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教学训练四个重要环节

来源 :教师博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y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教学的总体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写作能力是学生已有知识和认识水平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小学生正处在学习语言文字的最佳时期,小学作文主要是把自己平时的所见、所闻、所想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具体通顺地表达出来。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指导学生写出文质兼美、富有个性、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是语文教师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在作文教学中精心组织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抓好四个环节,对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和学好语文起着很大的作用。
  一打好基础,从“听”开始
  小学生从婴幼儿时期便通过“听”来获得语言积累。在与大千世界接触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听”的功能,能够获得大量的语言信息,但要将听到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必须经过实际应用的过程,即语言的内化过程。由此可见,“听”是语言学习的最初阶段,“听”为提高作文能力打下基础。平时,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多听”,处理好“听”与“说”之间的关系。学生“听”得多了,内心的感受自然积累,久之便会产生“说”的欲望;学生“听”得多了,生动丰富的语言熟记于胸,在实际应用时便可以脱口而出,自如运用。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听”的重要性,多给学生创造“听”的机会。对于刚学作文的小学生,尤其要鼓励他们多听一些优秀的作文、生动的故事、精彩的评析等,让学生在“听”中对作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听”的训练方式也有很多,笔者在平时注重开展语言训练,如“讲故事”“诗文朗诵会”“学会复述”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听”的活动中来。通过这样的活动,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同时也为学生写好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发展语言,“说”是先导
  小学生作文切忌直奔写的主题,而忽视“说”的训练。对于刚接触作文的小学生来说,他们还只是停留在对大量语言文字似懂非懂的浅层次理解上,不少字、词、句式的恰当运用,他们往往拿捏不准,更不要说对文章的合理布局、创意表达。所以,在指导学生动手写作文之前,一定要指导学生先“说”,即率先发展学生的口头语言。“说”是写的基础,通过先说后写,由口头语言的发展促进学生书面语言的发展。在“说”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梯度训练,由最初的填空补充式到简单的句式练习再到口头作文训练,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口语能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譬如写《第一次做家务》,我先出示填空练习,让学生填写做家务中表示动作的动词,要求表达准确,然后要学生根据讨论回答出的动词,扩展成一个完整的句子,再说说做家务活动的整个过程,形成作文中的一段主要内容。无论是句子还是段落,都要求学会正确地口述,把握好字、词、句的运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适时予以指导,引导学生除了要把事情说清楚外,还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收获,鼓励富有个性的表达。通过“说”的有序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提高了,语言组织能力增强了,对写作的兴趣自然越来越浓厚。
  三勤加积累,“读”行其道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见读书是多么的重要,“读”与“写”之间的关系是多么密切。读书给人以文采,给人以气质,给人以内涵。“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博览群书,学生开阔了视野,拓宽了知识面,丰富了语言和知识,对于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对于小学生而言,首先指导他们正确地选择读物。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应从孩子的心理特征、认知规律出发,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推荐一些合适的课外读物,如名家美文、古典名著、诗文小说等。其次,要指导学生正确的读书方法。朱熹说过:“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有条件的还可以指导学生做些读书笔记,如摘抄、撰写心得等,对于读到的好的段落,应该像读课文一样反复诵读。再次,要指导学生合理安排好读书时间,贵在坚持。笔者组织学生每天进行半小时的集体晨诵活动,中午一小时自主读书活动,以及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制定读书计划。天长日久,学生的文化底蕴渐渐丰厚,文学素养得到了提高。
  四不断实践,“写”为归宿
  作文训练的最终目标还是要把文章写出来,所以“写”是归宿,多写、多练是学好作文的根本。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勇于实践,敢于动手。平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每周进行两次作文训练,提前布置给学生作文主题,让学生从“听”“读”开始,在实践中积累素材,丰富情感体验,接着组织学生由“说”到“写”。刚开始篇幅要求不宜过长,只要学生表达得清楚、明白就可以了。在学生渐渐喜欢上作文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要求,到那时学生要写出文质兼美、极富个性的作文来就不是一件难事了。
  总之,通过听、说、读、写等方面的扎实训练,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视野开阔了,作文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更令人欣慰的是,学生喜欢上了作文。作文教改也因学生态度的转变而熠熠生辉。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袁桥镇何庄小学)
  责任编辑:王芸
其他文献
应用1996~2006年期间江苏省杂交棉及常规棉区域试验资料,采用通径分析和偏相关分析等方法对杂交棉与常规棉在皮棉产量表现、产量构成因素的贡献率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
[摘要]随着《英语课程标准》的出台,素质教育在英语教学中越来越得到体现。农村中学英语教学面临新的困境,英语教师要从提高学生的参与面、练大学生的胆子和做实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等三个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 新课改;农村中学;英语教学  《英语课程标准》的出台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新趋势,但也给毫无英语基础的农村学生的英语学习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如果英语教师仍然按照传统的“教师讲、学生记”的方法教学,则远远
采用激光表面热处理的方法,对灰铸铁中石墨相中碳的扩散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灰铸铁基体中条状石墨相中的碳的扩散导致周围组织发生了不同的转变,从而使过渡区/熔化区界线曲折
[摘 要]每篇课文都是精品,品味作者的文本语言,体悟作品独辟蹊径的言语表达智慧,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要带着学生跟作者对话,跟文本对话,学文本表达,在角色体验中体悟思维的睿智,在倾情朗读中体悟言语的运用,在模仿实践中体悟写作的智慧,在体悟文本的言语智慧中真正习得言语表达与运用的功夫。  [关键词]文本语言;对话;表达;语文素养  语文教材里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编者从浩如烟海的文化宝库里精心挑选
麦套棉花的田间小气候影响着棉花的生长发育。本文通过东西行向与南北行向麦套棉的田间小气候对比试验,得出结论.东西套种行向有利于改善近地面的光照条件.提高温度等,有利于棉花
教育的创新关键是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师教法的转变、学生学法的转变。让学生改变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使他们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本人在建构一种自主学习的课堂环境上,做了许多思考和尝试,努力寻找一种方法,以达到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能力为中心的教育创新。     1充分利用插图、模型和实物等培养学生主动观察的能力  生物课与其他学科相比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