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般的生命沉思:《终南别业》与《游山西村》比较

来源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f8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终南别业》与《游山西村》分别创作于王维与陆游各自闲赋在家,游览山水田园之际。两首诗歌在创作题材、叙事方式、心境变化、诗歌诗境等方面有其相似之处,但在诗歌体式、创作心境、创作意旨等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由于王维与陆游人生经历与所处历史背景的不同,《终南别业》与《游山西村》体现着不同的创作主体对于生命意义的追寻,呈现出了王、陆二人不同的生命范式。
其他文献
<正>本文从国有施工企业的现状出发,探讨了意识形态的定义和特点,分析了国有施工企业意识形态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方法和措施,旨在为国有施工企业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提供参考。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
期刊
元祐年间苏轼于杭州任上撰成《宸奎阁碑》。在政治语境中,碑文本事以仁宗崇佛映射出元祐时期宽缓的政治导向。但因朝野之别,其书法风格又与他任职中央时的《上清储祥宫碑》差异明显。绍述时代此碑旋遭禁毁,高宗主政时又重获认同,显露出《宸奎阁碑》于政治层面的工具性命运。在文化语境中,后世通过文章追忆的方式与重刻此碑的手段,赋予《宸奎阁碑》超然于政治的文化效力。
期刊
群文阅读是一种新型阅读教学方式,对于开阔学生视野、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以及提升阅读教学质量意义非凡。古诗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但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部分教师以单篇古诗词教学为主,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教学效果不佳。文章以苏轼诗词教学为例,从设计议题、组建文本、组织活动等视角,探究群文阅读在小学古诗词阅读教学中的价值和策略。
期刊
<正>评价历史人物,是苏轼非常偏爱的一个写作题材。在其为应制科考试而写的五十篇“贤良进卷”中,就有二十篇属这一题材,如《秦始皇帝论》《周公论》《诸葛亮论》等,涵盖的人物由先秦两汉直到唐代。其笔记《东坡志林》中也有较为集中的人物评论,如《隐公不幸》《赵高李斯》等。此外,
期刊
在咏怀系列脉络中,陈子昂与张九龄均为承上启下的人物。学术界有关陈、张二人的对比研究主要集中于其诗歌内容的阐述上,除了诗歌中的情感抒写以及美学意涵之外,还包括二人思想体系差异的情况,而在“咏怀祖师”阮籍对二人的影响方面未受到太多注意。本文意图将二者的作品放在阮籍咏怀诗脉络之下,探究其在题材、表现手法、结构和内涵方面的异同,以加深对两位诗人及其作品的理解。
期刊
综合教育实践活动是近年来教育改革过程中一种全新的课程,与传统的课程相比较来说,其特点较为鲜明。在农村小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意味着我国教育实践活动又递进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本文对现阶段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几点对策。
期刊
“临川四梦”之一《南柯记》,源于唐传奇《南柯太守传》。这两部同题材的作品间,存在原型的传承与嬗变现象。从创作心理角度分析,蚁王和南柯等原型的传承,缘于汤显祖与李公佐二人寄托于纸上的相似心绪与情思;而公主与右相等原型的嬗变,则与历史语境的变化相关。朝代几经更迭后,汤显祖所处时代政治局势与社会观念皆与李公佐所处时代不同,潜移默化中影响了汤显祖的创作。除此以外,文本外部诸多条件也推动着原型的嬗变,如传播
期刊
吴文英与李商隐所处时代相隔四百余年,然而,无论考其人生经历还是其作品,均有相似之处。从人生经历来看,二人皆漂泊凄苦,游幕终身,仕途郁郁不得志。从作品来看,义山诗和梦窗词虽体裁相去甚远,却有异曲同工之妙。义山诗和梦窗词作为一种艺术载体,均诠释了创作主体敏感幽深的内心世界。在艺术特色方面,二者皆具有隐曲缠绵的艺术美感。
期刊
报纸
潘岳、傅咸几乎生活于同一时代,并有同名赋作《萤火赋》,但二者的思想意旨和创作手法有明显不同,这与他们的人生经历与个性密切相关。潘岳的追名逐利被世人诟病,其作品中流露出对萤火虫无欲无求的向往和无性命之忧的歆羡;傅咸继承忠直家风,性格劲直忠果,通过书写萤火虫对自我进行勉励劝诫。在创作手法上,潘岳倾向于缘情和细致描绘,傅咸侧重于说理和质朴的语言。二者也有相似之处,即对萤火虫处晦能明、在阴益荣的贤哲品格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