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翻译学”命名与概念构建

来源 :当代外语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dz4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翻译学”以“地方性”知识与“世界性”知识之间的跨文化互动为根本理据,融通知识与文化,进而融合“知识”与“翻译学”,围绕“知识翻译”与“翻译知识”构建了一种基于知识并回归知识的译学理论。如果“知识翻译学”沿着“知识翻译之学”的路径构建,则“knowledge translation studies”为恰当的译名;如果沿着“知识之翻译学”路径构建,则“Transknowletology”可作为其可能译名。通过译名反向构建,可创造“知识互动化生”“知识剪刀差”“知识冲击”“知识-文化纠葛”“知识波纹效应”“知识翻译悖论”等一系列新概念与新话语,为“知识翻译学”提供更多的批评工具。“知识翻译学”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合理界定“知识”,确立翻译标准,整合新的概念与话语,对自身进行“他者”观照,并以“格融”的言说方式介入国际学术,从而丰富、重塑国际译学。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近二十年来,越南语汉借词的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音系方面,学者们沿用历史比较语言学、音韵学的理论和方法,取得了重要成果。词汇语义方面,主要运用传统的结构主义方法,从共时层面对现代越语汉越词进行描写。汉借词的断代研究及个案研究逐渐受到关注。汉借词的教学、翻译、使用与传播等方面的研究也有所推进。运用接触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和方法对汉借词语义演变进行研究,有很大的拓展空间。此外,语言学与传播学、史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