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影视

来源 :西藏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jian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边陲墨脱:西藏仅存的一神秘处女地》 作者:罗洪忠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内容简介:《边陲墨脱:西藏仅存的一神秘处女地》通过流畅的文笔对世界第一大峡谷壮观的瀑布群、罕见的大雪山和茂密的原始大森林等自然奇观的描述,并与珞巴族、门巴族的历史文化和宗教民俗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可读性颇强。罗洪忠先生在阅读大量历史资料的基础上,以严谨的态度展示了墨脱真实的历史画面。大量的鲜见图片是《边陲墨脱:西藏仅存的一神秘处女地》的另一个亮点。由于种种原因,过去到墨脱考察的人不多,留下的文字资料有限,影像资料更是稀缺。但罗洪忠先生想方设法,打通渠道,收集了国内外不少珍贵的照片,为这部图文并茂的人文书籍增色不少。
  《人文雅鲁藏布大峡谷》 作者:罗洪忠 出版社: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人文雅鲁藏布大峡谷(套装共3册)》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雅鲁藏布大峡谷的人文风光和历史风情,雪域、孤岛、丛林,吸引着他一次次走进雅鲁藏布大峡谷腹地,用散文笔调全景式展示出峡谷的自然风光、人文风情;深峡魅力、人文地理、历史沉积,驱使着他一次次奔走于北京、成都、林芝、咸阳、郑州等地,用报告文学全面展示考察珞渝文化(珞巴族和门巴族两个民族的文化合称珞渝文化)等成果。
  《墨脱行色》 作者:彭澎 陈星 出版社:中国纺织出版社
  内容简介:《墨脱行色》以轻松、有故事的散文风格写作,以时间为推进点,试图用一种有趣的方式来解读墨脱人文。西藏是我国灿烂文化中绚烂的一笔,文化之丰富让人目不暇接。作者计划写出一套以行走方式、趣读西藏人文的系列图书——人文西藏行走系列。墨脱正是该系列的第一本。
  《墨脱传奇》 作者:廖东凡 出版社:中国藏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著名藏学家、西藏民俗学家和民间文艺家廖东凡先生的《墨脱传奇》,生动地介绍了他工作期间在墨脱采风所得丰富多彩的墨脱的历史、文化、民风民俗和神话故事等,内容丰富,引人入胜。走进墨脱,从拉萨到林芝,从“林芝一号”渡船上派村的日子,翻越多雄拉雪山,看杜鹃花海和旱蚂蟥区。
  《莲花》 作者:庆山(安妮宝贝)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内容简介:《莲花》是庆山安妮宝贝代表作。畅销至今。后现代主义风格,神秘清冷的气质,笔调优美抒情,糅合寓意和哲理,厚重壮阔。胜过其以前任何作品的美感和力度。小说中3个人物,各有独特的性格,隐藏创伤的阴影。既有细节敏感的文字描写,又有对人性的深入反映和探索,表达了中国当前城市人群的情感和内心,以及他们所困惑的对于爱、信仰和生命本质的追寻和探询。
  《灵在民间/珞渝文化丛书》 作者:冀文正 出版社:電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内容简介: 本项目名为“珞渝文化丛书”,是对冀文正先生60年来搜集的近500余万字的对有关珞巴族、门巴族的历史、风情、民俗、文化等珍贵的第一手资料的归纳梳理,也是对其进行的首次系统化的整理。《灵在民间/珞渝文化丛书》以作者搜集的珞渝地区的民间故事为主体,内容涉及民间传说、神话、猎人与动物,包括了神话、传说、动物和植物等篇章。
  《暴走墨脱》 导演:胡杰
