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介绍了图书馆的服务礼仪及其重要性,并对如何更好地做好图书馆服务礼仪提出了具体建议。
[关键词]高校 图书馆 服务礼仪
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则,是人际交往的行为秩序。通俗的说就是在人际交往中,待人接物的行为规范、标准做法。孔子名言:“不学礼,无以立。”礼仪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一部份,对于一个人来说,礼仪是其思想道德水准、文化修养、文明素质的表现;对于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图书馆服务礼仪的要求越来越高,工作中和读者的交往,不讲礼仪是行不通的。现代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必须加强礼仪修养,通过礼仪实践,和读者建立起一种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同时在为读者服务的过程中学礼、知礼、守礼、讲礼,时时处处彬彬有礼。学习礼仪可以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倡导图书馆礼仪有助于增强馆员自信,提高图书馆员素质,加强馆员与读者之间的沟通,同时也有利于塑造图书馆整体形象,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基于此,明确图书馆礼仪的内涵和如何做好图书馆服务礼仪显得尤为重要。
一、图书馆服务礼仪
1.图书馆服务礼仪的内涵
学校图书馆的工作就是为读者提供信息资源的一项服务工作。由于服务面是对众多、不同层次的读者,这就对其服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服务礼仪也就显得更加重要。
图书馆的服务礼仪是指为了提高服务读者质量,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在自己的岗位上向读者提供服务时所展示的符合礼节礼貌的标准而正确的做法。图书馆服务礼仪有着丰富的内容,包括文明服务、礼貌服务、主动服务、热情服务、周到服务等,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同时方便、即时、周到、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则是赢得读者满意的重要方面。图书馆服务礼仪主要是以工作人员的仪容、仪态、服饰、言语等方面的行为规范为其基本内容,有了这些,工作人员才能更好地为读者进行服务。
2.图书馆服务礼仪的重要性
(1)礼仪是提高服务质量的保证。图书馆是一个服务窗口,是为读者提供借、阅服务的场所。其服务质量的高低,取决于读者的满意程度。而读者的满意程度又直接取决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在工作中的表现。因此,只有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工作的整个过程中都注重礼节礼貌,实现优质、高效的服务,才能获得读者的好评,提高其满意程度,其工作质量也才能是较高。因而注重服务礼仪是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是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保证。
(2)礼仪是图书馆服务的形象,同时也是评价其管理水平的标准之一。图书馆服务礼仪是礼仪的一部分,它贯穿于整个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全过程。图书馆的整体形象源于每个人的具体形象。在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中,通过个人的言谈举世止恰到好处地展示自己的素质和修养,能充分体现出图书馆的精神风貌、为图书馆树立良好的形象。图书馆服务要处处讲礼仪,会增色不少。同时,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的完成和各项指标的落实,均通过读者服务工作的水平和效果加以评价和衡量。而各项工作均离不开馆员的实施。工作中馆员能否按照一定的礼仪原则和规范进行服务,也体现了图书馆的管理水平。
(3)图书馆服务礼仪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荀子说得好:“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在图书馆服务中运用服务礼仪,能给读者留下良好的印象,化解不必要的矛盾,并能赢得读者的好感、信任和尊敬。没什么比信任更重要的了,有了信任才有良好相处的基础,这对于构建和谐校园无疑具有重要作用。在工作实践中,一个仪表端庄、气质高雅、学识渊博的馆员是倍受同行和读者尊重、欢迎的。反之,语言粗俗、精神萎靡、举止行为不拘小节、解答咨询敷衍搪塞的馆员必然会遭到同行和读者鄙视和反感的。
二、如何做好图书馆服务礼仪
实践礼仪就要遵守“尊重为本、善于表达、形式规范”这个基本原则,同时也应记住:“尊重上级是一种天职,尊重同事是一种本分,尊重下级是一种美德,尊重读者是一种常识,尊重对手是一种风度,尊重所有人是一种教养。”礼仪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每天在为读者服务,一定要注意身边的细节,注意在服务交往中的言行举止,通过不断改进个人在服务过程中的礼仪,提升个人的服务魅力,体现个人的道德修养。具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为读者服务的思想
