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各高校的就业工作信息化日益完善,就业资源非常丰富,然而,受互联网普及程度的制约,难以让毕业生随时随地享受到就业指导服务。微博的出现,为更好地整合就业资源,为学生提供快捷、便利的服务提供了可能性。然而一些院校的就业微博所运用的功能仅仅停留在提供信息、粉丝与博主简单互动阶段。与此相对应的是周伯通、HR教你找工作等求职类微博的蓬勃发展。
为了充分利用微博的易获性、即时性、针对性、交互性和包容性,尝试开发基于微博的就业指导体系,使其为职业生涯规划服务,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就业指导中心组织调研小组,运用抽样问卷调查、网络资源分析等方法,调查了学校青少系、艺术系、管理系、法律系等11个系的150名学生使用微博的特点,及微博在就业指导方面的应用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将高校微博用于就业指导提出建议。
微博的特点及其在就业工作中的应用优势
1.微博与就业
微博这种新兴的媒体形式在短时间内以“核裂变”的方式迅速发展成为最热门的交流工具之一。一时间,“微招聘”“微求职”“微简历”等一系列以微博为中心的网络新名词广传盛行。随着微博在人们生活中影响的扩大、地位的提升,其已成为高校、企业以及大学生相互沟通交流的重要媒介。 因此,就业指导必须抓住这个契机,适应微博,利用微博。
目前,全国共有近100所高校开通了就业官方微博,微博已成为各大高校加强就业宣传指导的新渠道,并越来越受众多高校的推崇与使用。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一是利用就业微博,高校可以将就业信息直接输送到毕业生的手中,毕业生可以通过简短的微博信息轻松选取自己满意的招聘信息;二是通过编发就业指导方面的微博,包括国家政策、求职指导、创业指导等信息,提高毕业生应聘技能并增强求职信心;三是就业微博实现了学校与毕业生的交流互动,毕业生获得需要信息的同时还可以向就业中心提出建议意见,促进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开展。
2.关于就业微博的调查分析
以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为例,学校主动运用新媒介积极开拓毕业生就业的新渠道。学校于2010年开通了“北青dreamsky”。此微博定位在“传递就业信息,加强就业指导,营造就业氛围”上,为毕业生、用人单位、就业工作人员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在就业中心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维护下,就业中心微博受到了学校高层、各机关单位以及广大学生的高度关注,粉丝激增。截至2013年6月,就业中心官方微博发布5,700余条,粉丝2,600多人,为广大毕业生及时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指导信息。
经过本次针对学校不同院系学生的抽样调查,获得了如下信息:
一是就业微博受众面广。调查显示,有97.4%的学生拥有自己的微博,因此把微博应用到就业中,面对的将是近98%的学生,受众面十分宽广,针对对象明确;调查还显示有70.13%的学生关注了本校的就业微博,这说明学校的就业微博在微博使用者中被知晓度较高,拥有着开展就业工作的前提。
二是就业微博应选择合适的门户网站。推出微博的网站有很多家,在学校学生中,使用新浪和腾讯微博的学生占绝大部分。用新浪微博的占88.31%,用腾讯微博的占61.04%。学校选择的是在新浪微博上成立官方微博,主传播渠道选择方向正确。
三是就业微博信息传播较及时。通过对使用微博的频率和目的的调查显示,被调查者使用微博的频率较高,每天登陆至少一次的占57.14%。使用者登陆微博的时间不固定,只要有空就会登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微博是学生消磨时间的一种手段。微博的主要功能是获取信息、交流沟通、自我表达。
四是就业微博能为就业工作传递信号。在关注对象排序中,调研显示对亲朋好友的关注度最高,这反映出调查对象受到亲戚、朋友和同事的影响较大,这也为我们有效开展工作指明了方向;而在学生关注的微博内容排序中,关注就业信息、求职准备与注意事项的占据前两位。可见就业信息和求职准备是学院大学生非常关注的内容。
五是学生对学校就业微博十分重视。对于开放式问题“您认为学院就业微博(北青dreamsky)应该增加哪些内容?”被调查对象从微博的内容、形式以及开展的活动等方面给出了建议:
有关内容方面的建议。建议毕业后针对职业方向、心理状态进行引导;求职者自身素养的养成培养、创业指导的深入指导;校友对各自行业、企业的介绍与体会,校友提供的就职机会;增加一些面试的技巧,工作中压力的调解等。
有关形式方面的建议。建议“内容分类,目前咱们微博上信息量太大,不便于查找,您可以在发布消息时每条消息的开头标注“创业类”“求职类”“讨论类”“政策类”等;创业典型的宣传、介绍,甚至能与这些典型有一个互动提问的版块;这个平台应该开放,由企业和学生共同管理更新,使企业和学生能在线上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平台上应该有开放的留言对话平台,方便各个相关者交流;增加一些互动环节,有人提问有人回答等内容。
有关活动方面的建议。建议应征求广大学生的意向,让学生有选择自己有意向的公司来学校招聘,然后再进行校内双选会;学长现身说法;利用线上多多开展线下活动等。
