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监测模式对某三级甲等医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质量的影响

来源 :中国药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youguo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信息化监测模式对三级甲等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质量的影响.方法 收集某三级甲等医院开展信息化监测前(2011年至2015年,监测前)的ADR纸质报告1150份,以及开展信息化监测后(2016年至2020年,监测后)的ADR原始电子报告1227份,从真实性、规范性、完整性3个方面进行分析.采用品管圈质量管理工具柏拉图,对ADR报告表规范性和完整性填写较差的评估内容进行根因分析.结果 监测前后的ADR原始报告表均可溯源,在医院电子病历系统中均可查询到相关信息记录,未发现虚假报告;该院新的或严重ADR报告比例由监测前的32.09%(369/1150)升至监测后的38.22%(469/1227),监测前后差异显著(P=0.002);ADR被如实记录在病历的百分率由监测前的55.83%(642/1150)升至监测后的91.93%(1128/1227),监测前后差异显著(P<0.0001);住院患者发生过敏反应药物在病案首页记录的百分率由监测前的53.39%(362/678)升至监测后的80.07%(434/542),监测前后差异显著(P<0.0001);患者信息完整填写率由监测前的61.57%(708/1150)升至监测后的93.24%(1144/1227),监测前后差异显著(P<0.0001).ADR名称、用法用量、ADR报告类型、ADR分析、关联性评价、批准文号、药品通用名称、剂型未规范填写的累计百分比为84.10%为当前ADR报告规范性评价项目中需要重点改善的项目;原患疾病描述、ADR终结时间、转归、病情动态变化、用药情况、干预时间、干预措施未规范填写的累计百分比为84.73%,为当前影响ADR电子报告表完整性的主要原因.结论 ADR信息化监测模式优化了ADR报告与监测的工作流程,提高了医疗机构ADR报告的质量,为患者合理、安全用药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
其他文献
目的 降低药品调配差错率.方法 通过建立差错知识库、传递差错知识、管理效果及流程优化构建药品调配差错管理新模式.利用医院信息系统收集2017年(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的医嘱数3473307条,2018年和2019年(应用药品调配差错管理新模式)的医嘱数3525562条和3961607条,比较药品调配差错管理新模式应用前后的药品调配差错率.结果 2017年至2019年的药品调配差错数分别为53,23,8条,差错率分别为0.0153‰,0.0065‰,0.0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细胞要与其他非肿瘤细胞发生联系,首先要接受非肿瘤细胞释放出来的信号分子,并将这些细胞信号分子引起的外刺激转变成可以传递的细胞内信号.钙池操纵钙离子内流(store?operated Ca2+entry,SOCE)是一种胞外?胞内信号传导的独特方式,可以调控细胞内外Ca2+的动态平衡,目前研究显示异常的钙信号与恶性肿瘤细胞EMT、肿瘤血管生成、侵袭转移及肿瘤免疫密切相关.本文就SOCE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目的 为医院培养处方前置审核药师提供思路.方法 基于《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简称《规范》)对审核药师定期培训的要求,结合医院药学服务实际情况,从培养对象、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培养途径四方面阐述处方前置审核药师的培养方法.结果 经实践初操,共培养出1个具有4级、5档梯度的处方前置审核药师团队,42名药师获得培训合格证,23名药师获得资格授权,17名药师获得门诊处方前置审核上岗证,7名药师获得门诊及医嘱处方前置审核上岗证,5名药师获得师资证.结论 所建立的处方前置审核药师理论培训和审核岗位实践培训的审培一体
目的 分析2009—2015年甘肃省肿瘤登记地区女性乳腺癌发病和死亡情况及变化趋势.方法 根据甘肃省肿瘤登记地区上报的2009—2015年乳腺癌数据,计算粗发病(死亡)率、年龄别发病(死亡)率、累积率(0~74岁)、标化发病(死亡)率.中国人口标化率(中标率)根据2000年全国普查标准人口年龄构成计算,世界人口标化率(世标率)依照Segi\'s世界标准人口构成计算.运用Joinpoint 4.7统计软件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 change,APC).结果 2009—2015年
目的 建立人血清淀粉样蛋白1单体(HSAA1)的制备方法,并考察其活性及稳定性.方法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构建重组HSAA1大肠杆菌工程菌,变性条件下进行层析纯化,透析复性纯化后蛋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复性后SAA1的生物活性,在不同温度及不同pH值的缓冲液中考察其储存稳定性.结果 SAA1在大肠杆菌E.coli中可溶性表达,纯化后蛋白纯度超过95%,透析复性后蛋白二级结构主要为α螺旋结构;SAA1质量浓度在0.01~2.50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值呈线性关系;SAA1在中性及偏碱性条件下的稳定性高于酸
目的 减少无适应证用药,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方法 收集医院门诊2019年1月至12月临床合理用药智能管理系统审核及药师人工审核的处方,统计并分析全处方、无适应证用药处方、药师干预成功处方等.结果 开展处方前置审核后,无适应证用药处方占比由2019年1月的26.22%降至12月的12.51%;2019年4月至12月,审方药师干预成功处方中,无适应证用药处方占69.02%(5597/8109).结论 临床合理用药智能管理系统和药师人工审核相结合的审方模式提高了药师的工作效率,降低了无适应证用药处方比例,促
目的 探讨m6A去甲基化酶烷基化修复蛋白B同源物5(alkylation repair protein B homolog 5,ALKHB5)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8月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肝癌切除术的80例HCC患者的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距病灶>3 cm)的石蜡包埋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LKBH5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H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 在HCC组织中ALKBH5高
目的 探讨mutL同源基因1(mutL homologous gene 1,MLH1)在胃癌患者中的表达及其对预后及术前新辅助化疗反应的预测价值.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本院行胃癌根治术的323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LH1的表达.根据存活癌细胞的比例评估术前化疗的组织学反应.在免疫组化结果MLH1阴性表达的肿瘤中评估MSI状态.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无复发生存期(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323例胃癌患者中,
目的 评价负载聚六亚甲基双胍的丝素蛋白纳米粒子(PHMB-NPs)的抗菌活性及体外释放性能.方法 采用自组装法制备PHMB-NPs,考察其粒径、多分散指数、Zeta电位和药物负载量,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形貌,测定红外光谱,采用牛津杯抑菌圈法测定体外抗菌活性,并建立其体外释放曲线.结果 PHMB-NPs的粒径为150~170 nm,粒径分布较集中,分散体系稳定性好,在SEM下呈球形,对大肠杆菌E577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体外释放主要集中在24 h内.结论 该方法制备的PHMB-NPs具有良好的抗菌
目的 规范实验室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性能确认工作,保证仪器设备持续、稳定运行.方法 参考相关文献,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从波长准确度、波长精密度、杂散光、吸光度准确度、噪声、漂移、吸收池、光谱宽带对吸光度的影响、吸光度线性方面,建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各组件性能确认方法,并对岛津UV-2600型和Evolution 220型的仪器进行确认.结果 2个型号的紫外-分光光度计均满足要求,仪器性能符合使用要求.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科学、有效,操作简便,可用于实验室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性能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