图书馆是为广大读者服务的,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教学人员,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广大师生。重视和贴近读者,“依存于读者,一切为了读者”、“读者至上,服务育人”是其工作的宗旨。没有读者,图书馆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和发展的可能。图书馆的所有工作,其实质无非是从人的服务到服务于人,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良性循环过程。作为读者,他们到图书馆查阅寻找资料,是希望通过方便、快捷、文明、周到的服务,获取信息,解惑释疑。优质的服务品质,是服务读者的基本要求。熟练的技能是服务的基础,礼仪则是更高层次的体现。
在为读者服务时,必须用“心”服务。要争取读者更多的满意,就需要提高服务质量,要提高服务质量就必须讲究礼节、礼貌,必须用“心”。用“心”具体体现为:一是以读者为重,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求读者之所需。在服务过程中,了解读者,主动接近读者,善于沟通交流,认真揣摩读者的心理,准确理解读者意图,满足读者需求。二是具有与读者“互动”的良好服务意识。对读者提出的咨询与要求,要做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变被动的“为人找书”为积极主动的“为书找人”。只有具有用“心”为读者的服务思想,其服务礼仪才能得到自然体现而不是故意做作。
2.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它包括图书馆职业道德和图书馆信息服务技术。图书馆职业道德要求工作人员爱馆、爱书、爱读者,不计名利,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良好的职业道德应该是对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有了它就能满腔热忱的对待工作,不辞辛苦、默默无闻的甘为人梯,真正做到想读者所想、急读者所急,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而不是看不起自己的工作,讨厌读者。图书馆信息服务技术则要求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图书情报知识等,只有这样才能满足读者的各种需求,尽最大的努力为读者服好务,使读者乘兴而来,满意而归,防止读者不满情绪的出现,减少矛盾的发生。图书馆服务礼仪力求遵从“以诚待人,以理服人,以德宽人,以情动人,以爱示人。” 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其服务礼仪的实施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使用规范而有礼貌的语言
要做好图书馆服务礼仪,是一个人文化修养的重要标志。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用以表达思想、交流感情、沟通信息的工具,在图书馆服务工作中,我们与读者之间的接触、交流是离不开语言的交流。这不仅涉及到个人形象,而且细微之处显精神,言谈举止见文化。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在图书馆服务工作中尤其要做到使用规范而有礼貌的语言这一点。真情的激励、友好的劝说、热情的赞美、善意的批评,如果用规范而有礼貌的语言表达出来,就能起到温暖人心的作用。语言是心灵的窗户,赞扬的语言使读者倍感快感和自豪,鼓励的语言使读者增加信心和勇气,风趣的语言使之心情舒畅和愉快。准确地把握好语言的技巧,亦可使读者对服务工作产生敬重感,从而也树立起图书馆良好的服务形象。
4.具有良好的仪表风度
要做好图书馆服务礼仪,就要有大方、优雅、整洁、得体的仪表风度。这里的仪表风度是指言谈举止、服饰、仪态等方面的状况。这些对图书馆服务礼仪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给读者的第一印象。服务人员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向读者传递着各种不同的信息,无声地影响着读者的行为举止。如果一个服务人员仪表端庄,风度翩翩、气质高雅、学识渊博、谦和、友好、宽和、真诚、笑脸相迎,主动服务,想方设法使馆藏文献资源成为种类读者的抢手货、热闹货,并在服务中处处让读者感到深刻的文化底蕴,使读者愿意与之交谈,接交成朋友,接受帮助,从而更充分地利用文献资源。这些是与图书馆工作在读者服务中是否有良好的礼仪修养以及具有什么样的仪表风度是密切相关的。
5.热情服务,多与读者沟通
在工作中接待读者态度要和蔼可亲,不可冷若冰霜,拒读者于千里之外;要调节好情绪,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读者服务工作中,理解读者渴求,问而不厌,多借不烦,避免与读者产生误会和摩擦。工作中也可以让读者有意识地参与到借阅服务过程中来,促使他们由读者变为服务人员,角色互换,让他们亲身实践,体验工作人员的辛劳甘苦,从而理解服务过程中的艰辛,做到心与心的沟通,增加与读者的亲和力,提高彼此之间的信任度。图书馆服务礼仪做得好,就有利于化解“读与借”、“借与还”之间的诸多矛盾,更好地服务好读者。
总之,在图书馆服务中,我们要注重仪表、要规范服务语言、姿态优美、不卑不亢,以良好的仪态为读者营造一个温馨的读书环境。
参考文献
[1]钱静敏.浅谈图书馆员的礼仪修养[J].巢湖学院学报,2004(03)
[2]周怡,崔松波,周文苑.图书馆服务礼仪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5(06)
[3]陈峰烽.图书馆馆员礼仪学构建[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 (07)
[4]杨思梅.现代数字化图书馆馆员礼仪与服务质量[J].医学信息,2006(05)
[5]贺晓莉.礼貌礼仪与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6(04)
