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环境下的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研究

来源 :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riy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新媒体传播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与数据分析手段,分析了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社会需求、传播现状以及微信这一互联网平台的传播机制,并指出当前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新媒体传播存在的问题:网站编辑并未与时俱进;“微”媒体平台呈现传播空白;传播内容与主要受众的对接错位。在以微博、微信作为传播媒介代表的“微”时代背景下,旨在探索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在新媒体上的传播方式转型,并在此基础上,对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微信传播提出相应策略:用户至上,精心构建微信服务号入口平台;携手企业,走垂直服务的新路。
  关键词:新媒体;微信;文化传播;传统体育;体育养生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808(2015) 05-0059-05
  传统体育养生曾经是渗透到中华民族骨子里的一种生活方式,更是维系民族认同及民族情感的纽带。然而,当代实用主义文化的盛行,西方强势体育文化的冲击,使得养生这一传统体育文化渐趋边缘化。面临尴尬局面的传统体育文化并不只有体育养生一种。如何为逐渐式微的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找寻到一条新的传播路径,已经成为业内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智能终端的兴起,“通过互联网连接一切”不再是一个概念化的畅想,更成为了一个扎根落地的社会现实,而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端,更被认同为当下的主流媒介。处于以微博、微信作为传播媒介代表的“微”时代背景下,本文试图将“微”手段运用于传播体育养生这一宝贵的传统体育文化当中。
  1 传统体育养生文化
  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和生活中,通过调形、调息、调意的运动表现形式,形成的一系列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思维方式和情感方式,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体系。
  作为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在大众传播中呈现出其强烈的“内向性”传播特点。它拥有一个相对固定的传播圈子,并形成了一个封闭的传播格局。只有在文化边界的内部,民族文化方才显现出活性和生命力。因此,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传播大部分依赖于“熟人关系”环境下的口口相传。
  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传承性与内向性所导致的文化向心力与影响力,是传播过程中必须加以利用的利好条件,但同时,自我循环的圈子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文化传播的广度与多样性。传播范围的掣肘,也使得传播的深度无从谈起,其可持续性更是逐年减弱。在这样的背景下,寻找路径,加强传播,已成为了一条发展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必经之路。
  2 传统体育养生文化面临的社会需求
  在现代社会,保健及养生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属。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的健康状况也越来越重视。初入职场的新人需要一定的方式调节自我,舒缓T作压力;年轻的女性白领期待一定的保健养生讯息为其带来养颜塑形方面的指导;办公室一族希望借助简单的动作缓解伏案工作导致的职业病与亚健康状态;中年人群作为家中的顶梁柱,繁忙之余也期望能够调理身心,保养逐步下降的身体状况……
  需求决定市场。近年来,各大都市报与电视节目纷纷开拓健康频道,保健品的市场规模更是一路走高,“健康产业”已经成为公认的“潜力股”(见图1)。
  相较其他保健方式,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对于身、心、息的调和,更适用于当代国人的需求。对于庞大的体育需求人群而言,传统体育养生运动经济、实用,动作简单、易学,文化渊源深刻,且没有太多空间和器材方面的限制——往往一两个简单的动作,如搓手浴面或叩击命门等,都能够对身心起到纾解疲惫的作用,同时,养生功理立足于传统中医理论与经络理论,具备科学性及可信度,正是现代人调理身心的最佳选择之一。
  3 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新媒体传播现状
  在以用户分享和信息聚合为主要特征的互联网web2.0时代,部分传统体育组织曾及时抓住过新媒体的传播发展浪潮。王用杰的《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健身气功健康传播研究》显示,以“健康网站”为关键词在雅虎搜索引擎上进行简单查询,可发现3360个查询结果。创建于2007年4月的中国太极拳网( http://www. cntaijiquan. com/),更有着每日30000~60000人次的百度访问量,被称为是“访问量最高的武术网站”。
  然而,虽然这些网站曾在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上功不可没,但在日新月异的“微”时代,它们难免显得有些过时。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新媒体传播,可说是抵达了一个瓶颈。分析现状,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网站编辑未与时俱进
