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

来源 :新校园·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515257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育,是小学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美育具有不可替代的独特地位和重要作用。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我们应抓住语文教材中美的因素,在课堂教学中带领学生感受美,体验美,欣赏美,创造美,训练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笔者积累了一些关于美育的浅薄经验,现总结如下,以就教于大方之家。
  
  一、创设情境感受美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情感丰富的记叙文。但由于作者、学生与文本三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学生对文本不能建立恰当的期待视野。如果教师不能身临其境,进入角色,只作为旁观者,做一般的叙述,学生就不容易感受到文本的艺术魅力。因此,教师要身临其境,和作品息息相通,挖掘出文本中的审美点和艺术特质,然后发挥教师的情感去激发、感染学生,引导学生感受文本美的氛围。为此,教师可通过创设意境,渲染气氛,看图描述,配乐朗诵等多种艺术手段,以情动情,使语文教学达到一个更完美的境界。
  如教学《荷花》一课,笔者首先用杨万里的《小池》和荷花图片做成多媒体课件,然后配乐朗读课文,接着用生动的语言对图画进行了整体描绘,最后让学生表情朗读、口述等,将学生带人课文所描述的意境中去。正如学生口述中所说:他们仿佛闻到了荷花的香味,看到了亭亭玉立、千姿百态的荷花形象,自己也好像变成了一朵洁白、美丽的荷花。在情境的创设和生成过程中。学生得到了一次真正的美的享受。
  
  二、推敲词句品味美
  
  “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小学语文教材中文学性的课文,无论哪种教材,其语言都各具特色。诗用字精炼传神,散文句式优美多样,小说对话富有个性。教学时,只要细细品鉴,便会品味出美来。
  如《荔枝》一课,描写母亲第一次吃荔枝时,“妈妈用筋脉突兀的手不停地抚摸着荔枝,然后用小拇指甲盖划破荔枝皮,小心翼翼地剥开皮又不让皮掉下,手心托着荔枝,像是托着一只刚刚啄破蛋壳的小鸡,那样爱怜的望着,舍不得吞下……”引导学生抓住“不停地抚摸”、“划破”、“小心翼翼”、“托着”、“舍不得”等词语,体会母亲对荔枝的一种无比的喜爱,然而就是这么喜欢的东西,母亲都舍不得吃。母亲对儿孙的深厚的爱纤毫毕现,同时唤起了学生自己关爱父母的心,受到了来自心底深处的一种浓浓的亲情美的感动。
  
  三、表情诵读体验美
  
  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便是读书声。在琅琅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交流,进入作者所描绘的世界。在琅琅书声中,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和再现作品的情思美感,还能感受朗读带来的快乐,以及将自己的感受和对文本的真切体验融入自己的朗读。
  如《观潮》一课,教学重点是“观潮之时”。笔者首先让学生体会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读自己喜欢的句子,给学生自悟的机会和空间。接着指名读、评议、复读,让读得不好的学生再读。然后,教师范读,让学生看着教师读,注意教师读时的眼神、体态、手势的变化等。最后,让学生模仿观潮的沸腾人群,跳着、叫着、挥舞着手进行朗读。这样引导学生反复地、有感情地朗读,使他们置身于其中,充分感受潮来之时“浩浩荡荡”、“人群鼎沸”、“山崩地裂”的壮观场面。
  
  四、观察习作创造美
  
  阅读能训练学生对美的吸收和感悟能力,写作则训练学生对身边美的表达能力。由于小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力和敏感性不强,缺乏鉴别能力,有时往往见丑事容易,见美难,甚至美丑不分。因此,对于语文教学中学生美的创造——作文来说,观察是前提。用审美的眼光来观察,灿烂的阳光、和煦的春风是美,鲜艳的花朵是美,肥沃的土地也是美……只要教师引导学生敏锐地去发现美、捕捉美,就能不断丰富学生的审美经验,促进美的创造。
  总之,审美教育既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客观要求,审美教育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
  以上是笔者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渗透的初步尝试,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笔者还会不断地探索、发现。
其他文献
12月28日,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和中国电池工业协会主办、阜阳市政府和界首市政府承办的第三届中国再生铅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界首市举行。来自工业信息化部、环
6 加工工艺路线如果看一看高度原纤化Ly-ocell织物的加工过程,首先会注意到其加工步骤的繁复性和高昂的费用.另一个麻烦是擦伤痕迹问题,它将会导致很高的产品降等率.疵点批的
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的课程整合,为学生营造了一个网络化的学习环境。教学中如果能有效结合信息技术使之为小学数学教学服务,就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有利于丰富表象,化繁为简,化难为易,更能有效的促进学生学习,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激发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学习成功的秘诀。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技术辅助教学可以集图画、文
摘 要 机电控制技术课程实践教学是培养机械类学生机电控制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构建多层次、模块化的实践教学内容新体系,进行实践教学内容调整,探索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方法、混合式教学手段和实践教学网络平台的运用,形成多元化的实践教学综合考核方式,取得良好的实践教学效果。  关键词 机械类专业;机电控制技术;实践教学;开放实验室;CAI课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采用实验法、问卷调查与数理统计法,在民办独立院校的网球教学中创建了"俱乐部制"教学模式,并与传统的"三基型"教学模式进行实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俱乐部制"体育教学模式在提高大
1995年世界范围内的转移印花市场只占整个纺织品印花市场份额的5%,并且在近期内似乎还没有能获得更多的市场占有率的机会。但如果在天然纤维上能够实现转移印花,那么情况就会
1.引言 生态学现今是欧洲纺织品印花业中的头号主题,并且也是众多出版物、研究和开发工作的选题。其中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废气和废水负荷。尤其重
Bssofil是BASF公司以密胺树脂为基础合成的一种新型合成纤维,其特点是高耐热、阻燃和优良的绝缘性能。因此这种纤维,已经从织物或非织造布形式广泛地用于高效绝热、阻燃和航
2009年铜市上演牛市行情,流动性泛滥是主要的幕后推手,随着中国针对通胀预期的货币政策调整,港元兑美元上涨以及A股市场调整证明热钱逐渐从中国资本市场流出,而且预期美国经济二
摘 要 主要阐述如何利用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指导做课件,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优化。涉及对三种学习理论观点和组成相关理论的介绍,以及各学习理论支持课件制作的原理的解释、分析,对教师制作课件具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课件制作;STEAM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