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别怕,有老师在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feng7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84
  在中国,有一片天空,称之为留守的天空。在世界上,有一个留守的大国,名字是中国。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发生转型,而在这一时期,在经济体制的影响下,使中国产生了一大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存在,就像一根刺,扎在中国广阔的土地上难以拔出,由于父母长期外出打工、不能陪伴孩子,缺席孩子生活的缘故,孩子缺少关爱与正常的家庭教育,从而导致诸多的留守儿童不能正确理解一些事情,不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幸福感低下,存在心理状况不好,学业上成绩较差,品行欠佳等问题,这大大影响到了孩子在成人后的心理健康。德国著名的幼儿教育之父福禄贝尔曾说:“家庭生活在儿童生长的每个时期,乃至在人的整个一生中,都是无可比拟的重要的。要知道,如今很多成人存在的心理疾病,有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为童年没有得到健康成长。因此,对于留守儿童的救助显得非常重要,而缺乏家庭教育的他们,便更加需要学校教育去帮助这些孩子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培养坚强的意志、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走出心理困境,完善自己,成为一个“大写的人”。因此,这需要有关小学班主任不仅要注重孩子们的学习,还需要时刻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多方面关注学生的成长。我校有很大一部分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从外乡镇迁入,这部分孩子多数属于留守儿童,很多家庭的大人都选择外出打工,他们从小就远离了父母的怀抱,缺少父母的关爱和该有的家庭教育,任由孩子自由发展,使孩子在身体和心理的成长被忽略,所以针对于此,我们学校里的班主任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应该更加地细致去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们可以走出现如今的困境,得到健康成长。
  我发现,我们学校中大部分幸福感低的孩子都属于留守儿童,可以发现,这部分孩子由于缺少父母的爱,没有成长于一个健康的家中,这使他们内心渴望得到爱,但得不到应该所获得的爱,因此,幸福感极低,影响到了他们的正常成长,并且我们可以看到,这部分留守儿童在学习上成绩偏下,心理状况欠佳,品行发展状况不良,会影响到学校的正常教育,而我班有一位同学非常明显地存在着这类问题,身为班主任的我,在一次周六接到了我们班小凡同学的电话,孩子说他牙疼,但是没有人可以和他在一起,他非常难受,他想去死但是害怕,只好给我打电话,这通电话让我意识到了这个孩子所处的困境,我告诉孩子别怕,有老师在。当天,我带着孩子去检查了牙。由于这通电话,作为班主任的我对于这位同学,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发现了他所处的环境以及孩子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孩子解决内心问题,走出阴霾。(注意:教育要在保护孩子自尊并尽可能不让孩子感觉到老师对其的特别关心,降低孩子的抵触心。)
  因为这通电话,让我意识到了孩子的问题,对于牙疼事件,我联系了孩子的父母,了解了事情的真实情况以及孩子现在的家庭情况,小凡的父亲有时在家里上班,有时候去外地做工程(工程时间一般都很长很繁重,很长时间都不会在家),妈妈长期在外面务工。奶奶年纪八十多岁,一个人在家里做饭带她。八十岁的老人,能给孩子做饭已经是很不容易了,当孩子说牙疼,叫奶奶,老人家不大管,说牙痛没关系,在掉牙呢可能,痛两天就好了。孩子实在受不了打电话给爸爸,爸爸可能做事也累了烦了,就说了这点痛算什么,痛死算了的话。妈妈在外面没怎么管。孩子就会觉得,那我干脆死了算了,反正奶奶也不怎么管我,妈妈在外面也不关心我,爸爸都说了要我痛死算了,那没人管我,我真的得去死了。但是爸爸认为我都这么累了,辛辛苦苦为你赚钱,你因为一个牙疼哭闹很不懂事。家长也不是真的想让他去死,就是说快了一下子情绪失控了。但孩子不会这么想,就只知道爸爸说让自己痛死算了。幸好由于我校平时对孩子们有定期的心理教育座谈会,告诉过孩子,班主任及各位老师也是他们的“爸爸、妈妈”,学校是他们的另一个“家”,所以孩子在难过时会打电话给我说,这也证明了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得还是不错的。