  在浏览相关网站时发现,由于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组成部分较为繁杂,相关信息也十分琐碎,网站的排版与编辑颇不尽人意。大部分网站对于网站信息的处理仍然只是简单的“博客式”搜集和罗列,搜索与阅读并不舒适,更少有具备互动功能的站点,难以吸引年轻一代以及精英阶层受众。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传播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3.2 “微”媒体平台呈现传播空白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于2015年2月3日发布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称《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3年的81.0%提升至85.8%。这一数据预示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而在微信公众号平台上使用“体育养生”为关键字搜索公众号,所得的结果只有15个,其中已认证账号主体仅有4个,且无一不是以营销宣传为目的的商业性主体,可见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在微信上传播的时间不长,仍处于起步阶段,其在以微信为代表的“微”媒体平台上的传播影响力更是几近空白。
  3.3 传播内容与主要受众的对接错位
  浏览各类传统体育养生网站可知,其大多为体育养生功法介绍、练习视频以及其音乐等,可以看出,其目标受众主要为养生功法练习者。而根据数据显示,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养生运动的人群中,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占据了总人数的39.34%。那么,对于传播的最大主体——中老年人而言,他们接触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体的机会还不是很多,新媒体传播途径于他们而言是否有效值得怀疑。如此,传播内容与传播主体的对接错位,使得传播效果难以提升。   4 移动互联网平台与传统体育文化对接的可行性
  主动推进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传播,是加强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传播效果与社会影响力的必经之路。因而,以微信为首的移动互联网平台无疑将成为当下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传播最具发展潜力的新领域。
  4.1 微信的传播机制
  根据美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格拉诺维特( Mark Granovetter)提出的“强弱关系理论”,人际关系可以分为“强连接”与“弱连接”。“强连接”指的是人类在传统社会中接触最频繁的“熟人关系”,如父母,同事,朋友等,是一种十分稳定的然而传播范围有限的社会认知;同时,还存在另外一类基于广泛社会关系的,相对肤浅的社会认知,例如广播里被提及的人,这样的社会关系,被称为是“弱连接”。
  对于微信而言,其主要功能流通于熟人关系圈中,可以说,微信传播是基于强关系链接下的产物。强连接关系通常代表着行动者彼此之间具有亲密的互动关系形态,并持有相似的态度,社交双方互动的频率也会更高。这一社交特质正吻合了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内向性特征。因而,在进行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微信传播时,可着重把握好人际之间的有效信息扩散,因熟人关系中,行动者更乐意使用白己的真实信息,其在现实社会中积累的信誉口碑,在虚拟环境中也同样有效,从而使得口口相传的点对点人际传播成为可能,以这一途径进行的传播效果往往更为强力有效,也加强了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传播的深度。
  同时,微信媒体订阅号和自媒体账号功能则提供了一种弱关系链接。这样一种“弱关系”,为信息抵达不同的圈子并进行传播提供了桥梁。在信息扩散中,弱链接起到更重要的作用。经营好微信的弱关系链接,将是传统体育文化的微信传播T作中的另一重点。利用好订阅号和白媒体功能等点对面的大众传播条件,也是扩大传统体育养生文化辐射范围和影响力,拓展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传播广度的要求。
  4.2 微信应用于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传播的可行性
  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传播大致经历了3个时期,分别是父子、师生间的口口相传时期,相关学校、行业内的圈内人际传播时期,以及web 2.0时期的网站传播时期。在网站传播时期,其形成的垂直化传播方式一直被认为在发挥着“长尾效应”功能,大多数传播者更倾向于将新媒体传播作为补充,而非主要手段之一,倾向于等待其传播效果的积累,而非主动推进。
  然而,在传统体育文化逐渐式微的今天,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传播需求正在增大,web2.0时代的传播理念同样需要进一步的深化和加强。“长尾效应”作为营销理论是以利益的获取为目的的。而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传播目的,不仅在于文化的价值实现,更在于民族文化的保存与继承。只有推进传播T作,强化传播效果,将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尾端”地位向“前端”推进,才是发展繁荣之道。要达到这一效果,则需要尽力化“小众”为“大众”。因而,开拓受众圈子,扩大传播范围,是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传播的首要T作。
  微信可以说是“微”时代最大的“互联网+”平台。白2011年微信面世起,其用户的数量便迅速增加,截止至2013年1月15日,微信用户的数量已突破3亿。根据《统计报告》显示,以微信为代表的即时通信作为第一大上网应用,在网民中的使用率继续上升,达到90.6%,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1.5%。毫不夸张的说,至少有1/3的国民在使用微信。
