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四成爸妈都抑郁了

来源 :祝你幸福·午后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a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抑郁、疾病、贫穷这三大问题正在折磨着中国的老年人。
  我国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数量高达1亿。老人患病很正常,护理能力有限才是问题关键。调查显示,有597.6万失能老年人需要入住养老机构,但目前民办养老机构中仅有15%左右的养老机构以提供“康复护理”服务为主,远不能满足失能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需求。
  2011年~2012年间,22.9%的60岁以上居民年收入少于3200元。四成老人认为自己是家庭的负担,只有约24%的老人能够依靠养老金生活。
  老龄化在种种问题之外,也形成了一些新的经济方向。一个庞大的养老市场正在形成。比如万科、远洋、保利、首创等房地产开发商都在酝酿着养老地产项目。
  还有老人再教育。截止到2007年,中国老年大学和老年学校已发展到32697所,在校老年学员已达330余万人。这个数字还远远不够。因此,为争取山东老年大学最后一个入学名额,数百名老年人凌晨赶到学校排队报名。(摘自《壹读》)
其他文献
“女汉子”这个词竟然能被吹捧,这简直是本世纪最大的笑话!这个词的出现意味着男性没有尽到自己应尽的义务,才使得女性不得不为了生计而被顶上前线,像男人一样吃苦耐劳,以换取赖以糊口的微薄薪水。无论人们如何吹捧“女汉子”的种种好处,在家琴棋书画都永远比在外风吹雨打轻松得多。  说到这很多女性朋友会叫起来:谁在家琴棋书画了!我们有洗不完的衣服擦不完的地!你根本就不知道做家务是一件多么令人崩溃的事情!那么我想
期刊
Q:我和女友正准备结婚。但有一个问题让我心里很不痛快。我是独子,希望婚后能跟父母同住。但女友不同意,她坚持为了避免矛盾宁愿给我父母在附近租房子。女友是不是有点自私不够孝顺?  John  A:在独生子女时代,婚后是否和某方的父母一起住,是经常遇见的问题。  会影响住在一起彼此关系的因素有很多。在互相沟通上,父母是否通情达理只是其中一个。你从小和父母住在一起,自然会有很多看不到的默契。这样的默契并不
期刊
和周围朋友相比,我差不多算是陪孩子时间最多的爸爸了。即便如此,女儿还是经常缠我。原因很简单,妈妈陪她的时间更多。女儿完全明白,妈妈招之即来,根本不用缠。爸爸则需要讨价还价,因为他总是要回到书桌前去工作。  我为此感到愧疚。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成为话题,人们再一次发问,父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到底处在什么位置?尽管这几位上节目的名人父亲都有备而来,但是仍然时时露出临时抱佛脚的窘态。多篇报道和评论,
期刊
我们最好和会表达愤怒的人做朋友。因为,看似不会表达愤怒的人,其实也在用他的独特方式来回击你,而最常见的就是被动攻击。一些人看似从不愤怒,永远和善,但你和他在一起却非常不舒服,脾气变得很糟糕,这是因为,这些貌似永远不生气的人实际上频频以被动攻击的方式攻击你。并且,因为被动攻击如此隐蔽,你好像没有资格实施回击。如果回击的话,也像是一拳打在棉花套上,不能发力。  此外,你还很容易内疚。毕竟,被动攻击者看
期刊
实验调查显示,缺乏物质资产的男性会比那些物质条件较好的男性喜欢更大的胸部。  实验者招募了266名不同社会经济等级的男性。他们被要求对五位胸部大小不一的女性的吸引力进行打分。结果显示,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男性比中等阶级的男性给大胸部打分更高,中等阶级的又比上层阶级喜欢的胸部尺寸大一些。简言之,越屌丝越爱大胸。  第二项实验则测试了66位饥饿的实验者和59位饱腹的实验者对不同胸部尺寸的评价,用来调查食
期刊
据全美睡眠基金会统计,美国有四分之一的夫妇分床而睡,睡相差、打鼾、抢被子等都是其中原因。但是同床而眠的好处还是显而易见的。  从睡眠的历史来看,以前同床而眠主要是为了取暖、保护自己不受外来的侵袭。现在如果知道有人躺在你的身边,出于人的本能你会感觉更安全。  此外,一种叫做催产素的东西会在人们拥抱或做其他抚摸动作时分泌出来,它有助于身体放松、降低血压等。还会使人产生与安全和爱慕有关的情感。对男性来说
期刊
上期答案  第一题:  济莱协作区 俺莱芜有:  姐姐跳窗逃跑了吧,原文说保姆在门外提心吊胆地等了几个小时才想起来报警,这几个小时的时间足够姐姐逃跑了。题目中没有提及这户人家住在几楼,很可能楼层不高。这真是一个家庭教育的悲剧啊!父亲有暴力倾向,母亲软弱,所以姐妹俩一个像父亲一个像母亲,最后悲剧发生,像父亲一样暴力的姐姐忍受不了父亲的暴力,最终以暴制暴。  滨州 龙阳大哥:  很明显,压根就没有什么
期刊
Q:闺密刚刚找到男朋友,约了大家一起吃饭。结果一顿饭下来,我们三个好友都觉得这个男人不靠谱。有人认为他一心巴结闺密,比如菜上来完全不考虑别人,最好的都直接给闺密。有人发现那个男人出身一般,对我那个富二代闺密几近讨好的阿谀。我不喜欢这个男的是加了他微信后发现他每天在朋友圈秀身材,但讲话却无营养。现在我们该不该把自己的意见表达给她,你觉得听上去是不是有点我们羡慕她的意思啊?  虾条  A:关于你们仨是
期刊
这是一个商家卖概念、媒体卖标题的时代。波兹曼在《娱乐至死》里告诉我们,“一切公众话语都以娱乐的形式出现”。在全民娱乐的狂欢里,出现了一个词,叫“女汉子”。  这个词被赋予了形形色色的含义。从两性平权的角度,从阴盛阳衰的性关系中,从女性相处的技巧中;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从社会学的角度阐释……如此等等,被人们随心所欲地打上了各种标签。  在中国人五千年的文明史中(母系社会就不要提了吧),一直就不乏女汉
期刊
读到“傅雷夫妇半夜上吊,还在凳子下垫上棉被,免得凳子倒下时惊扰邻居”,不由得想起日本小说家松本清张《砂之器》里的一个场景描写。成濑小姐深夜回家,打开收音机时将音量调到最低。她那会儿情绪非常低劣,事实上她不久就自杀了。但成濑小姐在生命极度灰暗的时刻,仍考虑到音量太响会打扰他人,这一微小的自制行为对社会谈不上有多大贡献,却会让邻居休息得更好些。  回头看看身边,你我是否可以想象这样一副图景:瘾君子看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