如果这件事真实发生,那可能就是一个悲剧了。据我了解,小凡父母平时缺少对孩子的管束,也不对孩子进行基础的家庭教育,从小便任其自由发展,父母的常年外出,奶奶的不予管理,使孩子在家并没有得到好的家庭教育,在家访的时候,小凡与父母之间的互动很少,显得很生疏,小凡在学校中,也没有朋友,成绩偏下,性格偏激,并不能和同班学生和睦相处,这样的状况使小凡变得更加独来独往,这样的状况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在与小凡父母的交流中,我可以看出来,小凡父母是爱孩子的,对孩子的教育问题也是比较重视,但是在管理孩子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这也是很多留守孩子父母的通病,不会与孩子沟通,平时极少打电话,学业问题占据了本就不多的日常交流而使孩子反感,对孩子的学业成绩与知识获取的过度期待,使孩子压力很大,厌烦心理加剧,孩子叛逆心理严重,使家长对孩子的学业管理感到束手无策,父亲常常武力解决问题。有研究表明,体罚等不当的教养方式可能对儿童行为与心理发展产生负面影响。而从依恋关系的角度来说,批评、校正、惩罚等管教方式即便有效,也会以损害依恋关系为代价。而对于缺乏父母关爱的留守儿童而言,其依恋关系受损导致的不安全感,可能使得家长对学业不当的重视与管理方式造成的伤害后果相比于依恋关系建立较为良好的儿童更加严重。因此,这种教育方式是不可取的。我们可以看出,小凡存在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来源于父母,对此,我与其父母进行很多次沟通。
  对于其父母,我告知他们孩子目前的情况,要他们首先充分理解孩子的不安全感,告诉他们,父母的爱与日常的相处对于现阶段孩子的重要性,其次告知他们如何建立与修复父母与孩子的依恋关系,希望他们如果做不到时刻在家,就需要日常打电话问候,对孩子采取温柔的教育方式,尽量避免过度的批评与行为校正甚至是体罚等损害依恋关系教养行为,打电话时不要时刻提学习的事情,多聊一些孩子日常的生活,采取恰当的方式重视孩子的学业,让小凡父母理解自己应对孩子教养问题承担主要责任的,并更多履行自己的教养职责,不能对孩子产生疲惫心理,要给予更多的耐心。这样的几次交流下来,小凡的父母认识到自己在教育方面的不合理之处,积极配合老师,逐步改善了自己与孩子的相处模式,在与小凡交流时,小凡开心地拿出手上带着的电话手表,告诉我,这是爸爸因为他考试有进步对他的奖励。
  之前說过,小凡的性格偏激,独来独往等,这些问题来源也是由于家庭原因,因为在与其父母交流时他们提起孩子在较小的时候,性格开朗活泼,喜欢和小朋友玩,因此,当父母作出改变时,孩子在家庭中得到了该有的爱,性格也有所改变,此时,我告知班里的班干部们小凡的一些情况,希望他们可以帮助小凡,与小凡成为朋友,孩子们的正义感是非常强烈的,我观察到在课后,他们积极主动找小凡聊天玩耍,与小凡分享午餐、零食,小凡在初期有些许不适应,但在后期,小凡也开始将妈妈在外面买到的一些小零食分享给同学们,可以看到孩子的生活在一步步变好,性格也开始开朗起来,笑容也变多了。
  在学习方面,孩子由于之前缺少关爱并产生一定叛逆思想,父母希望孩子变得优秀,但孩子就要反着来,不好好上课,不按时完成作业,上课睡觉是常态,这样的学习状况使孩子成绩非常不好,学习是日积月累的,孩子的学习情况与教师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我主动担起解决孩子学习这一问题,成为孩子暂时的“家教老师”,帮助孩子查漏补缺,对孩子学习上采取奖惩方式教育(奖励偏多,惩罚较少),对症下药,从基础上帮助孩子巩固基础,孩子在激励下开始努力学习,在课堂上积极问老师问题,按时完成作业并完成效果较好,在之后的期末考试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孩子开心,其父母开心,小凡爸爸还奖励了孩子一个电话手表,并带孩子出去玩,父子关系得到了很好的缓和,这时的小凡,再也不是之前那个哭着打电话说丧气话的孩子了,小凡也有了小学儿童该有的阳光开朗,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
  小凡不是个例,我们学校还有很多这样的留守儿童,我们都说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是祖国未来的希望,而我们应该多多关心他们,给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同时呼吁家长们,多陪陪孩子,给孩子一个完整的童年。
  参考文献
  [1]刘在田,陈溢超,潘建伟,申雨禾,吴问骋,易春丽.留守儿童主要抚养人对孩子受教育的期待——基于对江西省乐安县留守儿童情况的访谈[J].心理学进展,2019,9(11)
  [2]杨圆圆,张仲明,郭晓伟,胡朋利(2012).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与父母同伴依恋的关系研究.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9),1371-1373.