这些意见是非常中肯的,说明学生对于学校就业微博非常重视,他们提出的一些意见对于现在学校微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微博在短短的几年中已经被应用得非常广泛,越来越多的人对于微博的需求有着更殷切的期望,改善学校就业微博对于学生发展、学校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于就业微博利用和建设的建议
通过此次调查可知,微博在就业指导工作中有其独特的优势。虽然近百所高校在就业工作中已经开始借助微博这个宣传平台,但要充分利用好这个平台,还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根据这次调查得到的信息和发现的问题,我们建议:
1.开发微博服务平台
利用新浪不断研发的各种服务,建立就业指导的微平台,服务于学生就业指导。目前,微博服务平台主要发展方向有以下8种:
一是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即基于地理位置信息服务的网络新应用 )。这是新浪微博提供的服务,可以应用于企业宣传、就业指导等方面,结合LBS,可以策划线上 线下结合的主题活动。
二是Xweibo。具备目前微博流行的各种丰富的功能,同时也配备强大的管理后台,可应用于用人单位、就业指导人士对学生进行匹配等方面的个性化指导。
三是微访谈。可应用于学生了解用人单位,访谈职业人士,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寻找榜样。
四是微直播。可应用于开展大规模活动时克服场地有限的问题,更有利于嘉宾与学生互动。
五是同城活动。有利于学生自发地开展职业探索、召开有针对性的双选会。
六是微博投票。可用于了解学生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即时了解学生心态(目前,“北青dreamsky”已经进行了两次投票,用以了解学生求职的现状)。
七是微群。将有相同兴趣的用户聚合在一起,形成群组,所有信息可通过群组发送,快捷、方便,如学校已经建立了北青院职业发展群。
八是微聚点。可用于学生集体行动,了解企业,建立就业基地等。
2.建设校内外资源库
资源库包括学校的就业信息网、上级业务部门的微博及网站、专业机构的微博及网站、用人单位的微博及网站、社会热心人士微博。通过微博服务平台,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与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互动,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
3.建立微博维护团队
成立专门团队,配备必要设备,整合校内外资源,以微博为平台,开展活动,推广平台,发挥平台作用。团队由经验丰富的教师、善于使用微博的学生构成。教师负责微博平台的规划、对资源进行鉴别、根据工作需要确定不同时期工作重点,检查学生工作完成情况。学生根据教师要求,运用微博服务平台,开展各种活动,促进就业指导工作。
(作者单位: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责任编辑:张 雯]
为了充分利用微博的易获性、即时性、针对性、交互性和包容性,尝试开发基于微博的就业指导体系,使其为职业生涯规划服务,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就业指导中心组织调研小组,运用抽样问卷调查、网络资源分析等方法,调查了学校青少系、艺术系、管理系、法律系等11个系的150名学生使用微博的特点,及微博在就业指导方面的应用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将高校微博用于就业指导提出建议。
微博的特点及其在就业工作中的应用优势
1.微博与就业
微博这种新兴的媒体形式在短时间内以“核裂变”的方式迅速发展成为最热门的交流工具之一。一时间,“微招聘”“微求职”“微简历”等一系列以微博为中心的网络新名词广传盛行。随着微博在人们生活中影响的扩大、地位的提升,其已成为高校、企业以及大学生相互沟通交流的重要媒介。 因此,就业指导必须抓住这个契机,适应微博,利用微博。
目前,全国共有近100所高校开通了就业官方微博,微博已成为各大高校加强就业宣传指导的新渠道,并越来越受众多高校的推崇与使用。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一是利用就业微博,高校可以将就业信息直接输送到毕业生的手中,毕业生可以通过简短的微博信息轻松选取自己满意的招聘信息;二是通过编发就业指导方面的微博,包括国家政策、求职指导、创业指导等信息,提高毕业生应聘技能并增强求职信心;三是就业微博实现了学校与毕业生的交流互动,毕业生获得需要信息的同时还可以向就业中心提出建议意见,促进了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开展。
2.关于就业微博的调查分析
以北京青年政治学院为例,学校主动运用新媒介积极开拓毕业生就业的新渠道。学校于2010年开通了“北青dreamsky”。此微博定位在“传递就业信息,加强就业指导,营造就业氛围”上,为毕业生、用人单位、就业工作人员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在就业中心工作人员的管理和维护下,就业中心微博受到了学校高层、各机关单位以及广大学生的高度关注,粉丝激增。截至2013年6月,就业中心官方微博发布5,700余条,粉丝2,600多人,为广大毕业生及时提供了丰富的就业指导信息。
