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皋井地下流体数字化观测资料应用的思考与探讨

来源 :东北地震研究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Final_belie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朝阳地震台公皋井地下流体数字化资料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如何将这些观测资料应用于地震预报进行了探讨。
其他文献
对2003年北黄海5.1级地震的地震活动背景、地震序列、震中周围中小地震活动图像及地震学参数等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该次地震为前-主-余型,经历了一个活跃-平静-发震的过程;地震前震中附近出现了孕震空区和一些地震活动性参数异常。
本文总结了铁岭地震台数字化形变观测数据预处理的方法和经验。
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为确保数字地震资料震相分析的准确性,基于MATLAB GUI设计了可视化滤波器。实现相应的数字低通、高通、带通、带阻滤波器,界面友好,具有可实用性。半年来,该滤波器在加格达奇地震台利用率高,发挥了较大作用。
对五大连池火山区内主要露头泉点氦同位素进行了测定,根据检测结果对该区火山活动性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提出了对该火山区幔源气体运移和释放机制的认识。
本文对聊古Ⅰ井气氡的日均值、整点值和离散程度等进行了处理和分析,发现在2006年4月9日河南濮阳4.6级地震前有显著的异常变化。综合分析认为,气氡的异常属于短期、场兆异常
本文对高七井水温自1997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的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在2008年11月3日海城ML4.3级地震前有显著的异常变化。综合分析认为,高七井水温前兆异常属于短期、临震异常,同以往的震例相似。
十五前兆台网改造完成并投入运行后,随着监测司关于运行管理各项规章制度的相继出台,辽宁前兆台网管理体系逐步完善。本文阐述了当前辽宁省地震前兆台网的总体运行、管理、维护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应用地震学方法,详细讨论了鹤岗矿震活动与区域天然地震的联系和区别。认为在东北地区第五个地震活跃期的影响下,在区域应力场和矿区构造应力场的作用下,鹤岗矿震活动明显增强。
<正>~~
期刊
对昆仑山8.1级地震前锦州地震台体应变异常变化作了初步的分析与探讨,认为大震前应力变化存在一个“渐变-大变-减变-平静-发展”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