  内容简介:墨脱,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坡附近。山谷中开满莲花,鸟儿与昆虫穿梭其间,优哉游哉,好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因地质等各方面原因,通往墨脱的道路始终得不到开发,人们只能通过长途跋涉、历经千辛万苦前往这个恍如仙境的地方。旅者一路上风餐露宿,还要承受雨水与寒冷的侵袭,无处不在的吸血蚂蟥更是前进道路上的一大障碍。年轻的旅行爱好者叮当和一众同好不畏艰辛,展开了这趟不寻常的朝圣之旅……
  本片荣获2003年《中国·横店影视城》杯纪录片大赛环境与自然类节目优秀奖。
  《心跳墨脱》 导演:哈斯朝鲁
  内容简介:上海某报王记者来到西藏采访上海某厂78岁的退休职工杜胜老人,他在西藏墨脱、这个全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里办起了希望小学。这个消息传开后。许多人想去见见这位不同寻常的老干部。一行人沿着老人走过的路程,开始了长途跋涉,他们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和生与死的考验,终于到达目的地。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经历了人生的洗礼,灵魂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墨脱情》 导演:关兵
  内容简介:第16届釜山电影节中韩大学生影展,河南南阳籍西北大学的学生关兵导演的纪录片《墨脱情》一鸣惊人拿下影展最高奖“金奖”。关兵2007年就开拍的这部纪录片。
  “一个人没法同时踏上两条路,而我选择了这条路,墨脱的小路……”这是《墨脱情》片尾孩子们齐声高唱的歌曲中的话语,令人动容。《墨脱情》自始至终突出表现的都是一种真诚,一种感动,也打动了包括著名导演谢飞、CHOIYong-dae(韩国著名影片《怪物》制片人)、Ohkwang-rok(电影《老男孩》演员)在内的诸多评委。“《墨脱情》选材精当,拍摄过程自然朴实,很好地彰显了纪录片的‘发现’精神。”谢飞如此评价。《墨脱情》现今在网络上已可观看,网友通过关兵不加任何修饰的镜头,看到了因地质恶劣而鲜为人知的墨脱县城全貌,也了解到生活在墨脱的各族人民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正如关兵所言:“这部电影是用真诚打动了观众和评委……”
  《莲花秘境》 导演: 张晶蕾 / 俞舟
  内容简介:“墨脱”,一处无比神秘的存在,藏语中意为“隐秘的莲花”,是独立音乐人央吉玛 的乡愁,是门巴族音乐的根。2016年夏,GEEK_SHOOT_JACK 团队来到西藏林芝、墨脱、上海、北京四处进行了极具挑战的恢宏的自然风景采集、门巴族音乐故事搜罗以及央吉玛音乐故事专访,终于汇聚成这部让人动容的纪录片。这是门巴老调第7代传人央吉玛生命里不得不说的故事,是你无法错过的神秘民族和神秘自然的深厚力量。
其他文献
笔者在西藏某部给官兵们进行狙击口诀试教学狙击口诀  尽管狙击手算得上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的精兵,但毋庸置疑,精准狙击技能是狙击手的主业,如果主业不主抓,就失去了狙击手集训的意义。所以,每一次狙击手集训,精准狙击训练都被列在“十八般武艺”之首,是最主要的训练内容。为方便教官“精讲”,学员“易学”,我们总结多次参与国内外狙击手集训的经验,把精准狙击技巧编成如下口诀。  左手托握下护盖,小臂置于枪下方;
西藏以西,珠穆朗玛峰遗世独立,风雪和冰封是永恒的主题,但在这沉默万年的严冬之下,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葱茏。  亿万年以前,这一片土地在上帝的手里像是一块橡皮泥,珠峰轰隆隆崛起,周围则不断凹陷,在喜马拉雅山脉上留下几道巨大的缺口。印度洋暖流沿沟而上,再加上珠峰上冰雪融水缓缓沁下,把这几条沟哺乳得格外缤纷艳丽,人们将这五条沟称为:樟木沟,吉隆沟,陈塘沟,亚东沟,以及今天我们提到的嘎玛沟。  2001年,
