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春秋时期庶人宗法组织研究

来源 :历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skkkmmm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史学界长期流行着一种传统的看法:庶人没有自己的土地,因此不可能存在自己的宗法组织。多年以来,这似乎成了定论。《礼记·丧服小记》和《礼记·大传》中关于"别子为祖,继别为宗"、"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的宗法制度的历史记载,并没有把庶人的宗法组织包括在内;故尔清儒程瑶田在其《通艺录·宗法小记》中认为;"宗之道,兄道也;大夫士之家以兄统弟,而以弟事兄之道也。"同样亦把庶人排斥在宗法系统之外。今人金景芳先生亦在其《论宗法制度》一文里继承并发展了这一传统观点,以为如何理解"别子"这一概念是认识宗法制度的关键;宗法制度"上不得天子
其他文献
近10年来,胤祯及其《抚远大将军王奏档》一书已引起清史界的广泛重视。胤祯为清圣祖玄烨之第十四子,康熙晚年,深得乃父宠信,故有抚远大将军之特命。皇太子胤礽一废再废,诸皇子党夺嫡之争日烈。圣祖之命胤祯远出及久留西宁,岂亦有如诸葛亮为刘琦谋,所谓"申生在内而危,重耳在外而安"者耶?圣祖溘逝,皇四子胤禛继位,胤祯改名允(?),幽禁终身。胤祯西征一段史实几被湮灭,官书、上谕及《实录》改而又改,删除殆尽。迄今仅存的满文原抄本《抚远大将军王奏档》,不分卷,20册,为胤祯西征在外时亲笔上奏乃父圣祖玄烨之原档。墨迹幸留
由于研究的拓展性和学术视野以及指向的广阔性,社会史研究无疑是近年来中国历史学最令人瞩目的领域之一。然而,在发展了几年后,当前我国的社会史研究也出现了欧美一些国家,如美国社会史研究在本世纪50年代初所面临的那种"缺乏创造性"的状况。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尽管社会史研究的各种著述不断增加,但它们所负载或提供的新意灼见却没有相应的增添,就是说,社会史研究表面上的方兴未艾,并不能掩盖它实质上的困境,表面上的"热"正在"冷"中摇曳。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当前中国社会史研究缺乏创造性的状况?是已经走到了研究的饱
近年来中外史学界对孙中山与日本关系的研究饶有兴趣,意见亦颇为纷纭。我曾经对到1922年华盛顿会议为止的孙中山对日观试作剖析,认为孙中山的对日观既不能用对日本从依靠到批判来概括,也不是直线的、简单的反侵略进行曲,而是常常表现为幻想与策略运用交织、正确与失误并呈、前后相互矛盾的情形;总的行进方向,则是逐步朝着联合包括日本人民在内的世界被压迫人民,共同反对包括日本在内的世界帝国主义的目标前进。此后到孙中山逝世,孙中山与日本的关系又是怎样呢?是否可以笼统地说孙中山已坚决站在反帝反军阀立场上,不再对日本政府存在幻想
30年代前期,中国农村中农民离村人数激增。这种社会现象尖锐地反映了农村社会趋于崩溃的现实,在当时引起全社会的注目。然而,迄今为止,学术界对此却鲜有论述。本文拟对这一社会现象作初步探讨。一农民离村,即农民由于各种原因离开自己长期居住的村庄或居所,外出谋生的现象。它不是简单的人口移动,不包括那些走乡串寨和临时外出办事的人,也不仅仅是人口迁移。
1937-1945年的中日战争期间,日本军国主义在对华军事进攻的同时,曾不断地策动"和平交涉"。但是,中国有关的档案记录迄未披露。不少交涉活动的来龙去脉还朦胧不清。本文以可能搜集到的档案、文献及当事人的日记、手记等原始资料为依据,就八年当中日本施弄一系列"和平交涉"的基本事实、性质及其在日本对华总战略中的位置,进行探讨。
一般认为,所谓美国的"立国精神",就是《独立宣言》所表达的精神。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是不错的。但该宣言虽然宣布了美国的独立,并没有完成"立国"的历史任务。从宣言发表到国家建成,中间还有一段漫长而艰难的道路,其中包括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经历了一系列政治和思想的激烈斗争。其间,虽然激进和保守、革命和反动、前进和倒退交织在一起,但主流还是进步的,《权利法案》的通过就是明证。从总体看,这些斗争不仅继承了宣言的精神,也丰富了宣言所提出和阐述的原则,给它增添了新的内容。因此,笔者以为,美国的"立国精神",应
弗吉尼亚在英属北美各殖民地中颇具代表性。它是英国皇家直辖殖民地和国教殖民地,但却是第一个实行代议制,同《五月花号公约》构成了美国制度的两大基石;它是英属北美殖民地"第一届大陆会议"的发祥地,所制定的"宗教自由法案"和"权利法案"曾是其他殖民地乃至美国联邦宪法参照的蓝本。在这块土地上还培育了诸如乔治·华盛顿、詹姆斯·麦迪逊、托马斯·杰斐逊、乔治·梅森、帕特里克·亨利等美国开国元勋。因此,研究殖民地时代的弗吉尼亚,对理解美国从殖民地走向独立的渊源,进而把握美国立国的基础,是很有意义的。
从古代到近代,中国社会一直以家族为基本组织形式和社会生活重心。家族关系在各种社会联系、社会关系中居主导地位,各种社会联系、社会关系无不受家族关系的制约和影响;家族是人生的出发点和归宿,家族利益制约指导人们的各种活动。这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特点。因此,研究中国家庭、家族史,对认识中国传统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的家庭、家族史有关资料十分丰富,仅流传至今的族谱就有几万部,然而这些资料大多是关于上层社会家庭、家族的,而且比较零星分散;同时,在近代以前,也缺乏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所以,对包括平民在内的整个中国社会
一天津近代工业,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进入20世纪以后,尤其是1912年至1928年,天津近代工业获得长足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在这一时期天津民族工业厂家累计约有2471家,资本总额累计约82427000元,涉及66个工业门类,工业人口约4万余人。①与1911年前的民族工业比较,厂家增加了22倍,资本额增加了11倍,行业增加3.1倍。②经过不到20年的发展,天津已逐步形成以纺织工业和面粉工业为骨干,以大机器生产为主,手工工场为辅的工业生产体系,从而为天津成为华北地区的经济中心创造了条件。在北洋政府里握有
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张謇是一位多义的人物。他一生足涉政界、实业界、教育界;既鼎甲榜首,深谙传统文化,又淹通西学,自甘农工小术;政治上或隐或仕,事业上间得间失,牵涉的事件极为广泛。人们从各个侧面对他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作出相当精彩的评论。但是,究竟怎样从总体上把握这位历史人物的全部活动及其最终的属性?或者说,张謇给近代历史提供了哪些信息价值,补充和增殖了哪些新的信息量?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笔者不揣冒昧,谈一点自己的认识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