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学生在此阶段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加以合理利用,那么其数学成绩便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非常大的提高。数学离不开完善的逻辑思维和丰富的创造与想象能力,教师优秀的教学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拓宽学生的思维及视野,使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一定的锻炼。对此,创新思维是学生必须具备的一种学习思维方式,更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数学思想意识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新思维
   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活跃学生的思维意识,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创新意识,从而使现今的教学质量得以提高。
   一、改变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
   高中时期,每一位学生与教师的共同目标皆是奋战高考,为高考争分夺秒,在如此压抑的氛围下,教育性质渐渐偏向仅以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主要标准。在此种环境下,学生的压力只会与日俱增,学习思维也会逐渐固化。虽然学生的学习能力会有一定的提高,但却严重限制了学生的活跃性思维,使学生在学习中只会感觉更加枯燥。
   为了缓解此种不利情形,教师可以在讲解题目的过程中,为学生多讲解一些新奇的解题思路,或是引入一些创新类题目,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例如,教师在讲解求取值范围的题目时,可以先让学生对题目所给出的式子进行深刻记忆,再通过对式子化简的方式得到题目要求算出的值。在一道题中:“抛物线y2=4x任意一点P,点C(a,0)皆满足PC≥a,求a的取值范围。”对于此题,教师可先设P点的坐标为(2/4,y0),再通过已知条件得出y20(y20 16-8a)≥0,最后算出a≤2[1]。在解答此题时,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观察力和类比能力,若学生依然通过传统视角去看待此类题目,那么其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思维便很容易受到禁锢,从而无法正确解答题目。
   二、提升学生自信,完善学习环境
   创新思维是独立于每一名学生的思维方式,它能够使学生对某个知识产生自有的特别理解,从而迸发出更多新奇的点子。不少高中数学教师,因常年教学,其知识体系已经固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无法真正引入新奇的解题思路为学生进行讲解。但学生与教师不同,其在学习知识时均为第一次接触,因而其脑海中对知识的认知有多种不同的形式。若教师能够在教学中鼓励学生通过自己思考独立对所学内容进行学习与认知,那么学生的创新思维便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以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为学生提供更多表达自己想法与思维的机会,不管是进入新一阶段的学习,还是继续巩固以往所学的知识,都可使学生大胆讲解自己的思维形式与解题方式,如此,学生的独立思维便能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例如,在求三角形边长的题目中,大部分学生皆会利用正余弦定理,通过方程组来进行解题,此种方式虽然足够稳妥,但耗費了学生大量的时间[2]。如果学生能够通过题目联想到几何知识,通过几何方式去解决问题,那么题目便会被轻易简化,学生便能很快地算出题目的正确答案。
   三、使创新思维为学生服务
   创新思维在辅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同时,更能使学生拥有更快速的反应能力。在很多情况下,创新思维方式不仅能节约解题时间,还能创造出更多简易的解题方式。因此,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创新思维是其必须进行锻炼及增强的一种思维方式。教师在侧重增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同时,也应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转变,摒弃以往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形式,将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自主思考的空间,教师则可在学生提出自身想法的同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肯定学生正确的地方,最后再与学生共同讨论与研究,如此一来,学生在学习中便会充满乐趣,教学氛围也会更加活跃。而学生在进行独立思考以及与老师讨论的过程中,也能够意识到创新思维给自己学习带来的帮助与便利,那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便能更大化地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去探索数学学习的奥秘。
   四、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时期,创新思维是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必不可少的一种思维形式,其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开阔学生的学习视野,使学生对数学学习更加充满兴趣。教师在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时,应切实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计划,让学生在课堂中独立思考、畅所欲言,如此一来,学生的数学能力才能得到真正的提升。此外,教师不应再被传统教学形式所束缚,而是应将学生的利益看作自己的利益,对问题进行创新式讲解,从而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真正受益。
   参考文献:
   [1]王秀芳.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探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5):44.
   [2]谢玉萍.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知识窗(教师版),2020(10).
其他文献
摘 要: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的重要方式,是激发学生对知识自主探究、强化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教学途径。但目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低效现象仍较为严重,难以发挥实验教学作用,尤其化学实验课程的单调性、讲解性较强,使学生对化学实验参与不足,不利于对其思维进行训练与引导,导致学生创新、实践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化学实验;趣味性与有效性;现状分析;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是加强化
摘 要:高中化学教学内容多,教学难度大,提问教学是让学生掌握新知识、提升课堂效率的有效方法。为了提升高中化学的教学效率,教师必须加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合理开展提问设计,引导学生思考,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课堂提问;教学引导   课堂提问是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关键环节,通过提问,教师能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学习,是有效的课堂教学手
摘 要: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进,使教师把小组合作学习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其根本目的是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有很多好处,一方面能调动高中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之间交流学习方法、心得,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实效性。根据高中生的学习情况、思想政治学科的知识内容以及笔者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明确学习目標、激发学习兴趣、注重学习交流等策略,从而有效提高高中思
摘 要: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能力、综合思维三方面,在国家教育要求“五项全能”共同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为了保证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学习科目越来越多,尤其是高中阶段。作为高中阶段的选考科目,地理学科也有较强的竞争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一、现阶段高中地理教学现状分析   1.学生采用被动式学习模式,欠缺主观能动性   多年来,我国教育沿用师教生学的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因此,高中英语教师更加应该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读后续写,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帮助学生增强英语表达能力,增加英语阅读量。   关键词:英语学习活动观;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探究   一、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的现状   我国在推进高考改革的过程中,采取了简单试点的形
摘 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学习语文时,更少不了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注重传统文化教学,才能促进学生以后的发展。与此同时,新课标中也指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在这一背景下,教师要重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学生的文化品格。   关键词:高中语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策略   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国际地位也在不断提高,对社会发
摘 要:高中物理教师在开展力学知识点教学活动时科学融入生活情境,既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力学知识的印象和理解,又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和质量。首先阐述高中物理力学知识的教学现状,其次提出高中物理力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融入举措,最后做出总结。   关键词:高中物理;力学知识点;生活情境;主要举措   力学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不但知识点复杂而且难度较高,需要教师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学活动。高
摘 要:聋生是听觉或语言存在障碍的特殊群体,其在身体方面的缺陷对他们的各类社会活动造成了限制,久而久之,便导致了他们与正常人相比在道德意识方面存在欠缺,而如何提高聋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性已然成为当今社会各阶层普遍关注的问题。以马克思辩证原理为依据对聋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进行探究,以此为聋生教育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聋生;思想品德教育;有效性;普遍性;特殊性   就本质而言,聋生与
摘 要:由于社會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数学教育的重要性。与其他课程不同的是,数学更具有学术性与逻辑性,数学教学的每个时期都非常重要,而高中数学难度系数更高,随着时间的推移,两极分化现象也成为高中数学阶段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还存在诸多不足。   关键词:高中数学;学习效率;影响因素;对策   一、影响高中数学学习效率的因素   1.学
摘 要:让学生学好英语学科固然重要,但是通过英语学科教学让更多的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实践中促进学生的德育素养提升,是新课程背景下英语学科教学中德育功能的又一具体要求,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英语;德育;影视;培养;情感   英语课程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教会学生使用一种语言,教会学生应试技巧,英语教师更应该在这门课程中结合德育,和其他科目共同努力,在提高英语教学成绩的同时,进一步挖掘高中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