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蛋糕不如做蛋糕

来源 :意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gdo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学家约翰·李斯特做过这样一个著名的实验:甲和乙各自被给予100元现金,甲拥有决定权,他可以把乙的錢全都拿走,如果甲愿意,也可以从自己的钱中分任何数目给乙。那么,甲会无私地把自己的钱给乙吗?实验结果大跌眼镜,只有10%的局中人愿意给乙一些钱,超过60%的局中人从乙处拿钱,超过40%的人拿走了乙所有的钱。这项实验(还有其他延展实验)颠覆了人们对“利他主义是人的本性”的认知。其实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人是倾向于给自己多分一些钱的。这一发现对现代管理制度的影响意义深远,纯粹依靠“自律”是不可能管理好团队的,最终还是要靠制度和流程监督。因为这个发现,李斯特获得芝加哥大学的终身教职。

  在如何避免独吞、建立好制度这方面,盗墓贼最有发言权。最早的盗墓贼都是两个人搭档,一个人在上面接宝,一个人在下面挖宝。上面的人一看抛上来的都是金银珠宝,禁不住诱惑,就会把绳子扔掉,拿了东西就跑,不管同伙死活。即使是亲兄弟也难以经受得住考验。后来,盗墓搭档就改为父子。儿子在上面拽绳子,父亲在下面挖宝,但是儿子也会有经不住考验的时候。最后,只好改为父亲在上面拽绳子,儿子在下面挖宝。正因为虎毒不食子,所以上下之间达到了制衡效果,再也没有出现过上面的人跑路的现象。
  好的制度把鬼变成人,不好的制度把人变成鬼。人都会有自私的一面,但是制度的力量可以避免这一现象的发生。和尚分粥的故事流传很广,七个和尚天天共处一室分配稀缺的粥资源:先是指定一个人负责给大家分粥,很快大家发现,这个人为自己分的粥最多;换了一个人,还是如此;后来他们换了一种方式: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碗里的粥看似平均了,但每人在一周内只有一天吃饱饭且有剩余;又有人想了个办法,大家选举一个老实本分的人主持分粥,刚开始这个人还算公正,没两天就开始为自己和溜须拍马者多分;终于,大家想出了最终解决方法:每个人轮流负责分粥,关键是分粥的那个人必须等其他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所以说要想粥分得均匀,有分配权的人就不能先拿。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完美的分配制度是不存在的,成天想着分蛋糕还不如一起把蛋糕做大。
其他文献
日前,第十八届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競赛暨2018世界青少年机器人邀请赛在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大学花溪西校区落下帷幕。广西代表团的18支队伍,共53名学生及18名教练员经过3天的激烈角逐,取得了3金5银9铜的好成绩。  除了积极准备参与各项竞技赛事活动外,选手们还参与了竞赛期间举行的“友谊之夜”、科学表演秀、科普讲座等丰富的交流体验活动。参赛的选手纷纷表示这次比赛机会难得,参加竞赛虽然竞争激烈,但是能与外省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习近平总书记在第4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向袁隆平、钟南山、叶培建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的回信,温暖着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也温暖着2020年的这个五月。  2020年初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人们宁静祥和的生活。为了战胜疫情,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亲自部署、亲自指挥,全国各地迅速行动。在这场没有硝烟
1944年4月,苏军决定歼灭盘踞在彼列科普的德寇,解放克里木半岛。4月6日,已进入暮春时节的彼列科普突降大雪,大地一片银妆素裹。在暖融融的掩蔽体里,苏集团军炮兵司令员注视着刚走进来的参谋长,只见他双肩画着一层薄薄的雪花,其边缘部分在室内的暖气中开始融化,清晰地勾画出肩章的轮廓。司令员突然联想到:天气转暖,敌军掩体内的积雪也将融化;为了避免泥泞,他们必然要清楚掩体内的积雪,暴露其兵力部署。于是,司令
一般情况下,教师主观预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大多与学生的学习起点之间有或大或小的出入。笔者在《煮酒论英雄》一课教学中,虽然做了充分的预设,但在“人物对话”这个重点方面,一直未能把握其“关键属性”,教学过程可谓一波三折,值得反思回味。   《煮酒论英雄》出自《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选入课本的是这一回中一个比较独立的片断。当时,曹操位居汉相,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强
为什么它变成了石头?  这只鹤是用大理石雕刻的,它本身就是一块石头!  大理石又叫云石,是重結晶的石灰岩,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大理石可以加工成各种型材、板材,做建筑物的墙面、地面、台柱和雕塑等。  大理地区在远古时曾是海浸区,经历了漫长的地质变化后,沉积了厚达百米多的碳酸钙和碳酸镁等,再经过自然压缩、胶结、再结晶等成岩作用,就形成了石灰岩和白石岩。  大理石的色彩,是由于形成过程中有色矿物和有机质渗
直到进了高校,才有机会对过去20多年副刊编辑生涯中的这几十篇文化访谈文字进行系统的归类、整理、编辑,付之剞劂。这一点是过去未曾想到的。重读着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于沧桑岁月中写下的这28篇访谈文字,回想20年前穿行于京都的大小胡同、楼堂馆所、机关学校,迈进一个个文坛耆宿、学林硕儒和艺苑时彦的会客厅,拜谒访谈之情景历历在目,却似乎恍若隔世,不禁感慨系之。  1991年7月底,我在北方某高校硕士研究
支架本是建筑学用语,指为便于工人施工而搭建的脚手架。作文的支架是指语文教师为促进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而为学生提供的写作帮助。作文的本质是“把思维活动转变为语言表达的心理过程”①,学生独自实现这个转变是有难度的。数据显示:中学生不喜欢写作和害怕写作文的人数占学生总数的54.5%②,这其实是学生思维转变发生困难的侧面反映。在教学中,若能给学生搭建一个作文的支架,就能帮助学生顺利地实现从生活积累到思维活动
日前,今年夏季最壮观的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登场,来自全国各地的星空摄影师紛纷用镜头记录下了绝美的英仙座流星雨美图,为人们带来了非同一般的视觉盛宴。
“开放”是阅读教学改革的鲜明旗帜。“守株待兔”式的传统阅读教学弊病显而易见:教师就像守着“标准答案”的农夫,等待着学生“自投罗网”,可是由于“诱饵”不太新鲜或难以下咽,学生很难被吸引,到头来老师等到的只是“自问自答”式的“自投罗网”。  开放是一剂良药,可以有效地解决传统阅读教学的弊端,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正如所有的疾病医治一样,即便用对药,如果用药不准,仍会过犹不及。开放的观念虽深入人心,但是
就意象本身而言,它在诗中总是置于前景,它所能指的角度是辐射状的,所指的意义总是难以确定的。诗歌意象是“使一种语言变成间接的语言”(罗兰·巴尔特语)最好的媒介,而意象经营所形成的诗歌意境总是一个等待读者进入的开放空间。从这个角度看,置于前景的意象其外观特征就是象征,抑或隐喻。  象征  有“象”,必有“征”,是之谓象征。象征是一个合成词,“象”与“征”最早是分开说的。  汉语中的“象”最初指事物的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