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宜动,神宜静”的养生秘诀

来源 :祝您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f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养生历来讲究“形神并重”,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提出养生要“形宜动,神宜静”的朴素养生观。
  举个例子,在中医骨伤科中,颈腰痛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症,大多是由于椎间盘自然退行性变化及内外因结合导致颈腰动静力平衡失调所致。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肌劳损等均可引起颈腰痛。因此要缓解颈腰痛,就要靠“形动”。
  由全国名老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施杞创立的“施氏十二字养生功”就是一套专门针对颈腰椎疾病的保健体操,即所谓的“形动养生”。这套操包括洗脸、梳头、揉耳、搓项、松颈、按腰、转腰、磨膝、蹲髋、摩三焦、吐故纳新、调理四肢等12个动作,针对性强,易学易练。一天2次练习此功法,在防治颈腰椎病的同时,进而进行整体的调整,恢复脊柱动静力平衡,从而就可以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当然,以“形动”预防颈腰痛的同时,还要注意劳逸结合、饮食有节、慎用高枕、忌烟少酒。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预防颈椎病还要注意清咽漱喉。这是因为,在颈椎病患者中,有80%的患者都会同时伴有慢性咽喉炎。人的咽喉部分布着丰富的淋巴和血管,咽喉与颈椎毗邻,两者间的淋巴循环关系密切,咽喉发生炎症后,炎症可向颈椎小关节处扩散,促使微小血管充血,导致肌肉、韧带等痉挛,最后导致动静力失衡,引发颈椎病。
  如果说四肢脊柱要靠“形动”,那养心则需“神静”。
  祖国医学认为“心主血脉,心主神明”,养心就要让血脉流通、心神安宁。
  养心首先就要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要合理饮食,少食油腻、辛辣之品,要限盐、减重、规律运动,还要控制血压、调节血脂、稳定血糖、减少血栓,这样才能防止动脉硬化,预防心脏疾病的发生。其次,情绪乃一身之主,如果一个人终日思前想后、欲望不止,难免会百病丛生,说不良情绪是疾病的催化剂一点也不为过。要消除不良情绪,重要办法之一,就是要学会静心,心静才能气顺,气顺才能健身。
  当然,生活中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磕磕绊绊、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因此,建议大家在遭遇激烈情绪时不妨给自己2分钟“缓冲期”,换句话说,有冲动想法到付诸行动前最好先停2分钟,或干点别的;情绪激动时,还可适当做些简单的放松运动,如双手握拳后放松,再握拳,可有助消除紧张情绪。除此外,日常生活中,除了工作和家庭,我们每个人都应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多走出家门去旅游。相关研究显示,每年一次的度假,可降低心肌梗死死亡率。比起平时不度假的人,喜欢度假的人患冠心病致死可能性要小三成。
  除了要做到“形动神静”,养生还需要不断的坚持。
  毕竟,养生是一项长期的工程而非一日之功,唯有“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持之以恒才能看到效果。而如果急于求成的话,后果会欲速则不达,甚至上当受骗。各类骗术最擅长的就是利用人们的功利心理,以“药到病除”、“包治百病”、“立刻见效”等夺人眼球的标题来进行诱惑,损失钱财事小,最令人担忧的是对身体造成危害。
  正确的养生观应该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从天人相应出发,选用正确的方法,动静协调,适度守恒。具体来说,就是在生活中要细心呵护身心,一点点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相信只要遵循自然规律,养成科学的生活习惯,健康长寿就会不期而临。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养生无错却永远也不能代替治病。有病还是要及时就医,否则贻误病情反而危害健康。
其他文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今年发布了全国中医养生保健素养调查结果。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水平为8.55%,即15~69岁的人群,每100个人中有近9人具备了基本的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了解基本中医养生保健理念和知识,掌握健康生活方式及行为,了解常用养生保健内容与方法。  这个调查结果提醒我们,正确的养生方法还需要大力普及。在此,让我们重温《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一起跟随中医养生保健专家来学习其中推荐的十
期刊
0引言rn细丝蛋白A(filamin A,FLNa)是非肌性肌动蛋白结合蛋白,基因结构高度保守,表达广泛,对哺乳动物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FLNa蛋白包括一个肌动蛋白结合结构域和24个串
期刊
盛夏午睡可养心  根据中医基础理论中的“五行学说”,心和夏季被认为相互联系。炎热的季节里,在外界阳气的辅助下,心脏更能够充分发挥它的功能。不过,此时却也是心最易患病的时候,因此有心脏疾患的人往往在夏季更易发病。因此,天热时更要注意养心。而无论是心脾两虚、心肾阴虚、心肝火旺等证型的患者,适当午睡都是大有裨益的。  中医认为,午睡是养心的好方法。因为心位于胸部,是一个阳位,主血脉。心和脉管相连,脉为血
太原市人民医院始建于1890年,历经百年变迁,现已发展为环境优美,临床科室齐全,技术力量雄厚,设施设备完善,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
1885~1947年,是人工肘关节置换发展的第一期,为关节切除及解剖型关节置换阶段.rn1882年,被称为外科学之父的法国医生Ollier为肘关节结核强直患者行骨膜下肘关节切除术,以改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