[6]黄宜爱,张若菊.馆员礼仪建设初探[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6)
[7]王志梅,董华,戴滨.图书馆读者服务礼仪[J].图书情报工作,2003(12)
[关键词]高校 图书馆 服务礼仪
礼仪,是人际交往的基本规则,是人际交往的行为秩序。通俗的说就是在人际交往中,待人接物的行为规范、标准做法。孔子名言:“不学礼,无以立。”礼仪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一部份,对于一个人来说,礼仪是其思想道德水准、文化修养、文明素质的表现;对于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们对图书馆服务礼仪的要求越来越高,工作中和读者的交往,不讲礼仪是行不通的。现代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必须加强礼仪修养,通过礼仪实践,和读者建立起一种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同时在为读者服务的过程中学礼、知礼、守礼、讲礼,时时处处彬彬有礼。学习礼仪可以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倡导图书馆礼仪有助于增强馆员自信,提高图书馆员素质,加强馆员与读者之间的沟通,同时也有利于塑造图书馆整体形象,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基于此,明确图书馆礼仪的内涵和如何做好图书馆服务礼仪显得尤为重要。
一、图书馆服务礼仪
1.图书馆服务礼仪的内涵
学校图书馆的工作就是为读者提供信息资源的一项服务工作。由于服务面是对众多、不同层次的读者,这就对其服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其服务礼仪也就显得更加重要。
图书馆的服务礼仪是指为了提高服务读者质量,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在自己的岗位上向读者提供服务时所展示的符合礼节礼貌的标准而正确的做法。图书馆服务礼仪有着丰富的内容,包括文明服务、礼貌服务、主动服务、热情服务、周到服务等,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同时方便、即时、周到、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则是赢得读者满意的重要方面。图书馆服务礼仪主要是以工作人员的仪容、仪态、服饰、言语等方面的行为规范为其基本内容,有了这些,工作人员才能更好地为读者进行服务。
2.图书馆服务礼仪的重要性
(1)礼仪是提高服务质量的保证。图书馆是一个服务窗口,是为读者提供借、阅服务的场所。其服务质量的高低,取决于读者的满意程度。而读者的满意程度又直接取决于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在工作中的表现。因此,只有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工作的整个过程中都注重礼节礼貌,实现优质、高效的服务,才能获得读者的好评,提高其满意程度,其工作质量也才能是较高。因而注重服务礼仪是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的重要内容和基础,是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保证。
(2)礼仪是图书馆服务的形象,同时也是评价其管理水平的标准之一。图书馆服务礼仪是礼仪的一部分,它贯穿于整个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全过程。图书馆的整体形象源于每个人的具体形象。在图书馆的服务工作中,通过个人的言谈举世止恰到好处地展示自己的素质和修养,能充分体现出图书馆的精神风貌、为图书馆树立良好的形象。图书馆服务要处处讲礼仪,会增色不少。同时,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的完成和各项指标的落实,均通过读者服务工作的水平和效果加以评价和衡量。而各项工作均离不开馆员的实施。工作中馆员能否按照一定的礼仪原则和规范进行服务,也体现了图书馆的管理水平。
(3)图书馆服务礼仪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荀子说得好:“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在图书馆服务中运用服务礼仪,能给读者留下良好的印象,化解不必要的矛盾,并能赢得读者的好感、信任和尊敬。没什么比信任更重要的了,有了信任才有良好相处的基础,这对于构建和谐校园无疑具有重要作用。在工作实践中,一个仪表端庄、气质高雅、学识渊博的馆员是倍受同行和读者尊重、欢迎的。反之,语言粗俗、精神萎靡、举止行为不拘小节、解答咨询敷衍搪塞的馆员必然会遭到同行和读者鄙视和反感的。
二、如何做好图书馆服务礼仪
实践礼仪就要遵守“尊重为本、善于表达、形式规范”这个基本原则,同时也应记住:“尊重上级是一种天职,尊重同事是一种本分,尊重下级是一种美德,尊重读者是一种常识,尊重对手是一种风度,尊重所有人是一种教养。”礼仪就在我们身边,我们每天在为读者服务,一定要注意身边的细节,注意在服务交往中的言行举止,通过不断改进个人在服务过程中的礼仪,提升个人的服务魅力,体现个人的道德修养。具体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树立为读者服务的思想
图书馆是为广大读者服务的,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教学人员,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广大师生。重视和贴近读者,“依存于读者,一切为了读者”、“读者至上,服务育人”是其工作的宗旨。没有读者,图书馆就失去了存在的根基和发展的可能。图书馆的所有工作,其实质无非是从人的服务到服务于人,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良性循环过程。作为读者,他们到图书馆查阅寻找资料,是希望通过方便、快捷、文明、周到的服务,获取信息,解惑释疑。优质的服务品质,是服务读者的基本要求。熟练的技能是服务的基础,礼仪则是更高层次的体现。
