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际出发,提高农村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有效性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go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目前,我省农村小学也普遍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由于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目前农村学校装备的计算机甚至比城区的学校还要先进。那么,如何发挥硬件优势,提升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有效性,我认为应根据农村学生的实际,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首先要吃透教材,并能根据学生实际合理“变通”教学内容
  众所周知,现行的信息技术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存在脱节的现象,由于信息技术的教育水平和电脑硬件的配置标准,不同的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学水平肯定是不一样的,学生的操作技能也是不一样的。如果硬是按照浙摄版的《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的要求照搬照抄,肯定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按照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做一些“处理和变通”,以使教学内容和操作技能的要求能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比如在四年级下册第二课《使浏览更方便》一课中,教材要求学生首先启动浏览器,然后输入中国科普博览的网址,并且学会浏览器中“历史”按钮和收藏夹的使用,并且能掌握主页的更改技术。对应已经有一定电脑基础的学生而言,这似乎不成什么问题。但是,由于农村孩子本身接触电脑的机会不多,操作能力较弱,很多学生甚至连什么是浏览器都不知道,我在操作实践中参照以前绍兴市教委编写的《小学信息技》一书,在操作之前首先详细给学生讲解以下浏览器及其相关操作知识,把课本中涉及的知识点也在讲解的时候包含进去,讲一遍以后让学生练习。这样学生练起来就有印象,知道自己该启动什么软件,怎么去操作。这样“变通一下”比单纯按照课本来讲解,自然效果要好不少,而且花时也不多。
  二、重视“多媒体教室”软件的作用
  目前一般的学校机房(包括农村学校的学生机房)都配备了不同的多媒体教室软件系统,如“凌波、极域”等,这些软件的使用使我们管理机房十分方便,可以一次性关闭机房所有机器,对于违规学生进行“封锁”等,非常实用,功能也非常强大。但其实多媒体教室系统其实最重要的功能,还是其教学演示功能。这一功能比起学校的多媒体教室来,学生能看得更方便,更清楚,更真切。农村学生操作技能普遍比较薄弱,如果光是采用黑板讲、上机练的模式,受基础限制,学生理解起来就有困难,这样的课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因此我们普遍的做法是在上课的时候首先将教学内容的整个过程在电脑上演示一遍,然后再让学生自己练习,同时在练习过程中还要巡视,对个别学生还要辅导。对于农村孩子而言这是必需的。在这过程中,让学生能更看清看好整个演示过程,辅导时怎么能做到及时准确就成为整个上机练习的关键。而媒体教室软件的所具备演示功能和双向交流功能则会使这一切变得很方便,很快捷。比如我自己用的“凌波多媒体教室”软件所具有的功能就十分强大,在集体教学时可使用它的“屏幕广播和影音广播”功能,学生只需在自己的位置、自己电脑的屏幕上就可以看到教师整个操作过程和它所播放的演示软件;在个别交流时可以使用它的“远程遥控和双向对讲”功能,利用他可以实现对学生的个别辅导而不影响到其他学生;在交流时可以使用其“网上交流”,这是类似于局域网聊天软件的功能,每个学生都可以将自己的操作心得和感受交流出来,也可以看到别人发布的信息,十分方便的同时,它还具备的“屏幕广播 录制”和“屏幕回放 广播”功能可以让教师的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保存和回放,便于课后总结。对于农村学生而言,由于操作技能的相对薄弱,多媒体教室软件的这些功能则尤其显得十分实用和必要,有了它,学生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整个过程;有了它,教师就可以实现对学生的个别双向辅导和交流,这对于整个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堂效率的提高,对于学生操作技能的强化和基础知识的巩固,效益无疑是十分明显的。
  三、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
  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相比较,由于条件的限制,普遍存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薄弱的情况,同时由于学生间的接受能力和家庭条件的差异,学生之间技能掌握也是不平衡的。另外,考虑到大多数学生没有计算机基础,所以有必要把计算机基础知识细化讲,如键盘与指法的教学、鼠标的基本操作等。比如向学生讲解计算机硬件组成时,最好能实物教学,这样给学生一个直观的认识,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计算机的内部结构。在上第一节信息技术课时,要向学生明确课程的学习任务,解决好为什么学的问题,以及怎么学的问题,此后结合课程的目标要求,提出每一阶段的学习任务,可以将任务明确化,通俗化,具体化,同时将任务简化,简化为基础和技巧两部分,便于让学生抓住重点,保持良好的学习情绪。基础部分内容严整,便于教学,一定要严格把关,确保每位学生都学会。技巧部分教学不必一一细讲,要引导学生学会摸索学习,同时注意分层,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相应难易的任务。另外,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多半时间是在学生自己上机练习、自学中进行的,上好本课程,教师的组织引导起关键作用,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可以据学生素质情况进行分组搭配,通常每小组安排有一两名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单独辅导这部分素质较好的学生,他们接受速度快,然后由他们再去指导他们小组的同学学习,以提高上机实践课的课堂效率,促进全班学生基本操作技能的提高。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教无定法”,靠老师在实践中摸索提高。对于农村学校而言,由于受到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信息相对闭塞,家庭条件欠缺等因素的制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更是面临诸多困难。作为农村的信息技术教师,唯有踏踏实实上好每一堂课,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挖掘身边一切可用资源和手段,夯实学生的“双基”基础,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为农村培养新世纪合格的建设者。
  【作者单位:绍兴市越城区东湖镇中学 浙江】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繁荣发展,我国的新农村建设也进一步取得了成效,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也发生了质的飞跃。但是生活质量得到提升的同时,却有越来越多的农村小学生开始产生厌学情绪,严重影响到学业,甚至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对教师的教学形成障碍。所以说,对于农村小学生厌学情绪的成因与对策的探讨十分必要,对于农村教学工作的开展意义重大。  厌学情绪通常表现为学生对学校学习产生厌烦情绪,从内心抵触学习活
一、调查结果与分析  1.选材。从事乒乓球运动应首先考虑选材对象的速度素质和灵敏度,以及心肺功能。乒乓球运动员应具有一定的身高,但也不是越高越好,要求中等身材较为合适。乒乓球运动员的早期选材应以瘦长型为好,同时对身体各部位的比例也有一定的要求:小腿长、骨盆小、躯干短、手臂长的运动员较为理想,这种形态有利于移动。少体校选材基本上以这些要求为基础严格选拔,但是也有一些因为家长强烈要求而随队训练。  2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随着新课改的层层深入,这种理念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也渗透到了每节课的练习中。练习是教师掌握教学情况,进行反馈调节的重要措施。如何确立效率意识,提高有效练习,让数学练习散发出新课程的气息,是新理念下教师们所应该共同思考的问题。  一、低效原因的解析  课堂练习低效存在的
<正> Wesley A King等进行了一项研究,以确定颅后窝手术治疗颅神经疾患时辅助应用内窥镜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在此项研究中,19例涉及第5、7和(或)8对颅神经的非肿瘤疾病患者接
选择我院1991年1月-2002年12月住院救治的急性颅脑创伤患者1 862例,筛选出颅脑创伤4项主要体征,采用百分制评分方法(简称百分法),探讨不同类型急性颅脑创伤患者在百分数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