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突破词汇教学的瓶颈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cliff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针对高三学生在限时作文中很少使用高中英语教材中词汇的情况,指出了造成高中课堂词汇教学效率低下的两个原因,并提出了两条建议,希望有助于改善高中词汇教学的现状,扩大高中学生的产出性词汇量。
  关键词: 产出性词汇 高中课堂词汇教学模式 单元话题作文
  近几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牛津版英语教材的使用,以及江苏高考的作用,高中英语教师越来越重视词汇教学。他们在词汇教学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词汇教学已成为高中课堂教学的主要部分。但是,效果如何呢?笔者一直对之表示怀疑,因为每每看学生在考试或练习中所生成的作文,都感到非常沮丧。不管什么作文,学生的用词似乎都是那么有限的几个。笔者不禁疑惑,课堂词汇教学究竟对高中生的产出性词汇在多大程度上产生了有益的影响?高中生的产出性词汇量究竟有多大?
  笔者调查了高三学生的书面产出性词汇量,随机收集了其所在学校2010届高三某班25位学生在第二学期连续8次考试或随堂练习中所作的作文,共计198篇,把这198篇作文输入电脑,对其中的词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三学生在历次作文中主要使用初中词汇,在8次作文中使用初中教材中词汇的平均比例高达90.19%,其中初一教材中的比例为80.19%,而所用高中教材中词汇的比例仅为5.81%。
  看到这些数据,笔者既觉得意料之中,又觉得意外。觉得意料之中是因为这个结果切实地证明了笔者这些年来对高中学生的产出性词汇量较为悲观的预测;觉得意外是因为笔者确实没料到学生使用高中教材中的词汇是如此之少。想到高中教师在词汇教学上所投入的精力和时间,这个数字真令人感到悲伤。但是,为什么付出和结果如此不一致?
  一、原因分析
  笔者仔细分析了高中的课堂词汇教学,觉得造成高中词汇教学高耗低效的原因有以下两个。
  第一,课堂词汇教学的模式存在问题。
  据笔者观察,大多数高中教师在课堂上是这样教授生词的:带领学生读生词表,在课文理解之后,挑选出部分单词,逐个讲解,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笔者认为这种词汇教学模式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脱离语境。学生可能只是暂时记住所授单词的中文释义,并不能切实理解其英文内涵,因而不能做到在不同的句子、语篇等语境内触景生“词”,就更谈不上学以致用、在写作中产出了。(二)思维性不够。在上述模式中,学生常常不需要开动脑筋、积极思考,只要把教师所提供的例句记到笔记本上就可以了。这样一来,词汇教学课堂完全没有思维性可言,虽然可以借助多媒体实施教学,但本质上还是教师讲、学生记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一堂课下来,教师讲得疲惫不堪,学生记得麻木无趣,因为学生没有思考、没有在真实、自然的语境中产出所授词汇的机会,学习效果其实微乎其微。
  第二,词汇的复现率低、可理解性输入不足,没有足够的输入就没有一定的产出。
  有研究表明词汇复现的频率越高,词汇就越容易被提取。所谓频率高就是人们接触这些词的机会多。对于外语学习者来说,要想在使用外语的时候减少词汇上的困难,必须经常接触外语词汇。各种不同的研究表明,学习者要真正把握一个词,就需要接触该词5至16次。可是,据笔者自身的经验和对他人的观察,高中学生接触教材中词汇的机会远达不到这么多次,这主要和我们使用的教材有关。现在使用的牛津版高中英语教材词汇量之大是前所未有的,教材中的话题十分广泛,很多词在课本里的复现率就很低,可能一本教材里就出现过一次。这就可能导致学生在学习每册教材时,都有很多很少接触过或者完全没有接触过的词汇。
  二、突破瓶颈的两点建议
  那么,如何才能改变这种状态,突破高中英语课堂词汇教学的瓶颈、提高词汇教学效率,从而扩大高中生的产出性词汇量呢?笔者认为高中英语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
  第一,教师在课堂讲解词汇时,应避免过度使用“语法翻译法”,加强词汇的产出性训练,架起学生的接受性词汇和产出性词汇之间的桥梁。
  比如,笔者前不久听了一堂词汇讲解课。该教师在课文中选择了release,arise,aim,aware,aggressive,overtake,consume,dismiss,apply和invitation十个词进行讲解,主要使用语法翻译法。该教师虽然讲得仔细,但是笔者感觉学生并没有充分理解这十个词,因为整个过程学生基本没有思考、也没有自主练习的机会,只是忙于记笔记,气氛非常沉闷。笔者认为如果该教师能够设置一些词汇的产出性练习,就可以大大促进学生对这些词汇的理解,有效地促成从接受性词汇到产出性词汇的转变。词汇自由产出训练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又切实使学生进入了积极思维状态,给予了学生产出词汇的机会。
  第二,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增加作文练习。
