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两学一做”背景下学生党员培养模式的创新措施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i89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开展政治思想教育活动,是培养高校学生党员发展的重要途径,“两学一做”是全党学习教育的实践方针,高校应努力抓住这一党建时代背景,致力于在高校人才中发掘和培养更多的合格党员,总结党员培养工作在校园中开展遇到的问题,突破传统培养教育的模式,严肃组织丰富的党员培养活动,完善高校科学化的党建机制,严抓党员思想道德教育培养的管理,为发挥党员表率作用认真要求规范日常行为,制定现代化更具创新意义的培养措施,力争为我国党员建设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两学一做”;学生党员培养;模式创新
  辽宁省社科联辽宁经济社会发展课题一般项目《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载体 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的党员培养与教育》(项目编号:2017lslktyb-33)
  D267.6
  我国高校人才是党员事业的新生力量,是全党建设发展的坚实后盾,高校学生的党建培养工作是重之中重,有成效的开展校园党员培养工作,决定着社会主义发展的成绩,加强党员认知,提高党员全面优秀的综合素质,将“两学一做”方针在高校中切实有效的落实,是高校党建教育工作者的共同目标,积极开展培养模式的研究,总结避免党建工作实施中遇到的问题,将党内教育的局限性转变为普遍性。
  一、“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重要性
  (一)“两学一做”基本内容
  “两学一做”教育方针是完善党建活动的重要措施,它将党的章程与学习紧密的结合起来,通过对章程和规定的学习更深刻的领悟党建讲话,在对总主记的系列讲话中重要意义,准确深入的得以领悟,将总书记的讲话内容结合党规党章,更好的充实头脑中党政思想,严肃端正党员的思想觉悟,加强全党党员的思想修养,使得党员的党性得以全面升华,加强党建队伍的高度纯洁,培养提高党员的政治觉悟、信念意识、党性素质、原则坚持,争做全面发展品格优秀多元化合格的党员,具备勇于提高自我要求的党政思想,更好的推动党建工作在全党的顺利开展。
  (二)党建教育发展现状
  总书记对于党建工作在各大高校开展,能够起到的重要作用非常重视,提出加强高校的党员培养,对建设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校园有重要作用,高校开展“两学一做”教育任务很重,是为我党培养、提供优质党员的重要途径。党建工作在高校的开展中,受到社会改革及社会经济的影响,产生了与以往不同的变化 ,以人为本的党建目标,是为了服务于学生及教师团队的,从而增强了党员团队的凝聚力。宏观来讲“两学一做”开展成果良好,但党建教员普遍在职的情况,导致党建工作的程度不够深化,专业性较弱,没有完善的监督体系,甚至有些教员的信仰不够坚定,信仰的缺失直接会导致信念之墙崩塌,是党建工作的不和谐因素。
  二、学生党员培养的重要性
  (一)学生培养的优势
  高校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国家建设的强大储备军,高校学生是党建团队中最新鲜的血液,重点培养高校学生的党建意识,对于党的发展形式壮大稳键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学生是党的新生力量,他們有着年轻、活力、进取的优势,为党员队伍带来生机和希望。高校学生知识及思想的开放先进程度较高,有利于吸收和创新知识及概念,努力发展扩大具有巨大潜力的高校阵营,广泛地进行党建培养,方便于落实“两学一做”教育方针。党建工作的难点在于精神领域思想工作的攻克,着眼于高校学生的巨大潜力,制定了重要的党建方针,团结凝聚一切有用的力量,筑成坚固的精神道德信念之墙,抵御一切试图打击我国的嚣张势力,展现我国的强大党建实力。
  (二)学生党建开展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飞速的发展,各大高校学生在面对日新月益的变化生活,价值观和信念直接受到影响,复杂社会考验着学生们面对金钱的定力,很多学生注意到入党对于以后工作的选择有很大帮助,直接影响着他们的经济利益,功利的入党动机使得学生的党性觉悟较低,有些学生受父母鼓动而入党,缺少端正的党员态度,还有些同学为了在校期间的履历能够丰富,从而将入党当做自己成功的垫脚石,种种动机导致入党的目标不统一,学生入党信仰缺失,党员培养工作开展起来较为困难。目前国内的政局稳定,党员工作中逐渐放松懈怠,对于党员教育培养工作过于形式化,沉浸在党政营造的安稳环境下,被动的开展党政教育,致使有些学生入党前积极踊跃,入党后受到影响被安稳同化。
  三、学生党员培养工作的创新
  (一)党建面临问题的成因
  全球化的经济发展格局,刷新着人们对于消费概念的低线,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与追求时尚的消费理念相冲突,社会环境严重影响着高校学生的思想,互相攀比、追求富贵等多元的因素,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入党的目的性。如今的高校学生以90后居多,他们是蜜罐中的宠儿,溺爱致使学生普遍具有自我、脆弱等性格弱点,以及信息年代与网络的接触方便及亲密,学生这些自身因素使得情绪不稳定,影响着入党动机纯度及党员培养的效率。目前党建工作处于进度缓慢的工作模式,高校党员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方法陈旧、方法单一、体制欠缺等因素,致使学生党员培养工作过于平稳,学生难以通过培训学习得以提高,党员培养工作难以尽如人意。
  (二)大胆创新培养模式
