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拍狂魔

来源 :幸福·悦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m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生命在自拍”
  对于自拍来说,2016年的开局并不怎么美好。
  今年2月,阿根廷游客将拉普拉塔河豚强拉上岸,手手相传,争相与其自拍。结果这只濒危的动物因为压力和脱水而亡。
  3月初,马其顿的一只天鹅也被一名痴迷自拍的游客拽死。
  屡次发生的自拍“拍”死动物事件引发了广泛的指责,不过这还不是最疯狂的,有些人为了营造一个完美的快门时刻,甚至不惜将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2015年,俄罗斯政府发布了自拍指南,提醒人们“一个酷炫的自拍可能会让你付出生命代价”。
  干嘛这么兴师动众?因为“战斗民族”真的是拿生命在自拍。据俄罗斯警方估计,2015年(截至7月)已有100多位俄罗斯人因为自拍受伤,乃至死亡。案例包括一个女子为了与手枪自拍而不幸中弹(她活了下来),两名男子手握已拔插硝的手榴弹自拍,结果双双被炸身亡(手机倒是没坏),还有一些人试图在高速运行的火车顶上自拍。
  站得太高,有时候也会害死人。一位波兰游客在西班牙塞维利亚一座桥边摆Pose自拍时,不幸失足跌落桥底死亡。2014年5月,美国一位飞行员在机上自拍,结果飞机失控坠毁,造成自己和另一名乘客身亡。
  将自己置于危险境地并不是导致自拍客死亡的唯一情况。英国有一个青年在花了很多时间都没有拍出“理想”照片的情况下,试图通过过量服药自杀(后被其母亲救回),据说他患有身体畸形恐惧症。
  爱发自拍的人常常被攻击为“自恋”和“没品”。不过随着社交网络越来越流行,自拍的风潮变得更加一发不可收拾。
  为什么会这样?是什么让人们对用自拍来作为一种交流方式产生如此大的共鸣?又是什么让一些人强迫症般的冒着自己和他人(包括动物)的生命危险去营造一个“完美的”快门瞬间呢?这些问题或许暂时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是作为21世纪独特的现象,非常值得探究一番。
  自拍简史
  罗伯特·科尼利厄斯,这位美国早期的摄影师据信是世界史上的“自拍第一人”。1893年,科尼利厄斯架起了最古老的一代相机,然后把自己照了进去。
  20世纪更普及的傻瓜式相机让更多人尝试自拍。很流行的一种方式是站在镜子前按下快门,给自己拍下一张照。(这种方式到现在也很流行。)
  后来,拍照手机的问世实现了自拍在技术上的一大飞跃。再接着,自拍杆又闯入了人们的生活,一时间火到不行。《时代周刊》将其列为“2014年25个最佳发明”之一。不过对自拍杆的批评很快纷至沓来,批评者称之为“自恋杆”。现在很多博物馆和公园都禁止使用自拍杆。
  尽管有很多针对自拍的批评,但这毫不阻碍其愈发流行。有数据分析机构在2014年称全世界每天有100万自拍照发布上网。谷歌同年发布的数据更惊人:全世界每天仅通过安卓设备发布的自拍照就高达9300万张。
  无论哪个数字是真的,都令人震撼:把100万张照片洗出来就已经超过1吨了。另外,皮尤在2014年的调查报告显示,年轻人更迷恋自拍:55%的“千禧一代”(18至33岁)表示会在社交网络分享自拍照,但只有33%的“沉默一代”(65岁以上)知道“自拍”是什么意思。
  同年来自英国的一份调查显示,年轻女性更热衷自拍,她们每周会花五个小时在自拍上。至于自拍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觉得好看”。不过还有一些原因,包括让他人嫉妒和让背叛自己的伴侣感到后悔。
  自信还是自恋
  有人认为自拍的风行是一个积极现象。
  心理学教授帕梅拉·拉特里奇认为这是在礼赞“普通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心理学家安德里亚·勒塔蒙迪认为自拍“让年轻人得以表达自己的情绪状态,及分享自己重要的体验。”
  有些人认为自拍可以通过向别人展示自己有多“美好”从而增强自己的自信,同時自拍还能保存重要的回忆。
  不过,将自拍跟负面讯息相联系的说法也很多。虽然有说法认为自拍有利于自我激励,但是来自欧洲的一份研究显示,对于年轻女性来说,花越多时间在浏览社交网络的自拍照上,对自己身体形象会感到越消极(即对自己的外形的评价变得更差)。研究人员指出,大众媒体影响人们对自身形象的认知,但社交媒体上自拍照的影响可能更胜前者,因为自拍照的主人都是自己身边认识的人。
  除了可能造成受伤、死亡或者“没品”等批评外,自拍还有个很重要的问题跟自恋有关,自拍被认为是自恋的原因或者结果。
  彼得·格雷在《今日心理学》上写道,自恋就是“一个人膨胀的自我认知,加上对别人的相对不在乎。”自恋者倾向于高估自己的才能并对批评表示愤怒。他们更多的是欺负别人,而较少帮助他人。根据格雷的说法,有针对大学生的调查研究显示,今天大学生自恋的程度比30年前的大学生,就已经高了很多。
  而自拍真的跟自恋有关吗?心理学家格温多林·塞德曼认为两者存在联系。她引用了针对超过1000位脸书用户自拍情况的两项研究。样本中喜欢发自拍的男性表现出更多能证实其自恋的行为。而在女性受调查者中,发布自拍照的数量被证明只跟一个衡量自恋程度的参数“赞赏需求”有关,“赞赏需求”被定义为“感到自己有资格享有某种特殊的地位和特权,或感到高人一等”。
  总的来说,自拍多被认为与自恋存在联系。
  爱自拍真的好吗
  自拍似乎是这一代人優先选择的一种自我表达方式。
  研究“自我概念”的心理学家认为,我们的自我形象及对自我形象的呈现有两个实现标准:可信度(我对自己的呈现的可信程度)和有利度(我呈现的自己在有吸引力、有才华和令人喜爱等方面的程度)。
  从这个意义上说,自拍可谓是完美的媒介:这是证明自己过着有意思的生活,有着非凡的才华和能力、独特的体验、出众的美貌和吸引力的一个简单方式。
  我们知道了人们发自拍照的原因,但还有一个问题是,人们为什么乐此不疲地互相看自拍照呢?