经过本次针对学校不同院系学生的抽样调查,获得了如下信息:
一是就业微博受众面广。调查显示,有97.4%的学生拥有自己的微博,因此把微博应用到就业中,面对的将是近98%的学生,受众面十分宽广,针对对象明确;调查还显示有70.13%的学生关注了本校的就业微博,这说明学校的就业微博在微博使用者中被知晓度较高,拥有着开展就业工作的前提。
二是就业微博应选择合适的门户网站。推出微博的网站有很多家,在学校学生中,使用新浪和腾讯微博的学生占绝大部分。用新浪微博的占88.31%,用腾讯微博的占61.04%。学校选择的是在新浪微博上成立官方微博,主传播渠道选择方向正确。
三是就业微博信息传播较及时。通过对使用微博的频率和目的的调查显示,被调查者使用微博的频率较高,每天登陆至少一次的占57.14%。使用者登陆微博的时间不固定,只要有空就会登陆,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微博是学生消磨时间的一种手段。微博的主要功能是获取信息、交流沟通、自我表达。
四是就业微博能为就业工作传递信号。在关注对象排序中,调研显示对亲朋好友的关注度最高,这反映出调查对象受到亲戚、朋友和同事的影响较大,这也为我们有效开展工作指明了方向;而在学生关注的微博内容排序中,关注就业信息、求职准备与注意事项的占据前两位。可见就业信息和求职准备是学院大学生非常关注的内容。
五是学生对学校就业微博十分重视。对于开放式问题“您认为学院就业微博(北青dreamsky)应该增加哪些内容?”被调查对象从微博的内容、形式以及开展的活动等方面给出了建议:
有关内容方面的建议。建议毕业后针对职业方向、心理状态进行引导;求职者自身素养的养成培养、创业指导的深入指导;校友对各自行业、企业的介绍与体会,校友提供的就职机会;增加一些面试的技巧,工作中压力的调解等。
有关形式方面的建议。建议“内容分类,目前咱们微博上信息量太大,不便于查找,您可以在发布消息时每条消息的开头标注“创业类”“求职类”“讨论类”“政策类”等;创业典型的宣传、介绍,甚至能与这些典型有一个互动提问的版块;这个平台应该开放,由企业和学生共同管理更新,使企业和学生能在线上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平台上应该有开放的留言对话平台,方便各个相关者交流;增加一些互动环节,有人提问有人回答等内容。
有关活动方面的建议。建议应征求广大学生的意向,让学生有选择自己有意向的公司来学校招聘,然后再进行校内双选会;学长现身说法;利用线上多多开展线下活动等。
这些意见是非常中肯的,说明学生对于学校就业微博非常重视,他们提出的一些意见对于现在学校微博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微博在短短的几年中已经被应用得非常广泛,越来越多的人对于微博的需求有着更殷切的期望,改善学校就业微博对于学生发展、学校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于就业微博利用和建设的建议
通过此次调查可知,微博在就业指导工作中有其独特的优势。虽然近百所高校在就业工作中已经开始借助微博这个宣传平台,但要充分利用好这个平台,还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根据这次调查得到的信息和发现的问题,我们建议:
1.开发微博服务平台
利用新浪不断研发的各种服务,建立就业指导的微平台,服务于学生就业指导。目前,微博服务平台主要发展方向有以下8种:
一是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即基于地理位置信息服务的网络新应用 )。这是新浪微博提供的服务,可以应用于企业宣传、就业指导等方面,结合LBS,可以策划线上 线下结合的主题活动。
二是Xweibo。具备目前微博流行的各种丰富的功能,同时也配备强大的管理后台,可应用于用人单位、就业指导人士对学生进行匹配等方面的个性化指导。
三是微访谈。可应用于学生了解用人单位,访谈职业人士,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寻找榜样。
四是微直播。可应用于开展大规模活动时克服场地有限的问题,更有利于嘉宾与学生互动。
五是同城活动。有利于学生自发地开展职业探索、召开有针对性的双选会。
六是微博投票。可用于了解学生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即时了解学生心态(目前,“北青dreamsky”已经进行了两次投票,用以了解学生求职的现状)。
七是微群。将有相同兴趣的用户聚合在一起,形成群组,所有信息可通过群组发送,快捷、方便,如学校已经建立了北青院职业发展群。
八是微聚点。可用于学生集体行动,了解企业,建立就业基地等。
2.建设校内外资源库
资源库包括学校的就业信息网、上级业务部门的微博及网站、专业机构的微博及网站、用人单位的微博及网站、社会热心人士微博。通过微博服务平台,对这些资源进行整合,与需要帮助的学生进行互动,提高就业指导的针对性。
3.建立微博维护团队
成立专门团队,配备必要设备,整合校内外资源,以微博为平台,开展活动,推广平台,发挥平台作用。团队由经验丰富的教师、善于使用微博的学生构成。教师负责微博平台的规划、对资源进行鉴别、根据工作需要确定不同时期工作重点,检查学生工作完成情况。学生根据教师要求,运用微博服务平台,开展各种活动,促进就业指导工作。
(作者单位: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责任编辑:张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