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仔猪主要腹泻性疾病的防控措施

来源 :农家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xszxs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仔猪是刚出生的小猪,它们很容易患上腹泻性疾病,必须引起饲养管理人员的高度重视。猪腹泻性疾病带有传染性,呈多季节流行特征,无论是大的养殖场还是小的养殖专业户,都会有猪腹泻性疾病的发生。仔猪腹泻问题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可能造成其他环节养殖工作无法顺利的推进下去。本文针对仔猪主要腹泻性疾病做出了具体的研究,并且总结出几点防控措施,希望能为其他业内人士养猪管理思路的转变提供一些可行性的建议。
  关键词:仔猪;腹泻性疾病;防控措施;研究;分析
  仔猪主要腹泻性疾病是由很多因素引起的,属于一种特殊的临床症候群,发生率极高,治愈难度很大。仔猪会比成年猪更容易患上腹泻性疾病,调查结果显示,刚断奶的仔猪腹泻发生率高达45%,死亡率高达25%。一旦患上腹泻性疾病,仔猪的生长速度就会非常缓慢,同时体质不断下降,抵抗力非常弱,严重时会有大批死亡,给养殖户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对此,笔者特意凭借自身多年的实践经验,对养猪场仔猪主要腹泻性疾病的综合防治阐述了几点新的看法,如有不妥之处,还请不吝赐教。
  一、仔猪主要腹泻性疾病的发生原因
  1.病毒性腹泻
  (1)传染性胃肠炎。传染性胃肠炎属于急性的胃肠道传染型疾病。传染源来自带毒猪的肠道内,随着粪便排出体外,传染时间8周左右。犬、猫、鳥均可传染该疾病。各个年龄段的猪都会患上传染性胃肠炎,仔猪的发病率、死亡率更高,严重时以达100%。传染性胃肠炎发病初期,病猪体温会明显增高,粪便呈黄绿色或者灰白色,主要症状表现有呕吐、脱水、食欲不振、消瘦等,如未得到及时治疗,在7天内就会死亡。3周龄以上的仔猪可耐过,但是生长的速度会变慢,伴有明显的发育不良情况。
  (2)猪流行性腹泻。猪流行性腹泻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肠道传染病。病毒持续存在,危害性更高。哺乳期仔猪和育肥猪感染该病的发生率高达100%,死亡率均为50%。猪流行性腹泻多发于初冬季节,主要的临床症状包括呕吐、水样腹泻、行动迟缓、食欲减退等等。
  2.细菌性腹泻。第一,仔猪黄痢。本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所引起的初生仔猪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生产母猪带菌及产房环境污染、卫生条件差是引发本病的主要因素。发病多见于3日龄左右的乳猪,7日龄以上的猪发病较少。同窝仔猪发病率可达90%以上,死亡率几乎为100%。不同窝的乳猪及继续分娩的乳猪在同一猪舍内也可感染发病,病死率一样很高。临床上常见仔猪出生后10多小时突然全身衰弱发病死亡。产后2d发病的仔猪表现为腹泻,排黄色稀粪,含有凝乳小片,肛门松弛,捕捉时从肛门冒出稀粪。病猪精神沉郁,不吃奶,脱水、消瘦、昏迷,机能衰竭而死亡。第二,仔猪白痢。该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2-3周龄仔猪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本病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猪场和猪群中,发病率很高,致死率较低。传播速度快,如一窝仔猪有1头下痢,不及时采取措施,会很快引起全窝发病。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饲养管理不良,卫生条件不好,阴雨潮湿,天气突变,母猪的奶汁过稀或过浓等,造成乳猪抵抗力下降,可导致本病的发生。临床上表现为仔猪突然下痢,开始排糊样粪便,继而变成水样,随后出现乳白色或灰白色下痢,含有气泡,有特殊的腥臭味。在尾、肛门及其附近常沾有粪便。病仔猪脱水、消瘦、拱背、皮毛粗乱无光泽,结膜苍白,怕冷。一般病程5-7d。
  二、仔猪主要腹泻性疾病的防控措施
  1.健全生物安全措施。实行“全进全出”制度,有利于消灭传染源和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病交叉传染。妊娠母猪于分娩前14d,用伊维菌素皮下注射,0.2-0.3mg/kg,驱虫一次。分娩舍与保育舍进猪前10d要全面彻底清扫干净,用高压水反复冲洗,干燥后用1%菌毒敌或百毒杀消毒2次,然后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1次,空舍6d后再进猪。分娩舍与保育舍每周坚持用0.05%的过氧乙酸或0.5%的强力消毒灵等带猪消毒2次。临产母猪提前3d用温水清洗全身,然后用卫康消毒液喷雾猪体消毒后再进入产房待产。进入分娩舍的所有物品、用具、饲料及人员必须经消毒才能进入。
