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乡愁》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762106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在家中坐,愁从心上来;心有千千结,诗有千千解。“愁”在诗人心中是无意喷涌的一丝浪花,诗在读者心中是有意掀起的层层涟漪。越是忧郁的言语,越容易产生心灵的反应;越是伤情的诗句,越可能形成感情的共鸣。重读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笔者沉郁其中,非借助言语而不能平静。
  
  一、余光中的“愁”何以如此之深
  
  凡人之愁语,多片时而生,片刻而止:凡人之感伤,多随人心而来,又随人心而去。诗人余光中却并不如此,其愁横跨一生一世,从“小时候”到“长大后”,从“后来啊”到“而现在”,时时刻刻相伴随,缠绵悱恻过一生。试问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余光中的“愁”是“邮票”,是“船票”,是“坟墓”,是“海峡”,距离从近到远,从生到死,从可以到达变成永远的隔阂。这无论如何不能不说是无法平复的心灵伤痕,更何况诗人心中装载着那么多的思念、愧疚、痛悼、遗憾。对母亲,诗人是少小离家;对新娘,诗人是新婚离别;对墓碑,诗人是遥遥相望;对大陆,诗人是望海惆怅。话题之沉重,语言之忘情,也就成为必然。
  可以想像,诗人不断地靠写信来和母亲倾吐心声,种种欢乐与忧伤,种种孤独与寂寞,种种艰辛与责任,在诗人的笔下喷涌倾泻,而在母亲的心中又该是多么激动、多么悲伤和多么思念啊。因此,诗人之愁变为母亲之愁,诗人之情触动母亲之情。而母亲又该做些什么呢?又能做些什么呢?万语千言、万种关怀不能当面嘱咐,只能借小小的书信来劝勉,来忠告。但书短情长,书中之言仅能传情之万一,难怪诗人是如此之愁,也难免激起母亲的同样的忧愁。这一个“愁”字,怎生了得?这绝不是“为赋新诗强说愁”,也肯定不是“少年不知愁滋味”;这也绝不是“一种相思”。也断然不是“两处闲愁”。
  可以设想,诗人为自己某种追求,不得不离别新婚的妻子,不得不忍悲含泪告别妻子,不得不心中产生难以言说的惭愧与内疚。诗人不得不跨越千山万水到达理想求学之地,不得不涉水择渡抵达彼岸的异地。也许这一去会成为生死离别,也许这一去会终生难以再见,诗人感伤可想而知,妻子痛苦可想而知。这绝不是“晦教夫婿觅封侯”的难受,也更不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的温柔,而是义无反顾的出走和永不后悔的支持。诗人焉能不愁,诗人的妻子焉能不愁?
  可以推测,诗人一去多年未归,等在心里的是诗人,等不及的是母亲。遥知母亲故去的消息,而诗人又不能亲眼目睹最后一面,甚至连墓碑前站一站都不可能。母亲在遗憾中洒泪离世,儿子在愧悔中度过余世,此种情感有亲情之大恸,比以往的任何“黍离之悲”有过之而无不及。
  可以推断,诗人离别故土大陆,而定居在隔海相望的台湾。那“一湾浅浅的海峡”,竟成了两岸几十年无法沟通的阻碍。故乡大陆的“那头”呼唤游子,而游子在“这头”苦苦等盼。这等待或许要穿越作者残年余生,或许要成为作者风烛残年的最后遗憾。那满腔的赤子之心,那满怀的回归之意,那满眼的流淌不息的海水,竟成了作者无法驱遣的心底症结和心病。
  
