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泉逸出气体观测在长白山火山活动研究中的应用

来源 :东北地震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junfeng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回顾了流体地球化学方法在活动火山监测中的历史,重点分析了长白山火山监测站温泉逸出气体成分变化与火山活动的对应关系,得出了无论是同位素地球化学方法还是常规的温泉逸出气体检测方法,观测结果都很好地对应了火山及火山地震的活动,可以在火山喷发预报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十五前兆台网改造完成并投入运行后,随着监测司关于运行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的相继出台,辽宁前兆台网管理体系逐步完善。本文阐述了当前辽宁省地震前兆台网的总体运行、管理、维护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应用地震学方法,详细讨论了鹤岗矿震活动与区域天然地震的联系和区别。认为在东北地区第五个地震活跃期的影响下,在区域应力场和矿区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鹤岗矿震活动明显增强。
对昆仑山8.1级地震前锦州地震台体应变异常变化作了初步的分析与探讨,认为大震前应力变化存在一个“渐变-大变-减变-平静-发展”的过程。
本文对朝阳地震台公皋井地下流体数字化资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如何将这些观测资料应用于地震预报进行了探讨。
本文论述了长春地磁台天文方位角的测量方法、原理及测量结果,同时做了测量精度估计,通过计算方位角理论最大误差为3.7″,实际观测最大误差为2.5″,能满足地磁偏角6″的精度要求
本文根据经典的火灾蔓延模型,完成计算机火灾模型化和模拟技术的研究。首先分析地震次生火灾因素,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其次使用Mapinfo公司的MapX控件开发了软件,最后以鞍山市为
本文基于美国NGA项目的地震动衰减关系,运用胡聿贤院士提出的转换方法得到了我国东部地区基岩峰值加速度以及5%阻尼比、周期0.01秒到10秒的加速度反应谱衰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