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评价井安全钻井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iq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保障油藏评价井的安全快速施工,对评价井施工区块的特点及难点进行分析,提出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相应的钻井技术及对策,在保障钻井生产安全的前提下,提高了钻井效率,预防了各类工程事故复杂发生,达到了提高钻井速度,缩短建井周期的目的。
  
【关键词】评价井 异常高压 裂缝发育 固井技术
  
1 研究背景
  
2012年公司存在25口油藏评价井钻井任务,施工中存在以下难点,一是萨、葡油层存在异常高压层,易油气水侵;二是个别区块裂缝发育,易井漏;三是个别区块地层倾角大(最大8度),易井斜;四是目的层深度较深,定向井中靶难度大;五是长封评价井层间压差大,固井质量难以保证。因此开展油藏评价井安全钻井技术研究,对实现安全快速钻井,提高钻井速度,提高固井质量,减少工程事故及复杂情况,降低钻井成本,具有重大意义。
  
2 施工特点及难点分析
  
2.1 萨、葡油层存在异常高压层,易油气水侵
  
太22-1井萨、葡油层存在异常高压层,最高压力系数达到1.73(小层:S2-5),而下部扶余油层地层压力系数为1.20-1.25,为做好扶杨油层保护工作,制定本井下技术套管,封固上部已开发的萨尔图和葡萄花油层,实际技术套管下至1201m。钻井液密度采取了阶梯式设计方法,下技术套管前钻井液密度控制在1.73-1.78g/cm3,在下技术套管后井段的钻井施工中,钻井液密度控制在1.20-1.25g/cm3,达到良好的应用效果。
  
2.2 裂缝发育,易井漏
  
密闭取心井杏71-1井6月2日试取1筒(1487-1494m)起钻,通过岩心分析,发现该井在扶一组发育纵向裂缝,裂缝总长13m,裂缝倾角在85度到90度之间,缝宽3-5mm。这使在钻进过程中极易发生井漏,堵漏难度也相应加大。
  
2.3 地层倾角大,易井斜
  
统计30口评价井平均地层倾角4度,5度以上(含5度)的有8口井,最大地层倾角达到8度,由于地层倾角大,直井井斜难于控制,井身质量控制难度增大。
  
2.4 目的层深度较深,定向井中靶难度大
  
一是评价井井身质量要求严格,2000m定向井执行30m靶半径标准;二是评价井目的层深度在1800m左右,定向井控制段较长;三是定向井井底位移一般在150-300m之间,最大达到530m,由于下部地层倾角大,可钻性差,地层造斜力极强,方位、井斜自然漂移较大,井眼轨迹控制难度大。
  
2.5 长封评价井层间压差大,固井质量难以保证
  
根据25口评价井完井压力解释资料分析,层间压差平均为6.90MPa,最大达到了17MPa。长封井16口,封固段平均为1000m,最长的达到了1148m。由于层间压差大,防漏与压稳矛盾突出,封固段长,影响了水泥浆顶替效果,固井质量难以保证。
  
3 采取的钻井技术及对策
  
为了攻克上述评价井难点,结合精细地质分析,在钻完井施工中,我们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3.1 储层压力预测和调控技术
  
针对该区评价井开展了精细地质分析工作。首先对所在的区块形成整体认识,然后结合注水井降压情况和调控效果对单井进行压力预测,再利用注采比、砂体分布、套损井等分析异常高的形成原因及平面分布规律,结果细化到小层上,实现储层压力预测精细化,从而采用近平衡密度设计、阶梯式密度设计等更具针对性的方法。
  
3.2 随钻匹配堆积承压防漏堵漏技术
  
针对存在1-2mm垂直微裂缝的评价井,研究应用了随钻匹配堆积承压防漏堵漏技术,主要由沥青类防塌剂、粒径与裂缝匹配的非渗透封堵剂、随钻堵漏剂和HV-CMC等组成。该技术在钻进过程中能发生定量漏失,随着漏失在垂直微裂缝处架桥,软硬颗粒、大分子聚合物堆积封堵,最终形成承压带,边钻边堵,避免了大量漏失的发生,取得良好应用效果。3.3 复合钻井技术
  
针对地层倾角大(5-8度)和控制段长的评价井,使用0.75°弯螺杆钻具复合驱动钻井,具有很好的防斜效果,并在井斜变化较大时,能及时进行纠斜施工,避免起下钻操作,同时具有较大的井眼扩大率,可以保证井眼畅通。
  
3.4 优化井身结构和钻具组合
  
采用阶梯式井眼,直井在上部地层使用220mm钻头,下部使用215mm钻头钻进,保证上部地层的井眼通畅,利于岩屑上返;定向井直井段和定向段使用220mm钻头,稳斜段使用215mm钻头钻进,保证上部地层的井眼通畅和较小的井眼曲率。
  
