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媒体技术具有信息量大交互性强的特点,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广泛运用。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扩展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文从从手段新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知识密度,提高课堂效率两个方面,对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小学音乐课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
  音乐课堂中已不再只是一架琴、一台录音机、一只粉笔、一本书的陈旧模样,电脑、CD、VCD、投影仪乃至现在更加先进的电子白板等相继进入课堂。随着教育教学手段的不断革新和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也越来越广泛。 多媒体的运用改变了传统音乐教学内容单一、手法单调、课堂气氛沉闷的局面,通过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觉器官,让音乐语言和文字描述相结合,让单一静态的审美对象活跃起来,使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由抽象走向形象,由枯燥变得有趣。本文主要探讨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小学音乐教师应该怎样正确应用多媒体技术,从而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 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1、拓宽视野, 激发学生思维。
  在小学音乐教材中,音乐欣赏约占每学期总时数的25﹪,它涉及乐器欣赏、歌曲欣赏等内容。在器乐欣赏中,又涉及各民族管弦乐和西洋交响乐等;在民族乐器合奏中又涉及丝竹乐和吹打乐等 5个主要乐种,在乐曲中还涉及古今中外几十种乐器的音色等。如何获得欣赏的最佳效果?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放映教学光盘。 通过观看教学光盘,学生可以把乐队演奏时的规模阵容,指挥的风格手势, 音乐的情感形象,乐器的音色特点以及演员的服装道具等看得明明白白,听得清清楚楚。这样既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又获得了美好的艺术享受。
  2、以美唤美
  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要求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这一理念立足于我们国数千年优秀的音乐文化传统,与我国教育方针中的“美育”相对应,彰显音乐课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情操、健全人格和以美育人的功能。 利用多媒体的以美唤美,可以创设与音乐所表达的主题相匹配的教学情境,有助于唤起学生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艺术素质,为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3、促进德育、美育的协调发展
  教育的功能是相通的,音乐教学也不例外。通过歌唱的学习、对学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多媒体技术对教学内容的演示、分解及整合,也让学生体会了歌曲深层次的含义,领略了人物内心更丰富的思想情感及道德标准。同时,通过音乐的渲染,多媒体技术的再现情境,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激发,与音乐同悲同喜,真正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
  4、直观生动
  多媒体的直观生动改善了过去音乐教学中,音像资料要通过磁带和人手弹奏的不足,提高了教学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利用多媒体常常可以达到“零距离”地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效果。 因为条件限制,我们无法亲临各种大型晚会的现场,但可以利用多媒体,让学生去享受高品质的音乐以及视频带给学生的审美体验。 如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中盲人男高音歌唱家波切利的 《今夜无人入睡》,美轮美奂,老师无法模仿,利用多媒体就可以让学生欣赏到这样的视频。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多媒体需要注意的问题
  1、处理好教学中的主次关系
  首先,多媒体的教学只是辅助的教学手段,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与发展,不能为了多媒体教学,而放弃传统教学手段的作用。要正确的处理教学中的主次关系,使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领域里全面发挥它的潜在功能。其次,多媒体的教学必须要与课堂教学规律及教学内容的特点相适应,运用中不能太过牵强,要将多媒体与其他教学方法结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协调互补,才能体现其强大的生命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审美和表现等能力。最后,多媒体运用使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实施过程相对固定在教学课件上,容易造成教学过程程式化,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进度和生成做出相应的调整,让师生互动得到充分的体现。
  2、提高教师的多媒体应用意识和水平
  小学音乐教师除了要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外,还要提高使用多媒体的能力和水平,认清多媒体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正确地位,抛弃对多媒体作用的夸大认识,明确多媒体技术过于器械性,并无法取代教师的教学。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重要辅助手段,教师对编排的内容必须有精心的设计和较高的技术水平支持,从而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效用。
