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留级、退学生的初步调查与分析

来源 :高等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uniu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从一九八○年起,华中工学院加强了学生学籍管理,恢复了升留级制度。一九八○至一九八一学年度,全院留级的共二十五名,约占在校学生人数的千分之四;一九八一至一九八二学年度,全院留级的有二十三名,因有四门课程不及格而退学的有十一名,两者共计约占在校学生人数的千分之五。一九七七年,高等学校恢复了全国统考、择优录取的招生制度后,就一个学校来说,学生入学水平一般是相差不多的。但是,入学后不久,有的学生学习成绩明显下
其他文献
<正> 当前,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师队伍存在着各种不合理的结构。这种不合理的结构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如果不加以重视,不从现在起就采取有效措施,将会产生严重的后果。目前教师队伍的不合理结构,主要表现在:①年龄结构不合理,年龄老化现象比较严重。据去年有关部门统计,全国教授平均年龄为六十五岁,副教授为五十三点三岁,讲师为四十五岁,平均年龄较国外高十至十五岁。②职称比例不合理,高职称比例偏低。
<正> 我国每年有三十万大专毕业生走向工作岗位,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生力量。合理安排、使用好这支力量,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从一九五二年以来,我国大专毕业生便纳入国家统一分配计划,从而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对加强重点单位和边远地区的建设起了很大的作用。也就是说,对大专毕业生实行“统包统配”制度,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是有积极意义的。近几年来,我国的政治经济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改革,大专毕业生分配工作中出现了许多新问题:①商品经济发展后,各行各业迫切需要
<正> 在函授教学过程中,高等工科函授比文科函授具有更大的困难和更多的矛盾,其原因是工科函授直接指导的实践性教学活动太多。高等工科函授毕业设计是较困难和复杂的教学环节,对这一教学环节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有利于工科函授教学质量的提高。一、工科函授毕业设计工作的指导思想在工科函授毕业设计工作中,各院校根据自己的特点,结合函授生的实际情况,摸索了各自的一套经验和办法。尽管各院校函授毕业设计的形式和方法有所不同,但毕业设计的基本思想可大致概括为两种:
<正> 今年四月和七月间,我们就实行学分制问题到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进行了调查、学习。现将各校的一些主要做法和经验综述如下: 一、抓好思想发动工作是实行学分制的关键不管是已经实行了多年,目前正在进行完善工作的院校,还是正在积极筹备实行的院校,都把抓好师生员工的思想发动工作作为实行学分制的关键。浙江大学是国内理工院校中试行学分制最早的院校之一,尽管已实行多年,但至今仍发现在一些师生中存在着不完全一致的认识,学校用了一个学期时间进行
数学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可以区分出两个不同的层次:(1)仅限于列举出比较对象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2)依据异同处对比较对象做出总体评价,包括指明造成差异的可能原因。各国数学
<正> 高等院校是有各种不同特色、规模较大的复杂组织。虽然各学校的规模和任务各异,但其管理机构却比较相似,只是在提供活动的经费来源、管理所负责任和提供服务的范围等方面有所不同;而学校董事会成员、行政人员、教师、研究人员和后勤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则是各院校所共有的。本文旨在介绍为高等教育既定目标服务的最佳学校机构形式,并阐明主要行政人员的职责分工。
【正】 学习的人总是希望成功,做出不凡的事业,取得卓越的成就的。但是,怎样学习才能成功呢?我认为,有三个因素都非常重要,而且缺一不可,那就是理想、勤奋和方法。攀高峰要有
目的比较非洛地平缓释片与硝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方法选择门诊轻、中度高血压病人84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42例(男性30例,女性12例.年龄51&#177;7岁)用非洛地平
<正> 华中理工大学机械设计教学陈列室于1979年开始筹建,1982年上半年正式建成。几年来,它在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学改革等方面都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受到了学校和国家教委等有关方面负责同志的重视和鼓励,并于1983年荣获教学研究成果奖。本文拟结合机械设计教学陈列室的设置与改革实践,着重对现场教学在机械设计课程教学中的地位、作用以及与其它教学环节的相互关系等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正> 出现于战国时期的稷下学宫,在我国高等教育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对稷下学宫的历史演变及教育特点予以系统的思考,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实事求是地总结其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对我国当前的高教改革将有着现实的借鉴价值。稷下学宫创始的确切年代已难详考。一般认为稷下学宫创始于齐桓公田午,距今约2300年左右。所谓“稷下”是指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齐有稷门,齐之城西门也”(《太平寰宇记》),但根据考古发掘,稷门是齐都的南门,以城南的稷山得名。随着齐国各项改革措施的深入,由威王,宣王到湣王,稷下学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