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名城

来源 :新疆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T_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新疆好地方啊,天山南北好牧场,戈壁沙滩变良田,积雪溶化灌农庄……我们美丽的田园,我们可爱的家乡……”不来新疆,不知道祖国之大,不来新疆,不知道祖国之美,值此中国一亚欧博览会盛大开幕之际,我们特做了新疆部分县级领导、旅游局长的访谈录,让他们带领大家参观美丽的新疆,感受新疆的魅力。
  乌鲁木齐市作为新疆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新疆最大的旅游集散地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第二座亚欧大陆桥中国西部桥头堡,具有独特区位优势、产业优势、资源优势和信息、交通优势。推进乌鲁木齐市旅游产业跨越式发展是优化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措施,是实施富民强市战略的重要途径,也是现代文化引领的重要体现。
  乌鲁木齐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也凝聚着一定的旅游文化、历史内涵,但从景区景点看,我们虽然拥有一流的旅游资源,但是没有很好地保护、开发和利用,这是很遗憾的。民族小吃、特色歌舞不能涵盖乌鲁木齐旅游文化的全部特色。
  乌鲁木齐的天山大峡谷、白杨沟、菊花台等景区,豪放与细腻并举、大气与婉约同行。这么好的旅游资源,我们应从基础设施的打造、文化内涵的开发、服务质量的提升等多方面做好具体的工作。一是加强旅游饭店的建设。目前,新疆有15家五星级酒店,在乌鲁木齐的就有11家。2012年,我们争取在乌鲁木齐新增3家五星级饭店,2015年达到20家。二是提升接待服务能力。坚持“以人为本,游客至上”的服务原则,加快高素质饭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三是完善旅游服务功能,建立乌鲁木齐游客集散中心,形成功能完善的城市游客集散服务体系。
  在旅游开发建设中,一定要坚持环保先行、生态兴旅、走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切实落实可行性报告和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制度,加强对旅游环境保护和旅游景区环境治理的监管,最大限度保护旅游景区的生态资源和环境。
  今年举行的首届中国一亚欧博览会,为全面加快新疆旅游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也是检阅旅游接待能力的机会。我们已经在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服务质量、加强环境治理,全面培训旅游队伍方面做足了准备。
  作为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乌鲁木齐不仅是优美的牧场,更是多民族文化的交融之地,我相信,无论是国内游客,还是国外游客,来新疆旅游您都不会遗憾!
其他文献
人說阿勒泰一名的由来,在哈萨克语中是6月的意思,就是說,这里冬有6个月,而春夏秋三季加起来也只有6个月。  阿勒泰的冬天的确漫长,然而春天毕竟姗姗来临——河套里婀娜的白桦林粉色秀枝上绽出了新绿。丛山已经复苏过来,正在缓缓褪去白色冬装。所有的河水奔腾咆哮起来,恣肆纵横,变得浑浊不堪,河面上漂流着被连根拔起的树木。  渐渐地,夏天来临了,渔汛来临了,河水也开始变清。6月末的一天,我的朋友开来一辆北京吉
期刊
早在11月份我们就在盼望著一场大雪,为了大地有一个银装素裹而透明的世界,为了来年有一个丰收的年景。可是全球气温的逐年变暖却使得这样的愿望一次又一次落空。值得让人高兴和庆贺的是新年伊始天空竟然飘起了雪化,鹅毛般的大雪铺满了大地,边城伊宁因为洁白而更加美丽。  元旦早晨的空气格外清新甘冽,天空的雪花飘飘洒洒,积雪铺满城市的大街小巷。巷道两旁光秃秃的杨树挂满雪花,站成了雪地一道坚韧的风景。大街两旁的风景