  二、余光中的“乡愁”何以如此感人
  
  人生在世,谁能无愁?人过一生,谁能避免背井离乡之时?但愁有大小之说,也有深浅之别。余光中的《乡愁》虽然只写骨肉之情、离别之意,虽有儿女情长不忍之悲,虽含故乡之思,游子之恨,但更见超拔内涵和高尚人格。
  余光中“小时候”借“邮票”来寄念母之情,可谓知恩必报,感恩之深。余光中“长大后”执“船票”来感念妻子之痛苦与柔情,可谓君子悲妻、爱妻、愧疚离妻,那“义无反顾”的背后足见大丈夫的雄心壮志和丝丝柔情。余光中“后来啊”产生的遥望母亲的基碑纯属梦幻般的想像,那想像中复活了母子“坟里”“坟外”的感情交流。余光中“而现在”发自内心的焦灼等待,似乎在诉说一个民族心灵创伤,似乎在等待一个不太遥远的将来。这“将来”勾起中华民族共同的回忆与期待,成为当下中华民族感情纽带和关锁,牢牢地把海峡两岸人民的心灵与感情缠绕在一起。
  从“乡愁”的参与者来看,绝非个人的独唱与倾吐。母子同愁,夫妻同愁,死者与生者同愁,作者和中华民族同愁;从“乡愁”的流动过程来看,绝非个人的体验与经历,母子同受煎熬,夫妻同受痛苦,死者与生者同样萌生遗憾,作者与中华民族是共同的经历人、见证人和联想人;从“乡愁”的流动时空来看,母子共同感受这时空距离,夫妻共同品味这时空距离的久远,作者和中华民族共同承受这时空距离带来的障碍与心灵遗憾。所以,作者借一人之情,类推他者之情;作者借一家之思,演绎中华民族的家国之思。这或许是《乡愁》真正的内涵魅力吧!
  不仅如此,《乡愁》更显一个读书人的深情与大义。无论时间有多长,亲情断不能忘;无论距离有多远,恩情永存心底;无论得意与失意,终不失怀人之真意和报国之坚忍。这或许是《乡愁》作者的人格魅力吧!
  
