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年度十大科学人物:中国天才少年曹原居首

来源 :意林·作文素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ainigir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事引读 >>
  2018年12月19日零时,世界顶尖学术期刊、英国《自然》杂志发布了2018年度影响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自然》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性科技期刊,在学术界享有盛誉。该杂志每年遴选出十位对科学界产生重大影响的人士,囊括全年最重要以及最受争议的科学事件。2016年度十大科学人物有一位华人科学家上榜,2017年则有两位。而2018年度十大科学人物位列榜首的,就是发现石墨烯超导角度的中国“神童”曹原,因世界首例基因编辑婴儿而饱受争议的贺建奎也榜上有名。《自然》特稿版主编里奇·蒙拿斯特斯基表示:“十大人物的故事浓缩了2018年度最难忘的科学事件,这些事件迫使我们思考我们究竟是谁、我们从哪里来,以及我们要去向何处的难题。”
  【适用话题】影响力 科学成果 科学与世界



  素材聚焦1 21歲中国天才少年曹原荣登榜首
  2018年3月5日,《自然》发表了两篇以曹原为第一作者的石墨烯重磅论文,他发现当两层平行石墨烯堆成约1.1°的微妙角度时,会产生神奇的超导效应,轰动国际学界,开辟了凝聚态物理新领域,无数学者正试图重复、拓展他的研究。1996年出生的曹原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现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生。尽管年轻又害羞,同事们都说曹原的成熟表现在坚持不懈上。有一次,曹原花了六个月时间研究一份看似令人激动的数据,最终却发现那不过是实验设置中的巧合。他的导师说:“他不开心,但他只是卷起袖子继续干。”
  素材聚焦2 封面设计融入科技热点
  每年《自然》十大人物的封面图片都是一个巨大的数字“10”,具体样式和底纹会融入当年的科技热点:2016年封面图片形如涟漪,暗示当年最大科学成果引力波的发现;“人工智能元年”2017年封面图片融入了计算机代码的元素。2018年封面图片则指向曹原的成果:“10”中的“0”被处理成正六边形,宛如构成石墨烯的碳环结构;整个数字“10”由红蓝两层蜂窝状小正六边形填涂而成,层间有微小夹角,点出了赋予石墨烯超导能力的“魔角”。
  素材聚焦3 “反派”人物上榜
  《自然》年度十大人物是当年对科学界产生最大影响力的人物,并不一定是正面形象。2017年榜单中的斯科特·普鲁特是一名气候变化怀疑论者,在入职美国环保署署长后瓦解了奥巴马政府的一系列环保遗产;2018年榜单中的“反派”则是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的主角、南方科技大学副教授贺建奎。尽管现代辅助生育技术足以让患有艾滋病的父亲生出健康的孩子,但贺建奎依然决意用编辑胚胎基因的方法来试图达到免疫艾滋病的目的,在2018年11月宣布经CRISPR编辑基因的双胞胎女婴降生。外界普遍担忧两个孩子面临着潜在的健康风险,基因编辑伦理的“潘多拉魔盒”更令国际科学界物议沸腾。
  素材聚焦4 另外八位上榜人物及其影响力
  古遗传学家薇薇安·斯隆:发现一具9万年前的骸骨来自尼安德特人母亲与丹尼索瓦人父亲的“混血儿”;物理学家杰西·韦德:为科学领域的平权而努力,创建了数百个女性科学家的维基百科词条;罗伯特·杨·施密茨:倡议科研论文开放获取,推出的“S计划”掀起科学出版业的巨浪;芭芭拉·雷凡特:通过公开的DNA数据,协助警方抓获了犯下数十宗性侵、杀人案的杀手;安东尼·布朗:率领团队发布盖亚太空望远镜追踪到的十亿颗恒星的数据集,迅速改变了人类对银河系演化的认知;日本科学家吉川真:领导“隼鸟2号”探测器造访小行星“龙宫”,将带着采集的样本返回地球;梅森·德尔莫特: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发布重要调查报告,警告距离地球气温改变生态系统的转折点只剩下几十年时间;马来西亚能源、科技、环境与气候变化部长杨美盈:带头倡导减少一次性塑料使用,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推出了相关禁令。
  【考场仿真试题】针对上述材料,请你写一则150字左右的微评论。
  【范文示例】《自然》评选出的2018年度十大人物,无论是发现超导体的“正派”,还是基因编辑婴儿的“反派”,都在科学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们所做的事情,也许不是从 0 到1的突破,但他们都在各自的领域竭尽所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研究成果、职位等,试着去解决或改变这个世界的许多东西。若干年后再回望今天,人类或许对此会有更加深刻的感受。
