染地域特征:不同于南方“断桥残雪”的柔媚、西北戈壁“四月飞雪”的极端暴烈,东北的“雪”频繁、敦厚,在广袤的平原与山林间不动声色地越积越深。本文旨在浅析王小妮、郭力家、李琦笔下“雪”的特点,展现地域对诗人创作的影响。  
期刊
摘要:《汉书·艺文志》继承刘歆《七略》的古文经学立场,表现出《左传》优于《公羊》等今文经学的倾向。针对今文学派提出的“《左氏》不传《春秋》”和“《左氏》不祖孔子”这两条主要论点,刘歆一方面肯定《左传》“传”的性质,另一方面将左丘明与孔子建立直接联系,以提高《左传》的正统性和信服力。  关键词:《左传》 《汉书·艺文志》 《七略》刘歆 今古文之争  《汉书·艺文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文献目录学著作,内
期刊
一个出生在九十年代的人  他知道拉帮结派和城市文明的重要性  在这儿  我们不喜欢读诗  我们拥有便利店和地铁  机场和快速带  九十年代的金属乐队  会插一段钢琴曲以及宣扬和平  泡沫经济和独立电影震荡着每个街角处  和年轻人柔软的心脏  在这儿  我们不屑于读诗  健身房里播放最热的歌曲  短期恋爱和电子产品  在人们身上似胎记一般存在  九十年代走了  人们在霓虹灯下失眠  把胃和心脏幻化成
期刊
泪水积蓄在眼窝  會不会如清澈的湖泊  朦胧了你的身影  却深刻了我的心  忧伤遮住了你的笑颜  徒留忧愁深锁眉间  如沟壑,拉开了你我的距离  太阳不知何时跃出了山岗  露珠混着泪珠滴落  空谷回响  我多么想离开这里去远行  可我带得走行囊  却带不走回忆和思念  也留不下这淡淡忧伤  任凭朝露打湿衣裳  任凭晚霞晕染容光  你在远方是否会听到我的呼唤  我的爱人。你可知道  你一直在我心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