  微信庞大的用户基数为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巨大的潜在可能性,而其以中青年及青少年为主的用户群,则正好填补了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原有传播主体的空白。同时,微信的碎片化传播特质吻合了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多元且琐碎的特征,使用微信进行传播使得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更易被重整,被接收以及被二次传播。这样一种高效率、低成本、传播广、精准投放、接受快速的媒体,无疑给当今陷入瓶颈的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传播提供了一个关键而宝贵的新机遇。
  5 微信在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传播中的应用策略
  结合以上所述,本文在传统体育文化传播上,以体育养生文化为例,利用微信这一新兴传播途径,深化传播效果,可从构建人口级平台与在地垂直服务两方面人手:
  5.1 用户至上,精心构建微信服务号入口平台
  “用户”一词,在企业领域常被提及,在传媒领域却较为新鲜。然而,社会功能的完善使得人民自由自主选择成为了必然,而传播内容的实用性和功能性则决定了传播的效果。正如学者周志懿所言,“原来的媒体是给人看的,现在的媒体不仅是要给人看,还要给人用”。
  因此,要做好服务号,首先应深入挖掘服务号的功能,精准定位用户,如在用户关注之初即发送简单问题,定位其社会角色,了解其主要需求,进而根据不同情况,将用户的需求放到首位,从这一群体的实际需要出发,尽量做到细节化、细致化、个性化、立体化,提供“量身打造”的贴心服务。例如结合LBS定位功能,提供用户所在地的实时天气预报,或是所在地附近传统体育养生教练的小段虚拟教程。还可根据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推送“办公室解乏六式小功法”“夏日固肾养颜妙招”等功法教程,内容以持续时间短,简单易学,辅有简明功理介绍为要,以加强推送内容的实用性与可信性。也可偶尔发布小段由“颜值高”的年轻运动员进行的配乐功法展示,或是制作有趣的简短功法动画教程,以增添公众号的观赏性和娱乐性,提升关注度。此外,还可结合微信的社交功能,“查看附近的人”,开启约课、约练等服务,以构建相应的用户体育社交圈,通过社交圈进行二次传播。
  “用户时代”的到来,说到底就是受众的需求与角色发生了变化。传播是对需求的适应。要做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微信传播,则需要抱定用户至上的理念,为适应这种变化改进传播,从用户的角度考虑体育养生文化产品的生产与消费。这就意味着“传播”不再是未来的唯一任务,“服务”将是其多元化平台上的新使命。在服务中传播,在传播中服务,不急于灌输文化,而是着力于提升传统体育养生服务号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则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传播就成为了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5.2 携手企业,走垂直服务的新路
  当前的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传播,总体上依靠着国家的重视和体育总局的宣传扶持,社会层面的传播T作少,传播效果低。本文认为,社会方面的参与对于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传播而言是必不可少的。要将社会力量合理有效的运用于传统体育养生文化传播工作中,或许在微信平台上与相关企业合作将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微信作为中国最大的人口平台,拥有巨大的流量优势和用户基数,而企业最有优势的则是在地性的资源。融合微信与企业带来的优势,就是将新媒体“连接人与人”的传播方式,扩展到“连接服务与机器”。
  具体的举措有三,其一是利用特定的时间节点,模仿马年春节时的“微信红包”模式,在企业服务号、养生相关服务号以及朋友圈中大量发放“养生红包”以提升用户关注度;其二则是玩转020垂直,走垂直服务的新路。垂直服务,指的是利用媒体白身在地资源,将注意力集中在某些特定的领域或某种特定的需求,提供有关这个领域或需求的全部深度信息和相关服务。例如与当地养生会所携手,提供细分化深度养生资讯,上门教学,上门按摩等等,做实打实的在地服务,进行内容价值变现,服务价值变现,用户认同变现,以求养供,走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之路。如此,将“互联网+”的态势收为己用,连接各路在地资源做“养生+”,或将成为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未来发展模式;其三,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或还可借助合作品牌自身的用户黏性与粉丝团体,进一步拓展传播范围,进行文化渗透,并借助合作品牌的粉丝社交圈,进行进一步的传播,扩大影响力。对于合作品牌的用户而言,这样一种传播方式会带来具象化的文化感受,从而提升其对传统体育养生文化、对该品牌的兴趣及接受程度。用户对于此类信息的态度也很可能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传播,其对于相关公众号的使用感受与体验也将有所提升。
  6 结语
  利用新媒体手段加强传播,是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突破发展瓶颈的重要条件,更是其进一步发展的必经之路。从现阶段来看,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消费者总量小,并面临着“养在深闺无人识”的传播困境以及各种替代性文化产品的威胁。同时,在“微”时代背景下,其传播策略与传播手段尚未与时俱进,更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现代传播与发展,一定要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兴“微”平台,并结合媒体在地资源,最大功效地创造并发挥出其自身的价值。
  传播并发扬传统体育养生文化,是社会的需求,更是体育传播T作者的责任。希望本文能够对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传播T作提供一定的参考,更希望媒介转型带来的业内飓风,能够为传统体育养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带来更广阔的前景与明天。
其他文献