  三、余光中的《乡愁》何以传递审美之意
  
  中国古典诗词本来就有以音寄情的传统,本来就有叙事寄情的传统,本来就有以己推人的寄情传统。余光中的《乡愁》将这些传统发挥得淋漓尽致。
  全诗展示了四个激动人心的生动场面:作者写信、寄信,作者渡船幻想,作者遥祭母亲,作者隔海眺望大陆。情感因为细节而显得格外真实,因为幻想而显得格外幽远。这四组生活画面不仅再现了人物的外在行动,而且复活了人物的心灵世界。尤其是心灵世界的逼真还原,更显作者用笔之巧、功力之深。
  全诗暗示了四组心与心交流的场景,虽是虚写,更见空灵之美。作者采用“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思维方式,作者选择了以己度人但揣测合理的方法,把本是个人的一己之想,造就出如此众多的“喧哗与骚动”。不仅带出了自己一家人的思念与行动,而且暗示出海峡两岸,直到中华民族共同的思念与行动。
  中国古典诗歌本来就有以神写意的传统,本来就有对比起兴的传统,本来就有以简御繁、化繁为简的传统。余光中的《乡愁》不失时机地巧妙继承。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的四重意象,把原本的母子相思之意、夫妻离别之情、悼念遥祭之心、重归故土之憾,简约而又生动地缩约在这四个词语里面。意义不失而神韵依在,空灵处更显空灵,实在处更显实在。这便是余光中以神写意的技巧妙用。
  “这头”“那头”不断重复,形成简约而富有张力的对比。在不断突出母子距离、夫妻距离、生者与死者的距离、台湾与大陆的距离的同时,起兴暗喻出彼此的牵挂与关爱。让人观文而见事,见事而生情。“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的时间对比,不仅转换了思念的对象,而且更换了思念的感情角度。在这样的对比中,不断地加深感情,巧妙地引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心理情结——回归之意和团圆之情。这些就是余光中对“对比起兴”的理解与运用。
  一家之情相对简单,一国之情相对繁杂。作者不回避一家之情的生动展示,不惧怕一己之心的极尽暴露。其情愈真,其心愈细,只要利于言情,便可和盘托出,但暗含的创作意图却悄悄逼尽了他家之情的真与他家之心的细,甚至推理衍生出中华民族的情真和细心,于是乎顺理成章地带出了中华民族共同遭遇的离别之痛、相思之苦和盼家人团圆、民族统一之心切。
  余光中以《乡愁》向世人倾诉了自己毕生之愁情,向读者昭示了痛彻肺腑的感情,向文学爱好者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审美借鉴的可能性与操作运用的可行性。真正的文学经典往往会穿越时空,这真情与美意与人类相伴永恒,让读者回味无穷!
其他文献
“现在的班主任难当,现在的学生难管。”我能深刻体会到做一名班主任确实非常不易,尤其是做一名称职、受学生爱戴的好班主任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要管理好一个班级,促进班上每位学生的健康成长,班主任不仅要有较高的学识水平、较好的组织能力,还要拥有超强的敬业精神、人格魅力,以及满腔热情。当你下定决心去做一名班主任时,就应该有一种信念:我一定要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我自己有能力去实现我的目标;也应该怀有一种“捧
《历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在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培养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倡导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生动形象是教学艺术和新课程理念的基本要求,而中学历史课在再现当年的人物与事件中也最容易情景化。由于中学生
哲学家柏拉图有一次毫不留情地训斥了一个小男孩。小男孩很不服气:“您不应该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责备我!”柏拉图回答说:“如果养成了习惯,就不是一件小事了。”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性,我们希望学生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然而,我们会发现学生的身上存在很多不良的学习习惯。比如说:在课堂上东张西望、手里玩一切可以用来消磨时间的东西、不去思考和记忆、抄袭作业等;而
长期以来,中学政治教学多停留在以升学为目的的轨道上,学生通过政治课学习得到的多是一些教条,不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用、如何用。这大大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窒息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的发展。作为一名政治教师,要在思想政治课堂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教学效果,就要在新的教学形势下,做到以下几点:      一、立足改革。转变教学观念      思想政治课在中学教育中有它特定的功能,而长期以来,政治课
一本内容精彩的书要有一个精美的封面,一件优质的商品需要精美的包装,同样的道理,一篇优秀的作文也需要有精美的表现形式。近几年来,不管是中考作文还是高考作文,作文形式可谓是花样百出,品类繁多,这些新的文体形式突破了传统形式的单调,给我们的作文带来了亮色。因此,为我们的作文寻找新颖迷人的外部表现形式,也成了我们作文训练中的重要内容。   纵观那些成功的满分作文,我们会发现它们的形式创新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
语文课是一门审美内容丰富多彩的课。学生面对语文课文,不仅仅是面对一大堆语言文字,更是面对美,面对美的生活,面对美的精神。教师如果教育得法,就会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美的震撼力,必然会作用于学生的理智、情感乃至整个精神世界,甚至会影响学生的一生。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通过语言美进行审美教育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的表现力是无限的,阅读的本质是
[提要]中学生作文需要虚构。根据人的社会生活、人的素质提高和创作本身的要求,虚构在中学生作文中是十分有必要的。从中学生的创作能力培养来看。虚构也是切实可行的。   [关键词]虚构必要切实可行      作文要真实,这是毋庸置疑的。作品要真实并不等于作文仅要真人真事,所以,作文并不因此排斥虚构,这也是毋庸置疑的。虚构往往是创造力的表现,尤其对文艺作品来说。不过,中学生的作文与文艺作品毕竟区别很大,那
邓小平同志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指明了教育工作的战略方向。“三个面向”对我国新时期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①要有高尚的理想和道德,即共產主义的理想和道德修养,这是为人师表的先决条件。②要有渊博的学识才能,包括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的技能技巧,这是做一个合格教师的业务基础。③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懂得教育、教学的规律。本文仅就做一个合格的中学地理教师应
關于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性、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这三个概念有些人在使用时很随意,甚至会混淆,只有清楚区分这三个概念的异同,才能恰当使用,体现出哲学中语言要规范的特点。
《上石潭记》全文以“清”字为中心,写景抒情围绕一个“清”字来进行,以诗情画意的笔调,形象而生动地描绘了清冽的潭水,清闲的游鱼和清幽的环境,从而表达出一种愉悦中有宁静,宁静中含凄清,凄清中露峻洁的复杂感情。  对于《小石潭记》中的“清”,已有众多精当的点评。而对于文章第三自然段中的“明灭可见”和“不可知其源”的赏析评论就略少些,现斗胆浅析如下:  第三段原文是:“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