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带状疱疹与卒中风险增高有关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anlu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北医科大学的Ho等对无卒中史的658例眼部带状疱疹患者和1974例对照者进行了研究,1年后随访时发现,8.1%的带状疱疹患者和1.7%的无带状疱疹者发生卒中,带状疱疹患者的卒中风险为对照者的4.5倍。无论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

其他文献
2009年4月第5届西部神经内科卒中介入会议(WSIC)在重庆成功召开后,在西部广大神经内科脑血管病工作者的辛勤工作和不懈努力下,脑血管病血管内诊断及治疗水平有了可喜的进步,血管内介入诊断及治疗已逐渐成为神经内科脑血管病的重要诊疗手段。其中,急性脑血栓的介入超选溶栓、颅内外脑动脉狭窄的血管成形支架置人术开辟了神经内科脑血管病治疗学的一个全新领域。
针刺是一种风险较低的治疗方法,据说对卒中后康复有效。为了全面评价针刺在卒中后康复中的疗效,加拿大多伦多自然疗法学院的Wu等对卒中后康复针刺治疗的所有随机临床试验进行了一项系统评价和汇总分析。
卒中是一种常见的严重疾病,仅在美国每年就有约795000人发病。在全世界范围内,卒中是死亡和残疾的首位病因。
西洛他唑是一种在血小板和血管内皮中抑制磷酸二酯酶Ⅲ的抗血小板药。以往西洛他唑预防脑血管事件的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好坏参半。日本东京女子医科大学医学院神经内科的Uchiyama等进行了一项系统评价和随机临床试验的汇总分析,以确定西洛他唑对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性疾病患者的脑血管、心血管和所有血管事件以及所有主要出血事件的影响。
尽管公布了随机试验和共识指南,但医生的处方模式仍然改变缓慢。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霍奇基斯脑研究所的Menon等研究了氯吡格雷用于高危患者动脉粥样硬化((Management of Atherothrombosis With Clopidogrel in High—Risk Patients,MATCH)试验对参加跟着指南走(Get With The Guidelines,GWTG)—— 卒中计划的医
目的探讨重金属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分析A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重金属含量的关系。方法纳入50例AD患者、20例VaD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者,AD患者按临床痴呆分级量表(Clinical Dementia Rating,CDR)分为轻度痴呆组(CDR=1分)和中重度痴呆组(CDR:
目前,有关发生他汀相关性肌痛(statin—associated myalgia,SAM)患者的高脂血症治疗尚未达成共识。不少不能耐受他汀类药物的患者使用其他降脂疗法,包括红曲。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的Halbert等进行了一项社区人群研究,在因肌痛不能耐受其他他汀类药物的患者中对红曲与普伐他汀的耐受性进行了比较。
长期抗血小板治疗可降低缺血性卒中后的复发风险。然而,阿司匹林+双嘧达莫或氯吡格雷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相对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确。
细胞凋亡为脑缺血时细胞死亡的重要形式之一.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3 kinase,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serine/threonine kinase,Akt)为重要的细胞存活信号通路,c-Jun氨基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JNK)为重要的促进细胞凋亡信号通路.这两大通路转导信号的动态平衡维持着生理状态下的细胞生存与凋亡
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神经病理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承办的神经、肌肉、皮肤病理诊断新进展学习班将在2011年4月2710日举行。目的旨在规范周围神经和肌肉病理的常规染色技术,提高对疑难病理的判读水平,介绍和推进新诊断技术的应用,包括肌肉超声、免疫组化、蛋白检测以及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本学习班特别邀请德国知名病理学专家Goebel教授和数位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现场授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