  笔者在对其研究数据——高三学生在第二学期连续8次考试或练习中所生成的198篇作文——进行分析时注意到一个可喜的倾向:随着作文练习的推进,学生在作文中所使用的高中教材中的词群(word family)数目在不断增长。数据表明,学生在前四篇作文中所用高一、高二、高三教材中词群数目的平均值分别为39.25,21.25和6;而学生在后四篇作文中所用高一、高二、高三教材中词群的数目的平均值就分别达到49.25,32.75和11.25,分别增长了10、11.5和5.25。这说明连续的作文写作结合教师的及时讲评(这8次作文都是考试作文或随堂练习作文,每篇都得到教师的及时批阅和讲评)是扩大学生产出性词汇的一个有效途径。
  三、结语
  本文针对高三学生在限时作文中很少使用高中英语教材中词汇的情况,指出了造成高中课堂词汇教学效益低下的两个原因,并提出了两条建议,希望有助于提高高中词汇教学的效率,扩大高中学生的产出性词汇量。笔者以为,只要教师积极探索、勇于实践,高三学生的产出性词汇量定能有所突破。
  参考文献:
  [1]石磊.中学英语产出性词汇教学中存在问题解析[J].海外英语,2010(11).
其他文献
摘 要: 现代社会对儿童教育日益重视,其中儿童双语教育,即中国儿童的英语教育开展得红红火火。不置可否,众多专家皆认为中国儿童的英语教育存在英语环境严重缺乏、语音标准化困难、母语控制强及“哑巴”英语等问题。这些问题正在挫伤儿童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使得很多儿童得不到很好的教育。中国正大规模推广一种新式的教学方式——“奥尔夫教学法”,该方式将枯燥的教育音乐化、情景化,能极大程度地激发儿童的潜能,开发儿
按Griffing模型Ⅱ双列杂交法分析了6个水稻品种穗充实度的遗传特性。结果表明:品种间杂交组合这一性状的杂种优势和特殊配合力大于亚种间杂交组合;广亲和品种参与下的亚种间
摘 要: 模糊语言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广泛存在于人类的言语交际中。合理使用模糊语言不仅无损于人类语言的有效交际,反而极大地增强了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和表现力。了解并掌握模糊语言及其语用功能对大学英语的教与学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模糊语言 语用功能 大学英语教学  1.引言  人们认为,好的语言表达首先要清新、准确。然而,实际生活中,无论是汉语、英语,乃至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存在一种自然
摘 要: 随着高等院校不断扩大本科招生,专升本的招生数量逐年上升。由于专升本学生在入学前后遵循不同的教学大纲,在语言学习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衔接问题,为了体现“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满足学生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专升本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提出了专升本分层分级教学模式的设想。  关键词: 专升本 大学英语分级教学 教学模式设想  一、引言  专科起点本科(简称专升本)
该文主要介绍机载可重构多机系统中处理模块设计所解决的系统中断、系统状态逻辑控制等问题,同时给出了模块的基本性能指标。
期刊
该文主要探讨包含有CPU、存储器、ASIC芯片的复杂的板级产品的综合模拟过程,并提出了一种CPU功能模型的建库方法,最后讨论了在实际模拟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摘 要: 高中英语教学与大学英语教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学生在高中阶段的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为在大学英语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和能力奠定了基础,两者相辅相成,一脉相承。通过对比分析《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和《大学英语课程要求》,发现在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模式、评估标准等方面形成了各自的体系,造成了资源的浪费,阻碍了学生提高英语水平和能力的进程。如何实现真正意义上从高中英语向大学英语的平稳过渡,实
摘 要: 作为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的一个分支,医学英语的掌握是医学生将来进行专业研究或工作的一项最基本技能。很多高校意识到医学英语是高等医学院校大学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是大学英语前期基础英语教学阶段的后续阶段,是基础英语学习和医学专业学习结合的应用提高阶段。然而全国范围内医学英语教学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显得枯燥乏味,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积极性的现象普遍存在,教
在用SP〈,2〉开关进行结点间互连的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中,引入可程控的结点间直通通信概念,相对于存储转发、虚拟旁通、蛀孔寻径和线路交换,系统性能均有进一步提高。该文对基于程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