  提高党建工作开展的质量,需要系统性的增强党建教育工作,抛弃原有的懈怠情绪,保持优良道德传统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积极学习先进性的党政章程,对党的政策认真贯彻,挑战全新党建模式的创新,充分结合多元的网络信息资源,适应新媒体时代的改变,营造特色浓郁的校园党建氛围,创造丰富的校园文化,通过开展党建相关的社会实践,从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并制定改善措施,增强党建教育工作者教学质量的培养,制定严谨的工作制度及考核,形成自我要求和监督化的认真工作态度,确保党员培训工作规范性、科学性、制度性的有序开展。
  总之,党建工作需要全体党政教育工作者端正态度的去完成,正确的价值观、积极的工作态度、创新的工作模式对培养优秀的学生党员,起着推动性的先决条件,从基层做起切实贯彻党的政治方针,创造学生党员建设的新格局。
  参考文献:
  [1] 苏小丹. 关于高校学生党员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的探索[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6, (07): 13-15
  [2] 杨大方, 张琳, 宋琳奇. 创新学生党员教育培养模式的思考[J].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06): 18-19
  作者简介:
  郑子昂,辽宁大连人,大连医科大学 第一临床学院临床医学(本硕连读) 2014级学生
  丁立华,辽宁大连人,大连海洋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党总支书记,副教授。
  刘富江,山东潍坊人,大连海洋大学后勤管理处饮食管理科科长。
其他文献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它主要包括教师讲解,学生问答,教学活动以及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 高职课堂教学设计要紧紧围绕高职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把握高职教育的性质和高职课程体系的特征,体现高职教学“教、学、做”合一,把握课堂教学长度、密度、深度、适度四位一体,探索课堂教学过程的特点和规律,以取得有效的课堂教学效果,促进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
马铃薯实生籽很小,千粒重仅有0.5克,人们怕直播不容易出苗,而采用阳畦育苗的方法,培育实生苗,花工较大,成本较高。虽然当年能获得比较高的产量,但由于在小面积的营养床内,植
边缘性和轻度缺锌影响儿童的某些心理行为功能(包括短时记忆、长时记忆、学习能力、声反应时、视空间结构和抽象能力),此时,不一定会对儿童的体格发育造成显著影响.暴露指标
G633.41  农村英语教学一直是许多一线教师探究的问题,农村学生在学习英语方面,与城市学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一是学习英语没有积极性与兴趣,他们没有什么英语基础,对学习英语没有信心。二是农村学生大部分是留守儿童,没有父母的平时监督与督促,学习的自主性普遍不高。尤其是男生,懒惰、贪玩成为学习英语最大的障碍。三是部分教师教学理念的落后,不愿尝试新的方法与创新模式,一味的照搬或生硬的套用,导致学生没
期刊
摘要:进入二十一实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迎来了新的发展趋势。传统的教育工作难以满足大学生的发展需求,而个性化的教育模式能够为社会输送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个性教育的价值意义、常见问题及强化措施进行探究,供大家借鉴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个性教育;价值;创新  G641  顾名思义,个性化教育模式兴起于近两年,它指
1978年我省各地普遍开展了温室无土育秧科学实验,取得了良好效果。据初步统计,全省采用无土育秧种植的早稻面积达40万亩左右,嘉兴、杭州、金华、丽水、温州等地、市无土育秧
内容摘要:信息網络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和道德风貌。尤其青少年具有很强的反抗和叛逆心理以及求新性,他们试图摆脱束缚,任意驰骋,发展自己的个性,互联网正好提供了这样一个空间。本文就以课堂教学发生一堂关于教材范例更新而造成的教学冲突,引发我对学生的网络道德的思考,并对教材通过不同的处理,实施我对学生网络道德培养的教学尝试。  关键词:网络信息;网络道德  G631  如何让
芒秆(Miscanthus sinensis Anderss.)也叫巴茅秆、冬芽秆,是禾本科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主产我国南方各地,生长在沟边、路边、山坡上,是丛生野草,生活力强。 Miscanthus
本文介绍了美国BB公司生产的XTR1系列二线制变送器集成电路及其典型应用。XTR1用于将各种传感器信号转换成标准4~20mA电流或完成0~5V/4~20mA之间的相互转换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United
摘要: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公民意识是个人认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个人素养和能力的基本条件与平台。在小学教育阶段,利用小学品德课程提升学生公民意识,是提高小学素质教育水平的重要手段。如何在小学品德课程中培养学生公民意识,是小学品德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也是开展小学品德教育的难点。本文立足小学品德课程实践,探索提升学生公民意识的有效路径。  關键词:小学品德;学生培养;公民意识;思想政治  G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