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别人的天堂

来源 :阅读与鉴赏·文摘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uhong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在城里奋斗了半生,想要的成功辉煌并未到来,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个失败者,尽管妻儿一再安慰,可厌世情绪依然死死地捆住了他。
  他趁妻子不备,从家里跑了出来,去了很远的深山,坐在悬崖上,抽烟,想喝光随身带的那瓶好酒就跳下去,结束这失败的人生。
  后来,从悬崖上爬上来一个人,吓了他一跳,以为这人和他一样,也是来这里自杀的。等这人完全爬上来,才知道,他是进山采药的药农。
  药农爬上来后,拽掉了粘在头上的野草,把背上的药篓拿下来,笑呵呵地坐在离他不远的地方,大声地招呼说:城里人吧?他点点头。
  药农又问:来旅游?
  他还是点头。
  药农很健谈:你们城里人经常到我们这儿来旅游,我就不明白,这座又高又陡的山有什么好看的?城里多好,马路平坦,高楼大厦……
  药农絮絮叨叨地说了很多,大意就是羡慕他是城里人,在他的想像里,城市就是天堂一样的地方,繁华而热闹,讨生活也不用像他这么辛苦,每天爬上爬下,搞不好还会被潜藏在草丛中的毒蛇咬一口,如果运气再差点,还会失足摔下悬崖,受伤事小,说不准连命都保不住了。
  他淡淡地笑着说,城里虽然没咬人的毒蛇没危险的悬崖,可在城里的危险一点也不比深山里少,他倒羡慕山里的人,一辈子在深山里过着世外桃源一样的生活,与世无争,祥和安逸。
  他说既然你这么喜欢城里,为什么不进城?
  药农说想去,可是他除了采药什么也不会,进了城靠什么生存?所以呢,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他现在正努力地采药卖钱,供儿子读完大学,儿子就可以到天堂一样美好的城里去生活了。他本想说些城里的不好,可又不忍心灭了药农眼里那灼灼的希望,就淡淡地笑了一下,问药农知不知道城里人为什么喜欢到深山旅游。药农摇摇头,说钱多了,闲的吧?
  他笑,说不是的,其实在城里人的眼里,山里人才是过着天堂里的日子,不用因为一个疏忽而被公司裁员,更不用为了争一个职位怕被同僚在背后下绊子而提心吊胆,不必为了生存而与他人违心地委蛇周旋……总之,在城里人的眼里,悠然安逸的乡村生活才是天堂般的日子……
  他的话让药农瞪大了眼睛,激愤地和他辩论了半天,辩论理想中像天堂一样的生活究竟在山里还是在城里。
  当然。他们谁都没有说服对方,只是,在药农背起药篓下山之后。他收拾了一下地上的烟酒残骸,下山去了。
  他不再想自杀了,不过是没奋斗出他想要的辉煌而已,而药农每天披荆斩棘地采药。就是为了把儿子送进那个已被他深深厌倦的城里呢。所谓天堂地狱,不过一念之差,它们从来就不曾真实存在过,只存在于每一个人对人生的理解和对生活的欲求上。
  他不能接受人生的败落感,觉得自己生活在地狱里,不过是他难以接受他追求不到想要的那种生活而已。在药农和他聊天的时候,他曾那么羡慕药农悠然安逸的生活,可是,药农却把这种生活看作了因为自身没有能力改变而必须接受的失败。
  其实,每一个人的生活都是别人眼里的天堂。或许,别人的生活里也有一些不如意或是人生瑕疵,可在我们看来,那些小小的瑕疵算不了什么,对生活的幸福美满度并形成不了多大的妨碍;若是换成对方看我们,那些让我们倍感郁闷的生活荆棘与不如意,亦不过是妨碍不了生活的小小瑕疵而已。
  而我们,却总是被那些小波折绊住了目光,看不见自身生活中属于天堂的那一部分,所以,我们就会不快乐。
  (摘自《做人与处世》
  2009年第11期,有改动)
其他文献
“向西十五步,原地转三圈,闭上眼睛向前走大约三十码……”  贝蒂在用她那副尖细的嗓子发号施令,我无奈地听着,觉得自己就像是弟弟吉姆阁楼上那只任人摆布的可怜宠物螳螂。说真的,要不是我们的美术老师拉维斯小姐执意要布置什么“找寻你身边最稀奇古怪的东西”的作业,这样阳光慵懒的午后,我该坐在贝蒂家的花园里边吃松饼边与她畅聊棒球队里那些帅得像阿波罗一样的男孩子(要是再来上点轻松的乡村音乐,那就最好不过了)。 
在人类居住的地球上,从热带到寒带,从岛屿到高山,从海洋到沙漠,到处都有植物的踪迹。在这浩瀚深邃的绿色世界里,,蕴藏着许多数理奥秘,说来十分有趣。  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千姿百态的叶片和万紫千红的花朵,其外形轮廓和空间排列都有一定的数学规律。  著名的数学家笛卡儿,通过对茉莉花瓣和叶片轮廓曲线的研究,列出了x3+y3-3axy=0的方程,这就是现代数学中有名的“笛卡儿叶线”。也称之为“茉莉花瓣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