  2.有效改善饲养管理。分娩舍保持温度18-20℃,培育箱的温度为:1-7日龄32-34℃,8-12日龄30-32℃,15-30日龄28℃。分娩舍要保持通风干燥、清洁卫生、冬暖夏凉,无吸血昆虫及鼠类等。母猪分娩完后,产床要清洗干净,并进行消毒;母猪的乳房及乳头要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擦洗干净,然后再固定乳头让仔猪吃初乳。仔猪出生后要用干净的消毒纱布将全身擦洗干净,并让其尽快吃上初乳。断脐、断尾、剪牙,佩戴耳标等要严格用碘酒消毒,防止感染。仔猪7日龄开始,用少量、多次的饲喂方法给其补料,以锻炼其肠胃的消化机能。尽可能在饲料中添加唯生态,可改善消化吸收功能,提高饲料利用率,维持肠道菌群平衡,增强免疫力,防止仔猪腹泻。对哺乳母猪要给予全价饲料,保证其营养的全部需要,使仔猪可获得充足而营养成分完全的乳汁。母猪的乳汁过浓,乳内脂肪和蛋白质含量过高,仔猪吃后消化不良,可引起仔猪下痢。母猪的乳汁稀薄,营养不全,缺乏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也可引起白痢的发生。让仔猪饮用充足清洁的饮水,防止吃脏水和粪尿等,否则易引发下痢。仔猪实行早期隔离断奶,28日龄断奶后,母猪离开分娩舍,仔猪在原产床上停留3d,然后全部转至离分娩舍100-200m以外的保育舍隔离饲养,并以原窝组群,以切断和控制传染源在种群与子代之间的相互传染。
  3.做好免疫预防工作。妊娠母猪于产前20-30d。每头猪注射猪传染性胃肠炎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疫苗4ml,新生仔猪通过吃初乳获得被动免疫,可预防病毒性腹泻。妊娠母猪于产前40d和15d各肌肉注射1次,仔猪大肠杆菌三价灭活疫苗,每次每头5ml,新生仔猪通过吃初乳获得被动免疫,可预防仔猪黄、白痢。母猪分娩前6-7周,每头肌注CR型仔猪腹泻混合菌苗2ml,首免后3-4周,每头再肌注2ml,可预防大肠杆菌、C型魏氏梭菌及其毒素和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仔猪副伤寒活菌苗,按瓶签注明的头份,用冷开水稀释成每头份5-10ml,给断奶仔猪灌服,50日龄时再加强免疫1次,可预防仔猪沙门氏菌病。猪传染性胃肠炎与轮状病毒病二联活疫苗:母猪产前5周和1周各肌注1ml,免疫期为4个月。仔猪断奶前7d,每头肌注2ml,免疫期半年。当前在养猪生产中预防仔猪腹泻使用细菌苗的不多,病毒性疫苗也要根据动物疫情和本猪场的实际情况有选择的使用,不是疫苗用的越多就越安全。根本的是要加强科学管理,建立生物安全体系,适当的使用疫苗接种,实行药物保健,定期驱虫,就可有效的防止仔猪各种腹泻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
  三、结语
  总之,仔猪腹泻常与病毒感染有关,传播时间越长,病情越严重,治疗难度也越大。养殖管理人员一定要采用有效的防控措施,做好仔猪主要腹泻性疾病的具体研究,配合药物安全免疫,借此取得更好的养殖成果。
  参考文献:
  [1]刘香.仔猪腹泻性疾病的诊断与防治[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25)31-32.
  [2]徐智凤,闫牙多,冯和保.浅谈仔猪断奶后腹泻性疾病的综合防治[J].畜禽业,2016(6)412-413.
其他文献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为了能够充分适应日趋变化的市场环境就必须具备从捕捉产品信息到及时投放市场的全面快速响应能力,主要包括:快速的捕捉产品市场动态需求信息以及决策机
对于机电安装工程的项目管理工作而言,施工技术以及质量控制意义重大,受到现代机电安装企业的广泛关注。如何结合企业自身特点以及工程实际情况从而发展并完善具有自身特色的管
一、品种特征特性植株长势中等,叶片为心形缺刻叶。果实椭圆形,果皮绿色带网条,外形美观;果皮厚度0.7厘米左右,硬度大于20千克/平方厘米;中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以上,边部
我国的经济随着改革开放而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使得建筑行业发展势头及其强劲。我国各地都在进行着工程建设,在保证施工建筑的工程质量和适当增加施工成本,缩短施
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是指运用有效的管理方法和科学的组织施工技术资源在项目施工各阶段上的应用,运用组织、计划、控制、协调等基本管理职能对施工技术要素及施工活动进行优化的
高层建筑由于层数多,体量大,建筑地基必须达到足够的强度才能承受上部结构的荷载,因此高层建筑基础多为深基础,持力层一般应嵌入微风化岩层。高层建筑要满足人防面积、停车位数量
随着建筑施工工程的复杂程度不断增强,对于现场质量的监控以及管理也提高了一定的深度。比如工程施工环节的复杂程度增多,使得影响因素也随之增多,人为因素、环境因素、建筑材料
全新的学生公寓楼位于丹麦欧登塞地区的南丹麦大学内.基于一个强大的社区精神,这个拥有250个单位的学生公寓被分别容纳进三个相互关联的15层塔楼内.这意味着整个建筑没有了所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施工单位也越来越重视管理工作,需要对建筑工程进行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和安全管理等管理工作。管理在建筑工程中有哪些重要性。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建筑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