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思维起点,精心设计板块问题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se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思维是数学教学的灵魂。数学教学活动的核心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数学新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学生的思维往往从问题开始。对学生来说,问题是引发认知冲突的条件。对教师来说,问题是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手段。课堂问题的设计一方面依赖于教材,另一方面取决于学生。问题设计合理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教师设计问题时应多关注学生的思维起点,有效引导学生层层深入思考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学生学会思考,发展思维能力。下面我就在新课程理念下研究活动课上如何关注学生思维起点,精心设计板块问题,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
  一、以实践操作作为问题切入的起点
  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提出:“学习活动的最好方法是做”的教育思想。寓学于“做”,“做”中有学,这样,学生才能学得主动,学得有趣,才能把动手与益智做到有效结合。在活动课中,教师应立足教学目标,从学生的知识需要及兴趣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一系列操作暴露学生的原始思维,根据学生的思维水平精心设计问题,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
  案例1:以九上《折纸与证明》为例,折纸是学生熟悉的一项活动,教师结合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活动经验,从学生熟悉的操作入手,由浅入深,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比如一开始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操作了解学生的思维水平。
  操作1:你能折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吗?
  操作2:你能折矩形对角线的垂直平分线吗?
  操作3:你能折一个角的平分线吗?
  操作4:你能用一张矩形纸片折一个正方形吗?
  上述几步操作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也可以了解到学生的思维现状。根据学生的操作情况可以设计如下问题:
  问题1:以上操作你利用到哪些数学知识?
  问题2:你能说明你这样折叠出来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吗?
  通过上述问题可以让学生在趣味操作中回顾相关知识,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还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以學生现有知识与经验作为问题设计的切入点
  数学这门学科有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在教学中联系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旧知识引出新知识是一种很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新旧知识的异同点类比设计学生学习起点进行教学,既省时又省力,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
  案例2:以八上《等腰梯形的轴对称性》为例,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入手类比得到等腰梯形的轴对称性。在探究等腰梯形的轴对称性时可以设计如下问题:
  问题1:你能用一张等腰三角形纸片剪一个等腰梯形吗?
  问题2:你能说明理由吗?
  问题3:等腰三角形有哪些性质?
  (教师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写在黑板上,便于类比研究等腰梯形的性质。)
  问题4:类比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你能说说等腰梯形有哪些性质吗?
  探究:在梯形ABCD中,AD∥BC,AB=CD,连接AC和BD,AC和BD的长度有怎样的关系?为什么?
  问题5:你有哪些方法说明两条线段相等?
  注:本题学生一般会先选择用三角形全等的方法说明AC=BD。
  问题6:你还能用不同的方法说明AC=BD吗?
  问题7:由此,你能归纳出等腰梯形的什么性质?你能用符号语言描述出来吗?
  三、由特殊到一般作为问题切入的起点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突破教学难点,会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巧妙地设计问题,使学生通过问题解答,逐步突破难点,把握要领,掌握规律。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方面要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另一方面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现状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的认知障碍,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比如问题设计由特殊到一般就是很好的解决方法。
  案例3:以七上《平面图形的镶嵌》为例,在探究三角形、四边形的镶嵌时,教师从学生熟悉的特殊图形入手,便于学生发现规律。比如在探究三角形的镶嵌时,可以先从特殊的三角形入手,设计如下问题:
  问题1:用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纸片能镶嵌吗?
  问题2:用全等的等边三角形纸片能镶嵌吗?
  问题3:用全等的一般三角形纸片能镶嵌吗?
  提示:把全等的一般三角形纸片的对应角上标记∠1、∠2、∠3。
  问题4:观察每个拼接点处有几个角?分别有几个∠1、∠2、∠3?
  问题5:你能总结一般三角形如何镶嵌吗?
  归纳:
  1.相等的边重合;
  2.在每个拼接点处有六个角,而这六个角和恰好是两组这个三角形的内角。
  由特殊到一般,是数学上常用的探究知识的方法,学生可以通过探究特殊三角形如何镶嵌的原理沿用到一般三角形中去验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便于学生理解与掌握,发散了学生的思维。如果一开始就让学生探究一般三角形如何镶嵌,超出学生的思维水平,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设计问题时,一定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问题的设计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此外,在问题设计时候,教师要注意问题设计的难易程度,方向性、目的性要明确。避免问题过于空洞,造成学生活动没有目的性或者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导致课堂热热闹闹,实际上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没有得到发展,或者把数学课上成了劳技课。教师在课堂问题设计时要一定要关注学生的思维起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问题设计要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总之,问题的设计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生交流的重要手段,是启迪学生思维,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有效手段。如何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研究课堂问题设计的艺术,从学生思维的起点考虑问题设计的合理性,是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都应重视的问题。
其他文献
实际上,我们都无法否认文学对于我们生命和生活的意义。早就有人说过,文学就是人学;还有人说,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不管我们承认与否,文学对于我们的一生都有着非常
潘婧长篇小说《抒情年代》是一部怀抱个人历史记忆充斥着灵魂的搏斗而又富有诗意的具有主体性的感伤小说。作品讲述的是60年代末到70年代一个精神生活十分贫瘠的语境中一群特
摘 要: 文章认为,根据圆锥曲线特别是抛物线的全部或局部函数性,利用导数求导的方法,可以顺利解决圆锥曲线中的切线问题.  关键词: 圆锥切线 函数性 导数 切线斜率  圆锥曲线问题与导数的工具性的交叉渗透,很自然地做了一个知识点和能力上的交汇整合.在2012年的高考题中,总体的体现是题型新颖,难度跨度增大,特别是对考生的运算求解能力的要求提高,但如果能利用好导数,则可以使解题变得简捷巧妙.  【点
《神异经》是中国古代博物体志怪小说的代表性作品,它的作者和成书年代历来受到争议,但大约应产生于东汉之前。[1]以往的研究多侧重于考证《神异经》的成书年代、作者以及版本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摘 要: 近年来,我校对中职机械类数学资源进行了详细的收集和整合,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数学资源库,并应用到了实际的备课和教学过程中。作者结合自身的使用体会,从资源库对自身备课和教学设计的优化及自身备课和教学设计对资源库的优化这两方面举例说明。  关键词: 教学设计 数学资源库 备课  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阵地。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学生成绩的好坏。传统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利用
摘 要: 数学问题千变万化,让很多学生感觉摸不到边,感到学习数学没有头绪.根据认识论原理,人们认识问题总是从简单到复杂的.教师怎样通过教学使学生更好地抓住问题本源呢?本文对数学问题本源及相应的作业设计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數学问题本源 形成过程 揭示本质  只要符合基本图形,就可以用同一种方法解决.从教学实际来看,对综合题的要求不可能降低,我们要善于抓住问题的本源,更要教会学生抓住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比起男性反叛者,女性反叛者身上多了一份独属于这个群体的对于性别压迫的反抗.以《胡莉娅姨妈与作家》里的胡莉娅和《天堂在另外那个街角》里的芙洛拉为分析对象,试图探究巴
时间的维度,总在抱怨空间的束缚,以至于总是有人在感叹,生活之外的那些东西究竟是什么?“生活在别处”这是我最喜欢的句子,没有之一。虽然大部分人以为,这句话是出自捷克小说家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