期刊
沿着天山后峡继续南行,即可到达乌鲁木齐河的河源区。这里离市中心120多公里,海拔在3740~4480米之间。冰川研究专家胡汝骥告诉我们说,此处,孕育了五条现代冰川,最大的是天格尔峰北坡的一号冰川,由于被发现且研究较早,因而被命名为一号冰川。  一号冰川是世界上离大都市最近的冰川,形成于第三冰川纪,距今已有480万年的历史了。由于现代冰川集中,冰川地貌和沉积物非常典型,古冰川遗迹保存完整清晰。所以一
期刊
楼兰是埋在沙漠中的西域36国之一,公元前后中国境内古代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小国,它的存在对古代丝绸之路的畅通与繁荣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两千多年前,这个小国突然消失了。  一百多年前,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发现楼兰古城遗址并将之公布于世后。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楼兰古城遗址位于罗布泊西岸,古城遗址周围是一片密集的雅丹地貌,风蚀后的景观非常壮观。在楼兰古城遗址上曾发现大量汉文和卢文木简文书
期刊
如果说其他民族将自己的文化和历史用书面文字、雕塑、建筑、戏剧、美术作品等形式保存下来的话,柯尔克孜族则将自己全部的内心世界、民族的荣辱、抗争和追求用口头史诗形式反映了出来。    帕米尔高原上的史诗民族    柯尔克孜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主要聚居在帕米尔高原和天山山脉的崇山峻岭之中,世代过着以游牧为主的生活,被誉为“高山上的史诗民族”。  柯尔克孜族汉代就出现于我国史籍之中,史称坚昆,原居
期刊
新疆阿克陶县布伦口乡盖孜村的女人和孩子们都来啦,从山坡上面向下看,好一个深山部落,镶嵌在公格尔九别峰下的群山之中,顺着羊肠小道,穿红戴绿的女人和孩子们像一条彩带舞动在这深山白云间。  塔茜古丽是个柯尔克孜族,她的家坐落在一个山坡上,所有的住户就是塔茜古丽爷爷老兄弟三家,他们自成一体,被人叫做上盖孜村,这三户人家在这上盖孜村居住了上百年。上、下盖孜村之间有一条2公里长的山路。这天,从下盖孜村上来的人
期刊
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托云乡阿依浪苏河,不停地喷吐着“酸奶”,还有雾气和炫目的色彩。泉水顺着岩石向河中流去,所经之处留下大片鲜红的结晶,似乎恰好对应了石头中喷出血液的传说。    “在这个世界上,每片土地都有自己的故事,石头有故事,河流有故事,甚至连天上飘动的浮云都有自己的故事。”我忘记了这是谁说的一句话,只是那块石头的故事又是什么?  一块静默了多年的石头,一天,忽然流出一股殷红的血液
期刊
家里来了客人,和田人会邀请他围着苏帕曲膝盘腿坐下,一壶茯茶,佐以馕或馓子,边喝边吃边聊,无拘无束。聊的高兴时,主人会拽出都塔尔、手鼓等乐器,一阵子吹拉弹唱,大家纷纷翩翩起舞,一场欢快的家庭麦西来甫就热热闹闹地办起来了。    了解和田的人都知道,传统和田人的生活有三个离不开:一离不开馕,二离不开苏帕(新疆特有的土坑),三离不开恰尔马(毛驴车)。而对于苏帕,和田人无论是农民还是干部,都对其情有独钟;
期刊
经常翻阅地图的人很容易在多如繁星的地名中发现雅俗之分,雅地名多集中在文明开化较早的大河流域、土地丰腴之地,或交通方便之地,或风物宜人的形胜之地。而俗地名则大多分布在地理位置相对较为边远的地域,且俗的程度几乎与地理距离的远近成正比。愈俗的地名离文明开化愈远,如黑龙江省有个叫勤得利的地方,其名俗极,地理位置在该省地图上就标在极边处。再如内蒙古东部的蘑菇气、胡稍庙,青海北部的花海子、牛鼻子梁、大灶火、中
期刊
赛马    马上拾哈达    摔跤    背向拔河    “盖帽”(叼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