  3、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音乐情境, 调动学生积极性
  根据中小学生的心理和思维特点, 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 创设教学情境, 营造良好氛围, 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欣赏音乐的积极性, 而且还能以趣激思, 提高教学效率。 运用多媒体能为音乐教学创设形声兼备的音乐情境, 全面增强音乐的时空效应,唤起学生的美感, 提高他们欣赏美的能力。 《蜗牛与黄鹂鸟》 是一首常见的歌曲, 要求学生有表情地演唱这首歌曲, 根据这首歌的这一特点, 我精心设计了一个教学方案, 以新奇为主, 通过请学生讲述 《蜗牛与黄鹂鸟》 的故事导入, 吸引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通过这一实践证明, 教师因势利导, 有效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尤其是用多媒体去创设丰富多彩的音乐情境, 能激发学生兴趣, 很好地调动参与意识, 使学生“乐学”, 实现信息技术与音乐学科的有机整合。
  三、结语
  智慧源于实践,实践是人们获取知识的最佳途径。但是,课堂实践活动教学方式使用,必须依据教材和学生情况而定,譬如:当学生缺乏学习新知识必须的知识经验时,才需实践活动以便积累经验,否则成课堂作秀,弄巧成拙。俗话说,教无定法,对于我们课堂教学,只有不断尝试、探索、总结、反思才会有收获和进步。
  参考文献:
  [1]胡媛媛. 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 中国校外教育,2012,05:36.
  [2]谢剑芬. 谈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2,03:130-131+140.
  [3]李智. 论多媒体手段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D].河北大学,2009.
  [4]闫乐. 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 快乐阅读,2013,05:106.
  [5]黄婉霞. 论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小学),2012,12:44.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22  作为传统体育学校,我们不仅把精力要花在参加比赛上,更重要的是要把工作花在平时的教学中,只有通过平时的教学,在全体师生中形成乐于参与体育活动,形成一种氛围,才能促进学校体育整体工作的推进,这种工作必须在以游戏为中心的前提下才能完成。因为游戏是小学生喜爱的体育活动,它的内容丰富多样,形式生动活泼,融趣味性、娱乐性、竞争性、健身性和教育性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符合儿童身心特点,对激
会议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等方法对高中学生在进行篮球模块课程分层教学后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显示:(1)篮球分层教学提高了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2)篮球分层教学对学生运球上篮的技术水平得到了提高;(3)篮球分层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篮球投篮的技能水平;(4)分层教学有助于学生篮球理论知识的提高;(5) 实施篮球模块课程分层教学后,学生每周练习的次数比之前有较大幅度的变化。根据结果提出
【中图分类号】G623.8  我国从2002年开始逐步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经过十多年的实践,积累了大量的测试数据,而通过对这些数据的整理和归纳,得出了“我国青少年体质逐年下降”的结论。2007年5月,国家颁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对学校体育教学提出了明确的更高的要求。然而,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对真正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带来了困难。本文以体育游戏为
摘要 少年强,则中国强,但是近几年我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逐渐下降,这样会成为制约我国崛起的一个潜在的影响因素。所以必须从中学阶段就得加强青少年的身心锻炼,这样就对初中的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些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G633.9  随着新时代课改的发展,对体育课的教学,也提出了新的目标。首先体育课的教学目标应该从传统的单纯地强身健体转变为培养学生兴趣,体现快乐运
目的动态观察大鼠肝脏癌变过程中胶原纤维的变化特点,为肝癌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将50只雄性Wistar大鼠(体质量100~120g)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分别腹腔注射二乙基
会议
【摘要】高中英语无论是从词汇、语法还是句子上都明显比初中难,而高中阅读中的词汇也明显比初中多,有的时候一个阅读中的新词汇占30%左右,这就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难度,从而影响了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如何提高高中英语阅读能力成为当下英语教学的一大难题,本文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几点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意见。  【关键词】高中英语 阅读能力 阅读兴趣  一、整合课程资源  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工具,但是“尽信书则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