在为读者服务时,必须用“心”服务。要争取读者更多的满意,就需要提高服务质量,要提高服务质量就必须讲究礼节、礼貌,必须用“心”。用“心”具体体现为:一是以读者为重,想读者之所想,急读者之所急,求读者之所需。在服务过程中,了解读者,主动接近读者,善于沟通交流,认真揣摩读者的心理,准确理解读者意图,满足读者需求。二是具有与读者“互动”的良好服务意识。对读者提出的咨询与要求,要做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变被动的“为人找书”为积极主动的“为书找人”。只有具有用“心”为读者的服务思想,其服务礼仪才能得到自然体现而不是故意做作。
2.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它包括图书馆职业道德和图书馆信息服务技术。图书馆职业道德要求工作人员爱馆、爱书、爱读者,不计名利,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良好的职业道德应该是对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有了它就能满腔热忱的对待工作,不辞辛苦、默默无闻的甘为人梯,真正做到想读者所想、急读者所急,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而不是看不起自己的工作,讨厌读者。图书馆信息服务技术则要求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网络知识、图书情报知识等,只有这样才能满足读者的各种需求,尽最大的努力为读者服好务,使读者乘兴而来,满意而归,防止读者不满情绪的出现,减少矛盾的发生。图书馆服务礼仪力求遵从“以诚待人,以理服人,以德宽人,以情动人,以爱示人。” 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其服务礼仪的实施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使用规范而有礼貌的语言
要做好图书馆服务礼仪,是一个人文化修养的重要标志。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用以表达思想、交流感情、沟通信息的工具,在图书馆服务工作中,我们与读者之间的接触、交流是离不开语言的交流。这不仅涉及到个人形象,而且细微之处显精神,言谈举止见文化。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在图书馆服务工作中尤其要做到使用规范而有礼貌的语言这一点。真情的激励、友好的劝说、热情的赞美、善意的批评,如果用规范而有礼貌的语言表达出来,就能起到温暖人心的作用。语言是心灵的窗户,赞扬的语言使读者倍感快感和自豪,鼓励的语言使读者增加信心和勇气,风趣的语言使之心情舒畅和愉快。准确地把握好语言的技巧,亦可使读者对服务工作产生敬重感,从而也树立起图书馆良好的服务形象。
4.具有良好的仪表风度
要做好图书馆服务礼仪,就要有大方、优雅、整洁、得体的仪表风度。这里的仪表风度是指言谈举止、服饰、仪态等方面的状况。这些对图书馆服务礼仪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是给读者的第一印象。服务人员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向读者传递着各种不同的信息,无声地影响着读者的行为举止。如果一个服务人员仪表端庄,风度翩翩、气质高雅、学识渊博、谦和、友好、宽和、真诚、笑脸相迎,主动服务,想方设法使馆藏文献资源成为种类读者的抢手货、热闹货,并在服务中处处让读者感到深刻的文化底蕴,使读者愿意与之交谈,接交成朋友,接受帮助,从而更充分地利用文献资源。这些是与图书馆工作在读者服务中是否有良好的礼仪修养以及具有什么样的仪表风度是密切相关的。
5.热情服务,多与读者沟通
在工作中接待读者态度要和蔼可亲,不可冷若冰霜,拒读者于千里之外;要调节好情绪,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读者服务工作中,理解读者渴求,问而不厌,多借不烦,避免与读者产生误会和摩擦。工作中也可以让读者有意识地参与到借阅服务过程中来,促使他们由读者变为服务人员,角色互换,让他们亲身实践,体验工作人员的辛劳甘苦,从而理解服务过程中的艰辛,做到心与心的沟通,增加与读者的亲和力,提高彼此之间的信任度。图书馆服务礼仪做得好,就有利于化解“读与借”、“借与还”之间的诸多矛盾,更好地服务好读者。
总之,在图书馆服务中,我们要注重仪表、要规范服务语言、姿态优美、不卑不亢,以良好的仪态为读者营造一个温馨的读书环境。
参考文献
[1]钱静敏.浅谈图书馆员的礼仪修养[J].巢湖学院学报,2004(03)
[2]周怡,崔松波,周文苑.图书馆服务礼仪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5(06)
[3]陈峰烽.图书馆馆员礼仪学构建[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6 (07)
[4]杨思梅.现代数字化图书馆馆员礼仪与服务质量[J].医学信息,2006(05)
[5]贺晓莉.礼貌礼仪与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6(04)
[6]黄宜爱,张若菊.馆员礼仪建设初探[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6)
[7]王志梅,董华,戴滨.图书馆读者服务礼仪[J].图书情报工作,20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