直井优选螺旋钻铤和210mm可扣吊卡式方接頭,可以减少接单根时间,利于岩屑的返出,预防泥包钻具。定向井根据区块造斜规律,优化钻具结构,采用1+1+短钻铤的钻具组合,减小方位、井斜自然漂移。
  
3.5 优化造斜点深度
  
设计时尽可能下压造斜点,缩短稳斜段,提高中靶率;同时掌握下部地层方位、井斜自然漂移规律,定向时预先进行调整,达到靠自然造斜中靶的目的,减少了起下钻次数。
  
3.6 优化固井技术措施
  
(1)使用双密度水泥浆体系,保证防漏施工,同时调整双密度水泥浆注入次序,将低密度水泥浆注入在下部地层;提高前期水泥浆的密度(在1.97以上)。
  
(2)增大前置隔离液的用量(200m)以上。
  
(3)长封井固井施工时,由于顶替压力高,考虑施工安全,难以保证紊流顶替,故采取塞流顶替,效果明显。4 钻井完成情况及应用效果
  
2012年公司完成油藏评价井25口,总进尺45017米,平均井深1800.68米,平均机械钻速21.01米/小时,平均建井周期13.31天,井身质量合格率100%,固井优质率70.83%,固井合格率100%,其中定向井4口,密闭取心井1口,取心进尺175.33m,岩心长174.88m,取心收获率99.74%,密闭率97.10%。在保证钻井生产安全前提下,提高了钻井效率,减少了工程事故复杂发生,提高了钻井速度,缩短了建井周期。
  
5 结论
  
2012年公司进一步加强生产组织,强化队伍建设,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提高新技术应用水平,实现了钻完井技术的持续提速、提质、提效,为油藏评价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 万仁薄.现代完井工程[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0-05
  
[2] 刘大民,等.现代固井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10
其他文献
黑龙江省地方志办公室文件黑志办发〔2011〕11号各市(地)地方志办公室,省(中)直各单位地方志办公室: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颁布实施以来,各级地方志工
摘 要:教师的专业素养,不仅包括了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师在心理学、教育学,以及学生管理方面的知识研究,还包括了教师的各方面知识和技能的积累。当然,还有教师对教育的理解,教师在教育中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觉悟。本文从中学信息技术这一学科出发,以此为基础,进行有关教师专业素养的研究。  关键词:中学信息技术;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专业素养,是教师在就职前,以及整个就职的过程中,要求一直进行学习和提升的能力
摘 要: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特殊教育学校的校园文化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论是在促进学校自身建设的发展还是培养人才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特殊教育;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校园文化建设,
目的:阐明藏黄牛、牦牛、中国荷斯坦牛β-乳球蛋白(β-Lg)遗传变异体在乳中表达差异的分子基础.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确定乳中β-Lg遗传变异体及其相对表达量,然后利
【摘要】吉H1井是浙江油田公司在苏北探区第一口重要侧钻水平预探井,属于苏北盆地东台坳陷海安凹陷曲塘次凹马家庄南岩性圈闭。本文根据吉H1井的工程概况,在Ф114.3mm小间隙尾管固井过程中,通过分析固井难点、采取有效的固井技术措施、集成现场应用,经电测显示水平段固井质量良好,形成相应的小间隙水平预探井尾管固井技术。   【关键词】苏北探区 小井眼 小间隙 水平井 尾管固井 固井质量   1 工程简况
《资本论》在研究资本运动的同时,也全面地研究资本家的经济行为,揭示这些行为的特征.马克思既从总体上来评价这些特征,也分别从一般过程和特殊过程的角度来分析它的特征.
前言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代的结束,取而代之的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国家的各项经济内容均发生很大的变化,而相适应的配套政策、制度等不能很快出台,行业
摘要:经济和文化处在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体中。要全面看待经济和文化的必然联系,经济发展可以促进文化繁荣,文化繁荣也可以带动经济腾飞。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则可以有力促进现代化建设,如果偏废其一则不利于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在群众文化建设中必须戒除“重经轻文”现象的发生,要努力打造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工程,为民族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关键词:群众文化 建设 “重经轻文”  一、群众文
崔峦老师曾经说过:“在小学的阅读教学中,对于景美、情深的课文,教师要重视创设情境,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入境入情,在陶情冶性的同时,品味生动、形象的语言。”细细品读、认真思考,我也深有同感。语文不是无情物,它本身栖息着浪漫和诗意,作者情谊的表达就隐匿于语言文字的深处。语文教学要让情感流淌,让课堂充溢浓浓的人文情怀。  下面是我校马老师的教学几个片段,听后,我感受颇深。  片段一  师:上节课,我们已经知
期刊
在激烈的高等教育发展环境中,民办高校想要让自己脱颖而出,在生源数量方面占据较大优势,就必须适应教育行业的要求,将内涵建设作为民办高校的基础,增强品牌号召力,并构建出相应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