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策略

来源 :大众科学·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w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根据我国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在高中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利用英语去获取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尤其是培养学生形成基本的跨文化的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从而形成健全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尤为重视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在这个背景下,本文结合目前高中英语教学现状,探究如何提高英语教学中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英语;文化意识;有效培养
  文化意识的教学和语言教学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不可分离。因此,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也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教授学生基本的英语语言知识,也要适当向学生渗透知识中的文化素养,从而开拓学生的思维和眼界。
  一、结合词汇内容,感受文化差异
  词汇是学习任何语言的基础,也是语言存在的条件之一。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词汇的掌握。同时,词汇也是与时俱进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词汇也在不断地更迭当中。所以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在立足于教材的基础之上,也需要对教材进行深入的挖掘,加强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与时俱进的词汇,从而增强学生对英语的兴趣。由于汉语和英语属于两种不同的语言,因此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也是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在词汇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对比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和汉语的语言和文化差异所在,增强学生的英语素养。
  比如“龙”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利,也是我国的吉祥物之一。然而在西方的一些国家当中,龙的寓意却截然相反,它被视为邪恶和不祥的征兆。因此高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对比的教学方法,出示龙的两种寓意,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经验进行猜测,以此吸引学生的注意和提高学生的理解。又如,“狗”这个词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狗通常代表的是一个贬义词,如“狗嘴里吐不出象牙”。但是,在西方人的观念中,狗被视为人类忠实的朋友。所以“dog”在西方是一个褒义词。比如“I am a lucky dog.”就翻译成“我是一个幸运儿”。由此可见,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对语言和文化的差异的讲解。
  二、通过阅读教学,了解文化背景
  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是我国高中英语课程目标的一项要求,通过英语阅读教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语感,注重学生对文章的情感体验,发展学生的感受和理解能力,以此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因此在高中阶段,教师要帮助学会利用已掌握的词汇进行阅讀,以此了解其中所蕴含的文化背景。再加上,我国高中英语教材中选入的文章,都含有浓郁的西方文化色彩,这为教师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然而由于中西方文化意识的差异,学生在阅读时会产生一些困难。如西方的宗教问题。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在教授学生基本知识,同时还需要根据教材内容适当向学生讲解西方的宗教问题。比如,以“He can be relied on,He eats no fish and plays the game。”为例,如果学生对西方宗教文化没有基本的了解,只是单纯的进行直译,大多数学生就会译成“他是可以信赖的,他不吃鱼,玩游戏”。而如果学生对西方宗教文化有一定的掌握,那么他就知道“to eat no fish”并不是不吃鱼的意思,而是运用了一定的典故。据说基督教徒为了表达自己对伊丽莎白征服的忠诚,所以才有了在星期五吃鱼的习俗,并且“to eat no fish”也被后人引申为忠诚。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适当讲解西方的典故,这样既有利于吸引学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又能够开拓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英语素养。
  三、进行文化比较,增强语言敏感性
  文化是在交流中传播和发展的,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语言交流环境,促进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学生在相互交流过程中要有意识的进行中外文化的比较,从而增强自身对语言的敏感程度。就如中国和英国的交流方式就不相同,中国人喜欢在交流过程中谈论有关自身和对方的事情,而英国人比较注重自身的隐私,在交流过程中喜欢谈论天气等事情。又如中国人比较含蓄,不太善于表达自身对对方的爱意,然而在西方人较为直率,在其交流过程中,经常将对对方的爱表达在口头上。因此高中英语教师要增强中西文化的比较意识,从而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
  总而言之,高中英语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理论框架,让学生在学到基本的语言知识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语言中所蕴含的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安殿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1):177-178.
  [2]刘倩倩.试论高中生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2019(28):38-39.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的物理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服务于高考,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但是由于近些年来越来越提倡新型的“3+3”高考制度,高中物理教学面临着新的考验。在学生会的意识范围中,物理是生硬难懂且学习难度较大的,若非有一些对物理感兴趣的学生选取,高中的物理就成了学生们避之不及的学科。因此,在新的高考制度下,物理教师应该探索出新的物理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新高考制度;物
期刊
摘 要:在如今,信息技术手段的全面应用为教育界带来了一次大的变革,在其中,微课作为一种以小视频作为教学载体的新型教学方式,受到了广大英语教师的密切关注,其在教学实践中已经被证明了具备很多传统教学所不具备的优势。而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发挥微课教学的作用已经成为教师研究的重点,本文从三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在教学中合适的开展微课教学,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英语;微课教学;
期刊
摘 要:在素质教育推崇学生全面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音乐、美术等旨在增强学生审美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科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出来。然而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过于单一、生硬,即教师刻板地带领学生进行音乐的鉴赏及音乐知识的学习,导致学生对音乐学习难以提起兴趣。伴随着信息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信息技术在课堂上的广泛应用,音乐教学如何得以有效的开展也有了新思路和新方向。基于此,本文针对信息技术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进行
期刊
摘 要:学生的学习活动就是给种子浇水施肥的过程,只有用心水施肥,种子才能茁壮成长。基于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关键问题是真实学习的触发器,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数学;学习活动;关键问题  数学课程性质中强调“引导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语言描述世界”。基于“三会”的数学学习目标,王永春老师在他的专著《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论》中提出,我们
期刊
摘 要:经过教学实践证明,任何教学方法的重复运用,都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和乏味的心理,更何况是传统教学观念下灌输式教学方法的长期、反复的运用,结果只能是让学生逐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造成教学活动的地质低效。多元教学方法具备灵活性、创新性和多变性的特点,能够有效克服单一教学模式的弊端,促进教学效能的提升。对此,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依据,从信息化教学、情境化教学和合作化教学三个
期刊
摘 要:课堂是教师教学的核心舞台,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有效的课堂教学必定是融合知识传授、智慧培养、情感交流与个性塑造的过程。如何用最少的时间和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最大化的教学收益,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地进步与发展,一直以来都是广大教学工作者所探求的重点课题。本文就对如何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这一问题展开论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历史;有效性;导入;直观;分层  审视当前的初中历史课堂
期刊
摘 要:识字教学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本文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以下关于小学一年级语文识字的教学策略,包括优化课堂导入,激发识字兴趣;多媒体展示,提高识字积极性;精读课文,随文识字,还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关键词:小学;一年级;识字;课堂导入;多媒体;随文识字  小學一年级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由于学生的年龄小、学习经验不足等,存在许多特殊的问题。部编版教材也在不断强化小学生识字写字教学,可见其
期刊
摘 要:《铁的重要化合物》是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最后一個内容,同时铁及其化合物在实际生产生活中也是非常重要且常见的一类物质。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版)》中,明确指出,“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铁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了解这些物质在生产、生活的作用”。该知识的学习,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及现象。  关键词:铁;化合物;化学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倡导课堂教学要有合作学习,课堂教学中采用比较多的合作学习方式,就是分小组合作学习,尤其是以探索为核心的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小组合作更是教师常用的活动组织形式和教学策略。  关键词:灵活分组;倡导交流;学生反思  一、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确保履行个人的责任  以分小组学习形式来开展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中常用的活动形式。而一个具体的活动,又通常是通过相关资料的搜集、整理、调查访问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发展,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水平的话题被人们逐渐热议。科学课程作为初中教育阶段学生知识学习的基础科目,对学生的社会认知、素质培养、思维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翻转课堂作为教育改革的一种教学手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和知识的转化效果,进一步打牢学生的学习基础。因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多年教学经验,对翻转课堂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展开研究。  关键词:初中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