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体育技术课程师资的哲学精神思考

来源 :体育时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xybow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8-000-01
  摘 要 通过分析体育技术课程师资及其教学与体育哲学精神的关系,研究了在培养体育技术课程师资体育哲学精神的重要性。指出体育技术课程师资的体育哲学精神培养对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应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培养。
  关键词 哲学精神 体育 体育技术课程师资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正处在由量的迅速扩张转入到质的全面提升阶段。体育技术课程教师的教学面临着要大力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及实施创新性教育的重任。为承担好这一重任,体育技术课程教师既需要较好的理论功底和技能,同时还需要掌握能有效提升这种理论与技能的体育哲学精神。为了全方位的促进体育课程教学和有利于开展创新性教育,转变这种“高原状态”,国内体育学界及一些重点院校已在培养开发师资的体育哲学精神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一些相关的体育哲学的科研活动正在进行,而且陆续取得了一些成果。在地方高校,体育师资的体育哲学精神的培养还正处于酝酿、创始阶段,相关学科、师资、资料等条件也普遍比较缺乏,我们这种落后并不说明这种研究不重要,而恰恰表明我们需要结合实际来研究对教师的体育哲学精神的启蒙、培养与塑造,需要用这种精神来提升体育教学水平。我们现在的研究正是要在这个方面做出一个好的改革尝试,以便为较多高校体育师资的体育哲学精神培养提供理性、方法和具体经验方面的参考。
  一、体育技术课程师资体育哲学精神问题的现状
  大学体育技术课程教师的工作特点表现在教学任务的多样性和教学过程的动态性上。教师不但向学生传授各项目的知识、技术和技能,而且还要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技术课程教师要完成教学、训练、科研任务,不仅要具备本学科专业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而且还应具备各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知识。当前,体育技术课程教师在体育技术课程教学中普遍缺少体育哲学精神的渗透,缺乏通过哲学的思维,缺乏使技术与哲学相结合,难以使自己的思维跳出原有的模式或框框,从一个新的理论角度去考察教育技术,难以对技术课程的内涵和本质得出一些新的、更加深刻的认识。难以抽象概括出对象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把体育的具体实践升华到哲学的理论高度,成为指导学生体育运动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因此,培养的学生往往对技术课程知识与技能只知其表面,不知或难懂其中的本质,难以醒悟其中的哲理和美感,难以普遍性地创新体育理论与技术——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源于体育技术课程师资普遍缺失体育视野中的一种哲学精神。如何培养他们的哲学精神境界,成为提高大学体育技术课程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
  二、体育技术课程师资缺乏体育哲学精神的原因分析
  体育哲学精神,作为社会个体从自我生命感性出发对世界永无止息的批判、否定、超越以及追求与探索精神,则应是体育教师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原因造成体育技术课程教师在体育技术课程教学中普遍缺少体育哲学精神呢?不外乎下面几种:
  首先,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人们普遍都强调眼前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利益,哲学显然没有直接显见的功利预期。在体育战线上也出现了单纯“就体育论体育”和单纯抓金牌的倾向。出现了只重视金牌的倾向,不重视思想、作风的培养与锻炼。就造成了不论是社会上还是体育战线内部,认为体育的主要任务就是拿金牌、夺冠军的看法。现在.专业性的哲学教育已经成为门可罗雀的冷门,普及性的哲学教育则沦为一种形式和过场,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和反省。
  其次,体育技术课程教师自身的因素。原因在于一是在基础教育中片面追求升学率,忽略了哲学素质的培养,这种应试教育导致学生客观上没有时间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主观上迫使学生看重专项训练成绩和文化课的学习,腾不出时间学习其它的知识。二是在体育院校重视专业知识的传授,轻视文化素质的培养,对哲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毕业后又主要从事技术课程的教学,加上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部分体育教师在工作中只论现象而不论本质的现象比较普遍,同时体育技术课程教师普遍对理论学习的动力不足,对体育哲学精神重视不够,这也是造成当前体育技术课程教师缺乏体育哲学精神重要因素之一。
  三、培养体育技术课程师资体育哲学精神的对策与建议
  (一)转变观念
  哲学精神不能给予人们安身立业的傍身之技,但通过掌握正确思维方法能使每个人走向成功。只有通过哲学精神的导引与哲学反思,才能较好地解决科学文化知识与人文文化知识的整合互动问题,并能够促使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会。
  (二)纠正方法方面的形而上学
  要反对和纠正“就体育论体育”的观点。体育不是孤立的,体育属于大文化范畴,要从政治的、哲学的、文化的高度来认识体育。在体育改革和发展中,体育与经济、政治、哲学、文化、科技、教育、法律等方面的发展紧密相连。我们要在体育技术课程师资培养中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做指导。强化其哲学精神培养。要求体育技术课程师资学习哲学、运用哲学指导、解决工作中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正确处理体育工作中的各种复杂关系,才能做好体育工作。
