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双龙地区砂岩型铀矿富集、r迁移和成矿机制

来源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nuwj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铀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重要的矿产资源,鄂尔多斯盆地分布着数十个重要的砂岩型铀矿,是我国重要的产铀基地之一,然而关于砂岩型铀矿的富集、迁移和成矿机制仍然存在很大争议.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研究程度相对较低的双龙地区砂岩型铀矿为研究对象,从构造背景、矿物蚀变特征和地球化学等方面入手,探讨其成矿机制.矿物蚀变特征表明,岩心样品自上至下在氧化带、过渡带(矿化位置)和还原带分别发育不同的蚀变类型.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U与Th、Pb、Mo、Zr、Hf和REE等元素正相关性明显.对黄铁矿的研究表明,热液成因黄铁矿与铀的富集关系密切.过渡带样品中石英次生加大边的流体包裹体中主要成分为H2O、CO2?3、HCO?3和CH4等,表明成矿与碳酸盐热液有关.过渡带样品方解石C、O同位素特征(δ13CV-PDB=?12.4‰~?8.3‰,δ18OV-SMOW=13.0‰~15.1‰)和含CH4流体包裹体指示该地区受到有机质的还原作用.综合研究表明,中生代中期开始,鄂尔多斯盆地周围铀背景值较高的古老岩体为盆地提供了铀源;中生代晚期燕山运动造成深部碳酸盐低温热液沿断裂侵入到地层中,并携带六价铀进行迁移;白垩系烃类等有机质沿构造裂隙自下而上的运移导致了铀的富集;地表水等的流体动力导致含铀热液与有机质不断混合反应,将六价铀还原成四价铀,并在直罗组中沉淀富集成矿.
其他文献
无悔的追求──记扶风县黄堆乡下派干部李青海成广宇,杨洗礼一位老太太拉着李青海的手,泣不成声:孩子,你可要保重身子,我们村需要你啊!地处扶凤县乔山脚下的黄堆乡境内,有个土地、人
张燕玲(《南方文坛》主编):各位师友,早上好!欢迎大家来到我的故乡贺州,首先感谢远道而来的五位北京专家,感谢他们不辞辛劳来给我们把脉点评广西“抗战桂林文化城”的相关研
期刊
“下不为例”必有例陕西省烟草专卖局王德甫不知从何时开始,在处理党员违纪问题时,「下不为例」一词颇为流行。眼下,虽然在文件和讲话中很少见到这一词语,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有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实力的提高,现代雷达技术已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从宏观角度来看,这对于一个国家的军事防御是必不可少的;从微观角度来看,可以在生活的任何
广西那坡的“黑衣壮”,是广西壮族中颇具特色的一个分支①.“黑衣壮”的命名,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由音乐学研究员冯明洋在其论文《壮族“双声”的腔调类论》中提出(他称为“黑
期刊
三乱屡禁不止探微陈建新随着刹风治乱工作的深入,明目张胆的"三乱"现象确实要比过去收敛,但群众反映:事实上有的地区乱收乱摊乱罚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变本加厉之势。这一切皆源于人
在“满洲国”文坛中,爵青是个无法绕开的作家.其创作受西方现代派影响,具有“反世俗”价值追求和“奇异神秘”①的先锋意味.新时期的沦陷区文学研究开启之初,爵青面临陷入“
期刊
从1954年到今天的六十五年,除去插队和徐州十年,王安忆在上海弄堂居住了五十多年.对一个作家来说,这个极其宝贵的生活素材宝库,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着她小说创作的观念①.如此看
期刊
一、引言rn谈瀛洲,主业为英美文学,专攻王尔德研究和唯美主义研究,兼及莎士比亚研究.著有散文集和文艺评论集《诗意的微醺》(1999年版)、《那充满魅惑力的舞蹈》(2005年版)、
期刊
内部控制是一个广受国内外关注的问题,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在加强企业管理,防范风险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在内部控制制度理论研究尚处在探索阶段,企业的内部控制普遍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