  有充分的证据表明人们就是喜欢看脸。比起其他照片,自拍照能吸引最多的关注和评论,而当我们的朋友和同辈在社交媒体上给我们点“赞”时,又会进一步激励我们发布自拍照的行为。
  有一个解释人们为什么喜欢看自拍照的心理学框架叫“社会比较理论”。该理论的创始人里昂·费斯廷格提出,人们天生会有动力去通过比较来评估自己。这么做可以提高对自我的感知水平(自我提高)、完成对自我的评价(自我评估)、证明我们真的是我们所想的那样(自我验证)和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自我完善)。
  这个理论表明人们自拍和看自拍照的动机是如此积极。不过对于自拍爱好者来说,现实可能没有那么美好。有研究表明,喜欢发自拍照的人的自尊心比不热衷发的人要脆弱。
  打个比方,自拍照能吸引别人的注意,这似乎是一件好事,但是车祸也能吸引大家的注意。没人规定,自拍照只能收获赞美。
  有人在社交媒体上给自己的自拍照点“赞”或者给予积极的评价,这对发自拍照的人来说是有益的,尤其是对于比较孤独、孤立或没有安全感的人来说更是如此。
  不过,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造成人和动物伤亡的情况),最后还是不为狂热的自拍行为欢呼了。
  摘自《看世界》
其他文献
1999年.米喜兵调到农行太原市分行水西关支行任行长。两年内,水西关支行的各项存款净增321万元,实现帐面利润3466万元实际利润2897万元,高居全省县级农行之首。水西关支行被农总行命名为全国百个
全程男子2:10:11/宫科/中国2:10:25/李爱国/中国2:10:26/王永华/中国2:10:32/佐藤信之/日本2:10:37/托尔萨/埃塞俄比亚2:10:38/战东林/中国2:10:46/李柱宏/中国2:拍:47/切罗
叶玉坤 ,南京军区八一医院副院长兼全军肿瘤研究中心主任、胸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67年毕业于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医学系。现任中华肿瘤医院管理学
刘成强,男,汉族,1968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高级工程师,工商管理硕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87年参加工作,在时风集团历任技术员、技术科长、技术研究所所长,1994年11月
在国际"院校合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背景下诞生的"教师发展学校"(TDS),是首都师范大学的传统品牌项目。在TDS建设的基础上,服务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平台——教师发展网络协作社
近年来“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并且频频出现医闹事故,影响正常的社会秩序,破坏医生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本文运用逻辑分析法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目的了解大学生对艾滋病态度,为开展有效的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便利抽取12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和艾滋病高危性行为态度量表,数据
自1989年我们应用GIF—P_3型纤维胃镜检查小儿上消化道出血患儿36例,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男30例,女6例。男女之比为5:1;年龄:
应用拟压力和拟时间函数,提出了有界油藏具有变井储特征的多相流试井的数学模型,研制了压力降落与压力恢复的新的典型曲线。给出了试井分析方法;结合实例说明这种方法的有效性。
俄罗斯在融入经济全球化与经济转轨之间呈现出持续的不良互动关系,本文在简要阐述实现两者之间良性互动的机制和条件后,着重分析俄罗斯在国际分工中地位“边缘化”等融入经济全球化与经济转轨之间不良互动的具体表现,并且提出,俄在对外开放中陷入静态的“比较利益陷阱”的重要原因是,从“休克疗法”起步的经济转轨战略和过度弱化国家的经济职能,使实现良性互动缺乏必要的制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