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叠纪菊石属Shengoceras的特大型标本在广西的发现

来源 :古生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ti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研究标本壳体之大,在此类菊石中是罕见的,而且它的缝合线保存亦十分完美.标本体室虽已剥落,仅存留气室,但其壳径仍达101mm,推测完整壳体的壳径至少在150mm以上.标本系由我所张治平一年前得自广西柳州市.根据他所提供的地点及标本本身的特征,推断它可能来自广西柳江、来宾和武宣县一带二叠系的孤峰组.壳形及缝合线表明它即赵金科(1955)所记录、嗣后Ruzhencev(1956)更名为"孤峰菊石( Ku.fengoceras )”的一类化石,只是赵氏记述的标本壳径最大者仅为当前标本的一半左右.
其他文献
对从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提取的2004-2008年5年间发表的有关图书馆开展竞争情报服务的文献进行了分析,概括了其主要研究内容,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建
每天迎着朝阳,迈着坚实的步伐,习惯了走下班车时看看我亲爱的孩子们是否已经起床,是否已经去食堂;喜欢看,金色的阳光里,孩子们明净纯真的脸,真诚与渴望的眼神,他们快乐地谈笑着,汗流浃
分析了高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功能及其在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中的定位,并对电子阅览室如何在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介绍了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门户网站的建设及提升该网站活力的初步尝试。
晚奥陶世的冈瓦纳大陆冰川导致全球性海退和两幕生物灭绝事件,第一幕,也是高潮幕,发生于Rawtheyan期末;第二幕发生于Hirnantian期末.在经历第一幕事件的过程中,扬子地台西缘
结合区域沉积背景,在岩心观察、测井相及生产动态分析的基础上,对胜二区沙二段9砂组沉积微相特征及其对产能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胜坨油田胜二区沙二段9砂组为典型
江西上饶朝阳磷矿新元古代晚期微体化石产于上震旦统陡山沱组上部含磷地层中,微体化石组合包括疑源类Asterocapsoides sp., Megasphaera inornata, Meghystrichosphaeridium
依据化石花粉Caryapollenites 和Liquidambarpollenites的现存对应植物的生态特征,探讨我国第三纪一些孢粉组合的植物群及其所反映的古气候特征.得出:1)我国第三纪植被,从第
2008年2月22目的《中国教育报》刊发了上海师范大学李白坚教授的《快乐大作文:学生在体验中亲历生活》一文。文章提出“前作文”和“后作文”的概念,认为,自古及今,教师习惯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