  [3]韦仕先(2013).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学理论,(30),103-104.
其他文献
摘要:现如今,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进步和完善,也使得基础教育的总目标完成了由开始的课程中心到学生中心的重大转变,与此同时“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也成为了重中之重。下文探讨了一些核心素养下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活动设计的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活动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060  在提升学生的信息化素养建设的过程中,初中信息技术占据着无可替代的地位,为了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教育制度不断优化,教育形式也越来越多。初中阶段是学生首次接触到化学这门学科,学生对于化学还不够了解,那么在课堂上进行趣味化学实验是一种很有用的教学策略。本文主要通过分析课堂趣味化学实验的重要意义以及在以往实验中的不足,另外,举出一些运用课堂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实例,由此来得到更好地运用趣味化学实验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趣味实验;应用和设计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
期刊
摘要:游戏化教学是一种寓教于乐的创新型教学方法。通过将高中信息技术的课堂与游戏化教学相互融合,能够达到让学生“好学之不如乐学之”的最佳学习。但如何让学生在游戏化教学的课堂上同时又能够不因为学习而分心也是一件非常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对此,本文对如何让游戏化教学有效应用进行了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 高中课堂; 信息技术; 有效应用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
期刊
摘要:本文针对当下阶段诸多幼儿园利用游戏开展教育的现象展开深入研究,得出了游戏可以为幼儿带来欢乐以及游戏可以加强对幼儿的教育这两个基本结论,而后基于此结论提出了科学利用游戏增强幼儿园教学效率的相关建议。以实现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科学使用和高效使用。  关键词:游戏;幼儿园教育;幼儿教师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078  游戏可以依据其基本形式和主要内容划分为三类:娱
期刊
摘要:多元化教学是当前在新课改教育教学理念下推行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其本质就是: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相应的知识传播与引导,帮助学生更快了解课堂学习内容,更快掌握课堂相关知识,更快实现对课堂知识的应用。其中主要体现为“乐教和乐学”。乐教指的是教师乐于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课堂教学,乐学指的是学生能够积极参加到课堂学习中。所以,乐教和乐学,也就是教师与学生的一个融合体。两者合二为一,可以有效
期刊
摘要:良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在高中语文教学课堂中也是如此。有效的课堂导入设计能迅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引导学生顺利进入课堂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从应用故事导入法、运用精彩影视片段导入、借助问题启发导入等几个方面,围绕高中语文教学课堂导入的有效方法,进行了谈论研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导入;故事;精彩影视;问题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图画书对于幼儿早期的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图画书作为一种既有图画又有文字内容的书籍,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但是对农村幼儿来说图画书可能还比较陌生,图画书如何走进幼儿,如何在区域游戏中更好的应用,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  关键词:图画书;农村幼儿园;区域游戏;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066  朱自强先生曾经在《亲近图画书》一书中提到过图画书的作用
期刊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开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受到重视,地理教师应该紧跟改革导向,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初中阶段地理核心素养离不开学生的记忆和情感态度。地理教师要清楚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总结教学问题,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教学方案,才能更好地去提升初中生的地理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地理;有效教学;方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079  在目前的
期刊
摘要:教育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任何一个阶段都是必不可少的。教育的分类有语言教育、素质教育,还有心理健康教育。小学高年级的班主任尤其需要关注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孩子年龄大都十岁左右,对于思想健康教育的知识會觉得比较抽象,这就需要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潜移默化的渗透,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教育形式和内容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素质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和推动,初中音乐教师越来越注重提升自身专业技能修养,提倡科学探索音乐学习精神,以能够结合以往优秀音乐教学实践经验和初中学生个性特征发展等方面的内容,为初中生音乐发声训练创设出符合其生理健康成长及心理需求的有效学习措施。本文将结合中学生男、女变声期阶段的不同心理特征和生理特点等因素,对其发生期的教学训练引导展开详细论述,探究初中音乐教学阶段科学有效的訓练方式,以供各方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