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能力培养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ping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初中数学课程中进行研究性学习,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初中数学课堂中科学探究能力培养教学理论探索进行分析,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自觉性和思考能力放在与学好扎实的基础知识同等甚至更重要的位置上来。
  关键词:初中数学;创造能力;应用能力;思想教育
  数学教学是教师运用数学语言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的过程,学生能够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数学知识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再加上初中生急于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想法的特點,在师生交互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发表学生个人意见,同时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总结能力和表达能力。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据心理学调查统计数据显示,在促进学生学习成绩提升的各类因素中,对于学习的兴趣能够占到25%。而在降低学生学习成绩的各类因素中,对学习缺乏兴趣则能占到35%。由此可见,兴趣是让学生产生学习热情和探究动力的关键因素。因此,只有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他们产生充足的探究动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多动脑筋,确保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处于一个精神振奋、兴趣高昂的学习状态。例如,在讲解有关“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太阳在海平面升起和落下的情景,以便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使其主动地探究圆与直线中有关公共点个数的情况,进而得出二者之间有关“相交、相切、相离”的位置关系,为学生今后学习探索圆与圆之间的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而将讲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内容时,教师则可以采用将教室内的学生按照行和排以坐标取代的方式进行提问,将学习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到一起,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养成积极探究的良好习惯。
  二、应用能力的培养
  数学是一种语言,是认识世界必不可少的方法,运用数学的能力是未来公民应当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质之一。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形成用数学的意识”。笔者认为,在教学中我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1.重现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大多是由实际问题抽象出来的,因而在进行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的教学中,我们不应当只是单纯地向学生讲授这些数学知识,而忽视对其原型的分析和抽象。我们应当从实际事例或学生已有知识出发,逐步引导学生对原型加以抽象、概括,弄清知识的抽象过程,了解它们的用途和适用范围,从而使学生形成对学数学、用数学所必须遵循的途径的认识。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对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大有裨益。
  2.加强建模训练,培养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建立适当数学模型,是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是运用数学能力的关键一步。解应用题,特别是解综合性较强的应用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建造一个数学模型的过程。在教学中,我们可根据教学内容选编一些应用问题对学生进行建模训练,也可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科技和当前商品经济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为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
  3.创造条件,让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引导学生亲手操作,如测量、市场调查和分析、企业成本和利润的核算等。把学数学和用数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用数学的快乐,学会用数学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达到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能力的目的。
  三、教给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方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学应该着力引导学生去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对问题的探究来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数学素养。可以说,这些要求既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又是新时期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目标。探究性学习的应用,也可以使学生在不断探究中加深对于数学的情感,从而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师除了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科学设置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外,更重要的就是要教给他们进行探究性学习的方法,使他们的探究活动具有更强的方向性和目的性,以便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效果。
  例如,在讲解有关“三角形全等条件”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试验,通过画图、制作道具的方式来对三角形的全等条件进行探究,验证教科书上“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三角形全等”等一系列的概念,让学生经历一个猜想、验证、成功的过程,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让学生掌握正确的探究方法。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探究能力培养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探索,促使学生和教师、学校进一步认识到探究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认识到真正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教师应积极转变自身观念,摒弃过去那种让学生被动接受教科书上知识的教学模式,将重点放在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上,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探究兴趣,并为他们的探究活动积极提供各种所需的条件。同时,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指导,让他们掌握正确的探究方法,以便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使学生做到主动探究、主动分析,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雪.试论初中数学教师教学行为价值取向[J].科海的故事博览:科教论坛,2010,5(30).
  [2]刘霞,童建山.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数学课堂有效性的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1(643):112.
  [3]巢建伟.浅谈数学教学价值取向与“人”的发展需求整合[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1(643):18.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当今教育事业的发展,在新课标里着重强调,学生要从现阶段已有的生活经验作为出发点,通过以往的亲身经历来把抽象的问题通俗简单化。在小学数学授课时,生活情境法以实际为基点,将枯燥难以理解的书本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练习,激发出学生潜在的水平,巧用生活情境法既符合现代教学方法创新的趋势,也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重要举措。所以生活情境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势在必行!  关键词:生活情境;小学
从土建阶段、地下室、标准层三方面着手,分析了建筑给排水施工的难点,并探讨了建筑给排水的施工方法,提出了给排水管安装、支吊托架安装、室内管道布置的技术要点,从整体上提
本文介绍了一种单片机课程教学模式,即引入protues仿真软件,结合keilc51编程软件,配合单片机学习板的实物演示形成一套全新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本课程的教学改革达到了良好
对人类和当今社会而言,互联网不仅是一次创新,更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彻底解放生产力和提升经济、生产以及社会层面运行效率的革命。它是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对于世界,它彻底
期刊
目的: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方法:以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对100例患者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跌倒是造成65岁及以上老年人致命和非致命伤害的主要原因. 在2014 年, 美国约27000名老年人因跌倒而死亡, 280万名老年人因为与跌倒相关的伤害而入急诊, 其中约80 万名老年人
期刊
摘 要:物理是一门诞生于近现代并逐步完善的学科,它从生活中而来,但又在生活之上。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物理知识被广泛的运用。随着新课改的进行,许多学者提出了:“在生活中发现物理,让物理融入生活”的理念,想要在高中物理的教学中实现这一理念,就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注意融入生活情景。下面就将针对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融入生活情景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可行的实施办法。  关键词:生活情景;融入;高中物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