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坊式教学在康复治疗专业运动治疗课程实践技能操作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yuan0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比工作坊式教学和传统教学在康复治疗专业运动治疗课程技能操作教学中的效果差异,并探讨工作坊式教学实施流程。

方法

针对徐州医科大学2012级康复治疗专业学生(94人),按传统方式实施相关教学。针对2013级学生(96人)采用工作坊式教学,以具体病例为基础,多角度评定、多种治疗方案相联系,学习各种实践技能操作,对比各种技能操作的适应证,制定最优化的治疗方案。课程结束后,对两个年级学生实施课程满意度调查和技能操作考核;采用SPSS 19.0对两组考评数据行t检验。

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采用工作坊式教学的2013级学生的教学满意度评分为(79.07±10.49),明显高于采用传统教学的2012级学生的(72.59±13.5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方面,2013级学生平均得分(95.04±2.98),明显高于2012级学生的(92.33±1.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工作坊式教学相比传统教学,可以提高康复治疗专业学生对运动治疗学技能操作课程的满意度,同时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

其他文献
目的评估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试卷质量,探讨教学方法,以期提升课程质量。方法调取中国医科大学2014级第一届四年制医学检验专业临床血液学检验技术理论试卷和实验试卷各27份,采用SPSS 19.0对试卷分数的分布频数和均数进行统计,应用相关函数公式分别计算各类型试题难度和区分度。根据分数分布评价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根据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进行试卷质量分析。结果理论试卷平均成绩为(76.81±9.12)分,命
目的探讨基于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POC)的混合课程在预防医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级影像专业92名学生共2个班,一班47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LBL教学;二班45名学生为实验组,采用基于SPOC的混合课程教学。通过课程考试和调查问卷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分析。使用SPSS 17.0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实验组学生总评成绩的平均成绩(
生物信息学是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随着计算机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突破和"精准医疗"的火热开展,生物医学领域迎来了大数据时代。医学生对生物信息学知识的需求从单基因层面转向对海量医学数据的分析处理上。本研究分析了大数据时代的特征,对大数据背景下医学生《生物信息学》所面临的教学理念,课程覆盖面及教学平台无法适应新时代要求等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据此提出通过优化课程设置,转变教学理念,引入新
目的了解我国高校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设置现况,为各校进一步优化培养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按985、211和一般院校分层选取高等院校12所,于2016年2月收集其现行预防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对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及第二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精神,梳理各高校现行培养方案的现况;采用t检验、多因素方差分析对比各级高校间的差异,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目的探索3D打印骨骼模型在基层医院骨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作用。方法将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我科轮转的30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实习生,采用电脑随机数法分为3D打印模型教学组(n=15)和传统教学组(n=15)。传统教学组按照常规流程实习,3D打印模型教学组实习中,利用患者的3D打印骨骼模型辅助进行教学查房,并开展模拟手术。轮转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和实践操作考试,并实施问卷调查进行教学评
目的探讨本科护生主观幸福感、领悟社会支持与专业承诺的路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于2016年10至11月针对安徽省某所医学院校的207名本科护生,采用一般资料问卷、幸福感指数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护理专业承诺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应用SPSS 16.0,计量资料行t检验或方差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中介分析采用Amos 17.0。结果本科护生的专业承诺总分为(88.01±10.94)
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新的培养标准中,要求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应具备基本的科研能力及素养。为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达到培养目标,课题组成员在理论教学中采用PBL、CBL等教学方法;实验教学中通过开展开放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业余时间组织学生在课外大学生课题研究等方面进行尝试;以期为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提供经验。
为培养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骨科临床科研能力,对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专业分类,并对骨科专业与非骨科专业研究生进行不同的目标设定,确定不同文献内容,规定查阅文献范围、文献年限,要求限定时间内小组讨论,固定时间进行演讲汇报,专业导师进行点评指导。实施阶段性相关专业导师集中解答,文献阅读汇总问题,进行交叉学科科研思维能力培养教育。结果显示,该方式促进了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科研思维形成,研究生能更快
本研究从预防医学综合实验研究与实践入手,以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为例,介绍了开展综合实验教学的设想、原则、构建与实施的改革经验。分别从综合实验题目的确定、实验申请的确认、基础训练、实验实施、论文撰写、答辩与评分等方面介绍了综合实验的构建和实施方法,并详细展示了经典实验、新技术实验、兴趣实验、基金项目实验等综合实验题目的提出与确定方法,以及文献检索、流行病学与统计分析、实验室安全与检测质量保证、实
"医教协同"背景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仍存在研究生待遇低下、硕士学位点与住培基地不匹配、导师指导力度减弱、部分二级学科未设立相应住培基地等问题。我院从实际工作经验出发,通过扩大住培经费覆盖范围、统一医疗机构住培基地与硕士学位点、建立导师指导小组、强化学生创新和科研能力培养等,多方位改进目前培养工作存在的不足,以完善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