其他文献
【适用话题】品牌经营 仁德 诚信 监管  新闻回放 >>  2018年12月15日,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节目报道,知名品牌北京同仁堂蜂蜜的生产企业将大量过期、临近过期的蜂蜜回收,宣称“退给蜂农养蜜蜂”。然而,回收蜂蜜却被倒入大桶,送进了原料库。执法人员表示,召回产品应悬挂不合格品标识,企业的操作存在很严重的问题。2018年9月他们也有过类似操作,而在10月企业还更改过蜂蜜的生产日期,违法延长产
期刊
【适用话题】浪费 教育 安全 贫困  新闻回放 >>  2018年12月18日,一则“贫困县学生把牛奶倒水沟”的视频在网络上引起热议。视频中,湖南邵阳隆回县罗洪中心小学的几个学生蹲在教室门口,把牛奶倒在教室门口的水沟里,整条排水渠被染成乳白色。湖南邵阳罗洪中心小学负责人回应称,被倒掉的奶是政府免费发的营养餐,冬天冷,学生喝不完奶,怕过期成为安全隐患才倒掉的。但随后,事情出现“反转”,有媒体发现向当
期刊
人物时事速递 >>  2018年12月23日,《北京青年报》报道的从保安到高校讲师的李明勇引发网友关注。由于家境困难,16岁的李明勇初中毕业便辍学打工,22岁时到贵州师范学院当保安。因为被校园文化氛围所浸染,他立志当一名老师。于是他重新拿起课本,先后考上专科班、本科班,又经三次考研考上研究生,最终又考上华中师范大学博士!如今,李明勇回到母校贵州师范学院,成为一名讲师。李明勇的励志故事让人称赞,他说
期刊
人物时事速递 >>  2018年12月8日,计算机先驱、美国物理学家艾芙琳·贝雷辛逝世,享年93岁。她最广为人知的成就,是1968年发明人类历史上第一台计算机化文字处理器,首次完成编辑、删除、复制及粘贴功能。她的早期成就之一是为美国联合航空公司设计出全世界首个机票订票系统,该系统“服务全美60座城市,只需一秒钟响应时间,11年运作无失误”。贝雷辛拥有至少9项与电脑有关的发明专利,凭借这些专利,她1
期刊
新闻回放 >>  2018年12月25日,微信公众号“丁香园”“丁香医生”“偶尔治愈”共同发布文章《百亿保健帝国权健,和它阴影下的中国家庭》,该文迅速刷屏。12月26日凌晨,权健自然医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通过官方微信和微博发布《严正声明》,称“丁香医生”微信号发布的刷屏文章不实,指责其“利用从互联网搜集的不实信息,对权健进行诽谤中伤,严重侵犯权健合法权益,致使社会大众对权健品牌造成误解”。声明还要求
期刊
人物时事速递 >>  李东方,国家高级工艺美术师、博物院文物保护复制专家,珂罗版大师。1984年她远赴敦煌,二十余年里自掏腰包复制了9个敦煌精品特窟,约300平方米的经典壁画。依托珂罗版技艺,她还实现了让《三希帖》《明解增和千家诗注》《富春山居图》等国宝两岸合璧展览的夙愿。2016年,李东方获全球华人影响力人物“文物保护终身贡献奖”。2015—2017年参赛作品连获中华印制大奖“毕昇奖”唯一艺术品
期刊
作文君  如果要用最简单的元素来展示一座城市的庞大,地铁线路图一定是最恰当的选择之一。这些纵横交织的线条,不仅铺开了整座城市的地理空间,也承载着每天数以百万计的城市人口流动。北京运营着全世界最繁忙的地铁系统,仅地铁司机就超过6000名,相当于两所大型中学的人数规模。2017年,共有38.7亿人次乘坐北京地铁,比同年全国铁路客运总运量都要多。这座城市几乎一年开通一条新线,只用了不到15年时间,地铁线
期刊
2018年12月,一篇名为《22岁男孩留学两年败光200万,回国后成“巨婴”!吃饭还要奶奶喂……》的新闻在舆论场广泛传播。新闻的主人公是哈尔滨22岁小伙晨宇,他从小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流;出国留学,两年败光200万元却连预科都没毕业;回国后到大专院校求学,不到两个月就弃学回家;与游戏为伴,仅剩下的交流就是向家人要钱,甚至,吃饭还要奶奶喂。于是“留学两年败光200万”的关键词在网上迅速发酵。其實教育
期刊
2018年年末,一則“小学一个班九成孩子不识蜡烛”的帖子引起众多人的关注。孙老师在杭州一所热门公办小学教科学,有20年的教龄,这周竟然被一个三年级小朋友问傻了!当天,她上的是实验课,因为要研究材料的沉浮,所以给班里每个小组发了一根白蜡烛,让学生们把蜡烛放在水里,观察蜡烛的浮沉。实验做到一半,有个学生跑到她身边,拿着蜡烛偷偷问:“老师,这个是什么?”后来给另一个班上课,孙老师留了个心眼,实验前就指着
期刊
走在下班回家的路上,虽然路过菜市场,但由于拎着回家太沉,于是打开手机上某生鲜运送平台,选择配送的时间刚好与到家时间相同。上了地铁以后,打开有声书平台,一边听着早已下载好的流行小说,一边查验淘宝上剛刚购买的最新款“懒人拖布”何时到货。预估吃饭时间后,又点开了另一款预约上门按摩放松的服务……近年来,“懒人经济”已成为越来越多“懒人”的常态,不费力又可以提高时间利用效率,因为“懒需求”驱动,新型平台、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