摘 要:采用录像分析、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2013-2014赛季亚洲冰球联赛中中国龙之队与各队防守技战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中国龙之队存在防守技术能力差,防守战术变化少,防守中犯规较多的问题。并根据以上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侧重防守,强化个人防守练习;顺应打法,改变防守体系;调整心态,理解规则减少犯规。以促进中国龙之队在防守技战术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并对现今冰球的防守技战术发展脉络有更清晰
期刊
摘要:体育休闲空间是城市社会空间的组成部分,也是居民参与体育休闲活动的重要空间。文章采用文献资料、实证分析等研究方法,从体育休闲空间的概念与特质出发,探讨体育休闲空间对参与者所发挥的社会功能。以广场、马路、看台、健身房为例,阐述社会学视角下体育休闲空间的社会意义,并为我国社会体育休闲空间的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以期促进居民体育休闲水平的全方位提升。  关键词:释放;交往;社会学;体育休闲;空间  体
期刊
摘要: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血管紧张素I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性与中国运动员运动能力的关联性。方法:系统地检索PubMed、EMbase、CNKI、CBM、VIP、wanFang data中有关ACE I/D基因多态性与中国运动员运动能力关联性的病例一对照研究,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15年8月1日。由2位研究者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采用statal
期刊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咏春拳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中国优秀传统武术的重要拳术之一,在当前建设体育强国进程中具有塑造当代中国“国家形象”的时代使命。本文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咏春拳的流源、特征和价值进行阐释,研究认为:咏春拳的特征主要表现在技击简洁实用、技法攻守兼备、拳理崇尚科学和拳法训练可控;其广泛的价值认同归结于“以武立人”的教育价值
期刊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归因法对美国青少年运动竞赛参与和中止行为进行社会学归因分析,对我国青少年运动竞赛参与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研究结果显示:影响美国青少年运动竞赛参与和中止的社会学因素主要有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其中内因主要指情绪、态度、能力等;外因主要指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运动环境;内、外因紧密联系,共同影响着美国青少年运动竞赛参与和中止行为。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关建议,为改善我国青少年运动参
期刊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观察法,从哈尔滨体育学院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学生创业创新活动现状着手,对本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具体举措进行了分析,总结了哈尔滨体育学院运动科学与健康系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希望对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社会需求;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期刊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对Chemerin的功能、其在慢性疾病中的作用及运动干预的效果进行了研究。作为脂肪细胞分泌的一种脂肪因子,其与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联。为更好的认识其与相关慢性疾病的关系,文中阐述了肥胖、糖尿病、代谢综合症、心脏疾病与癌症等的相关研究中Chemerin的变化,进一步认识其在慢性疾病中的重要作用。运动是许多慢性疾病的治疗方法,通过运动干预,可以降低Chemerin的表达,减轻
期刊
摘要:目的:构建可预测训练场地环境综合因素影响下的杰出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中枢疲劳情况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ANN)。方法:分3次对单板U行场地滑雪国家队在哈尔滨体育学院帽儿山滑雪场的训练场地环境指标进行测试,并对运动员的声喜好等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测试及调查指标包括声学指标和环境指标。以闪光融合频率评价运动员的中枢疲劳情况。将上述指标纳入ANN模型的构建,包括训练次数、隐藏层设计、函数的选择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FTOrs9939609突变基因型TA/AA对超重与肥胖大学生的形态和糖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为150名自愿参与的上海某高校大一学生测量其形态以及体脂等指标,分析血糖和胰岛素水平,估算胰岛素抵抗水平。结果:超重与肥胖大学生rs9939609多态性等位基因频率与一般人群基本一致,FTOrs9939609TA/AA基因型对超重与肥胖青少年的形态与身体成分具有影响,FTOrs9939
期刊
摘要:依据社会学中的角色理论,将学校体育视为具有社会关系体系的客观存在,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厘清学校体育与社会、教育、体育之间的关系,旨在明确学校体育在三者中的角色归属:学校体育自我发展与社会制导的有限平衡、学校教育与学校体育的自洽组合、学校体育在“三分结构”中的一体化对接,即重点解决了学校体育在社会、教育及体育中应呈现的行为模式,为学校体育宏观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中国;学校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