  (三)加强队伍建设
  后备人才的培养是加强体育技术课程师资哲学精神培养发展中一项重要的工作,要按照老中青三结合原则审视、构建我国体育哲学科研队伍,后备人才的培养已刻不容缓。培养一支数量可观、年富力强、思想道德和文化素质兼备的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战斗力的相对稳定的体育师资队伍,是面向2l世纪体育研究发展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 翟振明.哲学的内在精神[J].学习与探索.2005.4.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8-000-02  摘 要 提高中学生体育参与的坚持性是体育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现在中学生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使他们树立终身参与体育活动的思想。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合理有效的目标设置,加强学校体育设施建设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使学生自觉参与体育活动。  关键词 中学生 体
中图分类号:G8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8-000-02  摘 要 艺术表现力是啦啦操比赛制胜的关键因素,也是非专业啦啦操运动员需要着重训练的竞技能力。本文通过参考专家学者的比赛教学经验并结合实际,认为舞蹈、音乐、表演能力、心理素质是影响非专业运动员艺术表现力的重要因素,应着重进行系统训练。  关键词 非专业啦啦操运动员 艺术表现力 影响因素  啦啦操在我国是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尤其是最近几年,我国城市郊区土地被征用的面积在扩大,为此,因征地而被迫迁移的农民群体范围也在扩大。虽然在拆迁的过程中,政府等有关部
今年外贸形势难容乐观,但仍有许多亮点。1月中旬,海关总署公布了2014年进出口数据,尽管早有预期,但增速之低还是让很多人吃惊。2014年,我国进出口总值26.43万亿元(以人民币计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8-000-01  摘 要 现今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体育兴趣,提高学生体育兴趣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发挥着巨大作用。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往往就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因此,体育教师依靠创新,发展自己,要有坚忍不拔、百折不挠的意志力,优美的示范,给学生以积极的影响,直接潜移默化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端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8-000-01  摘 要 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这样描述情感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价值和意义的:“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8-000-01  摘 要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心理品质,本文介绍了在高校体育课程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的优势,指出了高校体育教学德育渗透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德育教育  高校是培养我国社会广义接班人的一个重要陆地,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不但要有丰富的知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8-000-01  摘 要 现今的高中体育教学中出现叛逆行为的学生日益渐多,越来越难以管教,而其所表现出来的事情也越来越超出我们的预想和承受能力,我们找到消除叛逆行为的对策,维护学生的自尊心,避免或消除体育课上可能出现的各种叛逆行为,给学生构建一个和谐高效的体育教学课堂。  关键词 高中体育教学 叛逆行为 成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87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8-000-01  摘 要 体育运动作为一项竞技性的活动,如何使运动员在竞赛中发挥最佳水平,取得最佳成绩,应该从心理学、生理学、物理学、力学等各类学科中进行研究,其中心理学直接联系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发挥,射击运动是一项技术精确、程度要求很高的运动项目,运动员在比赛时心理的起伏,更是对比赛的结果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而认知训练
[摘要]《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体育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实施开放式课堂教学,就是要打破传统的体育教学框架,将学生从被动学习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开放的教学活动中得到主动发展。  [关键词]氛围;内容;目标;方法;评价  在传统式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按照教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