三年前,得知我将承担一幅国家重大历史题材《和平解放西藏》的创作任务时,我的第一个感受不是欣喜,而是敬畏。因为1978年我曾画过这类主题的中国画《毛主席派人来》。但由于自身各方面水平的局限,自己并不满意可又无能为力了。30年过去了,旧题新作,我心里根本没有底。这样2007至2008年间,我先后画过两稿草图,第一稿专家组没有通过,认为没有西藏地域特点;第二稿勉强通过了,可我自己不满意。直到2008年3
江孜城因1904年抗击英国侵略者的战争  而被赋予了“英雄城”的光荣称号,  其实这只是江孜的一个角度。  江孜,在藏语的意思是“胜利顶峰、法王府顶”,  位于肥沃的年楚河谷,  自古就是商贾云集的交通枢纽,  其最著名的产品当然是大名鼎鼎的“江孜地毯”。  江孜地毯以其独特的图案、精湛的织技、纯天然用料及纯手工制作而闻名于世。早在公元11世纪,年楚河中游一带(今白朗县)就有一种名为“旺丹仲丝”(
传说古代一位圣人在布达拉宫一次歌舞宴会上,看到雪山飘绕着金色的彩云,有所启发而连夜秉烛设计制作了一顶帽子,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藏帽﹃次仁金果﹄。最初是男性所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人发现女性戴着这顶﹃金花帽﹄显得更华贵美丽。  在农村牧区,如遇寒天,  把帽沿的耳后部分往下一拉,  耳、颈、肩全都没于皮毛之中,  将大半个脸也遮盖起来非常暖和。  每逢过节,戴上“次仁金果”帽  显得气派喜庆。过节
每年6月,丘卡草原牧草返青抽穗,这片海拔逾4700米的牧场芳草萋萋。草原此时迎来她真正的主人——近3000只产羔的雌性藏羚羊。  初见藏羚羊产羔地  灰暗莫测的云层似乎紧贴着地面,天气每隔半个小时都在变。河流在平行山脉间平坦的高寒草原上划出一抹深绿色。每年6月,位于申扎县买巴乡的丘卡草原牧草返青抽穗,火绒草、棘豆等相继开放,虽然植被覆盖度很低,但是对于高寒草原来说,这片海拔逾4700米的牧场已经称
吐蕃帝国灭亡11个世纪后,西藏琼结河谷。  冬季长达120天的漫长干旱,强烈的西南风吹起漫天尘土,  卷过了山脊下琼结河边一座座巍峨矗立的土丘。  牧羊人赶着羊群和牦牛沿着小路走上土丘极为平坦的宽大顶部,  似乎这不过是自然又一个神奇的造物。  如同开罗的帝王谷陵墓收藏着埃及诸王朝的光荣,  琼结河谷是吐蕃王朝的最后归隐地。这里是西藏帝王谷。  守墓人强巴曲桑    每天早晨,强巴曲桑要围陵区走一
杜威说:“教育即生活。”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也指出:“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如此强调将课程实施与学生的真实生活紧密结合,把生活的本来面目呈现给儿童,目的是使道德教育不再是虚假的欺骗,促进学生
在油画界,画西藏题材的画家不少,但像范一鸣这样心无旁骛地只画西藏题材的很少;并且,他的兴趣点不是再现浓艳的风俗,而是刻画高原人内心世界的精神影像。对范一鸣来说,藏区不仅是他创作灵感与素材的源泉,更是他身心生活的现实土壤。  美术评论家韩卫华这样评价范一鸣的作品:“……陡然生涩的出现在眼前,坚硬得如同一块顽石,灰头土脸,却又充满元气。仿若殉道者一般,艰难前行,却闪烁着理性的光芒……命运冲出肉体的束缚
“烈日西藏”,西藏当代青年艺术家集体前台出镜    亚次丹 次格 酒塔  展厅正中摆放着一座8米高的藏式佛塔装置作品,它是由2200多个拉萨啤酒瓶摆放成的。在酒瓶塔下面环绕着一排没有打开的观众可以喝的拉萨啤酒,口渴的人较多,一两个小时内30箱拉萨啤酒差不多就被拿光了。展览的要求是喝完酒以后把瓶子放回原处,这既是开幕式酒会,本身又成为一个大家共同参与的行为艺术。  2010年9月10日,阳光明丽,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