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陶渊明隐逸生活下的“身安”追求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42874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陶渊明的隐逸生活中,追求“身安”,不仅仅是他个人对生活处所的选择,也是其受玄学思想影响的必然结果。“身安”,是陶公对庙堂虞诈之声的摒弃,也是其为追求精神安宁的形体回归。陶渊明为追求“身安”而选择躬耕自资的田园生活,是其成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1]的一个重要前提。
  关键词:陶渊明;隐逸;身安;玄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009-01
  “古今隐逸诗人之宗”的名号,早已使陶渊明的隐士形象深入人心。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陶渊明身上所具备的一些精神气质,是与魏晋风度下所形成的时代气息分不开的。他心存鸿鹄之志,渴望建功立业,实现自我抱负。初次出仕,时年29岁的陶渊明起任江州祭酒,然“不堪吏职,少日自辞归”。接着又在此地召任主簿,陶辞不就职,开始“躬耕自资”。奈何“身在江湖,心存魏阙”,在其对“大济苍生”的政治理想的追求下他多次入世,又屡次无奈出世。最后一次为官,是出任彭泽县令,而他却在上任第八十一天时因叹:“‘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2] 陶渊明彻底觉悟到“世与我而相违”,于是坚定了隐居的决心,一直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不同流俗的他在对跌宕仕途的绝望后,最终选择归隐,只求一个能让自己“安身立命”的处所,过着恬淡安宁的桃源生活。这种选择是其理想破灭后的苦不堪言,更是他自我超然风度的人格之美。
  一、生活处所的选择
  纵观陶渊明一生,其29岁到41岁这十三年的为官生涯,在陶公自己看来也不过是:“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归园田居五首》其一)[3]陶把这段经历说成“误落尘网”,那他所追求的到底为何种生活呢?《归园田居》中说“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没有官场上不休的争斗,相携妻儿守著一份田桑之业,过着躬耕陇亩的自足生活,如此“身安理得”,才是陶公最心向往之的生活追求吧!
  概览陶公作品可知,其隐逸生活下的“身安”,是他对大自然的向往,也即是对客观生存环境的遴选。这需要有一个相对安静的氛围,简单纯朴的人际关系,却又不乏山水自然之乐。十三年的仕宦生涯,陶渊明频频徘徊于入世出世之间,仕途上的不得意使他“兼济天下”的政治抱负无法顺利施展。《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曰“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3]此时诗人入朝为官没有几年,却唤出心中对静美“园林”生活的向往,也将大自然的一派清新之景和尘世之污俗做了对比,他内心的选择也不言自明。再如其述怀诗《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中曰:“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 [3]在历经行役之苦时,陶再次表达自己心念田园的感情。《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目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3]等诗句中都明确表达了自己希望生活在“山泽”、“班生庐”诸如此类象征隐逸生活的处所中。陶诗中这种对清静、自然而淳朴,乐趣盎然的居住环境的向往,也成为他之后隐逸处所的一个选择标准。《归去来兮辞》中“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籽;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3]是他实现“身安”满身畅怀后对带有浪漫气息田园生活的歌颂。哪怕是陶晚年所作的《桃花源记》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之生活场景,都再三印证了其任凭时光流转,我只求现世“身安”,尽享“桃花源”般生活的内心呼唤。
  在陶渊明的诗文中,直接表达渴求一方宁静的生活处所的言语俯拾即是。这种相对清静、淳朴的社会物质环境,对最原始的自然生活状态的依恋,是诗人在沧浪之水浑浊之时的全身而退,是他对客观生存环境的选择,为其提供了安身立命的前提。
  二、精神安宁的形体回归
  苏子诗言“此心安处是吾乡”。 [4]在其颠沛流离的一生中,东坡历经宦海沉浮,却能固守一份“心安”,这于陶公来说,又何尝没有相同的精神追求呢?
  陶渊明生活于晋宋之交,身处乱世,其思想自然受到玄学风气的浸染。所以陶渊明思想的根本立足点也必然是老庄学说。恰如《形影神》曰:“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3]这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淡然让他宠辱偕忘,使之形成了超然自适、与世无争的性格气质。即使陶公口中时时长叹“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但是在面对庙堂之上的龙争虎斗和虞诈之声时,他心中更加渴望的是一片宁静祥和的山林。他渴望“无所侍”的最自然最自在的生活状态,形体都容不得被拘束。他没有苏子“大江东去”的那份豪放和旷达,却甘愿过“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平淡日子。他在生活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是纯任自然地对待自然、纯任命运地对待人生的性格特征,也是他内心向往逍遥而无为的精神境界的体现。故这种个人追求下,陶公也只能借助“身安”所创设的客观环境来守护其精神世界的安宁。于是,山林乡野成为了他安放精神的家园。
  陶渊明和苏轼虽然选择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但此二人共同向往一种没有世俗羁绊,让心灵得到最大化的自由和放松的精神家园。如陶渊明《饮酒》其一所云: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此为陶公《饮酒》诗组二十首里最有名的一首。在纷繁杂乱的闹市居住,却能因为内心对此环境的疏远而觉得自己地处偏僻安静。这里与其说诗人藏一份“心安”于形体之中,不如说在“心安”的精神境界里他更加渴求“地自偏”的居住环境。“悠然”、“日夕佳”和生活里的“真意”这种悠闲恬适的精神状态还是需要在“东篱”、“南山”“飞鸟”之中觅得。只有诗人的形体回归了,才能在“身安”中守得一份“心安”。
  苏轼曾言:“陶渊明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5]
  如此淡泊安然的精神气质下,才有“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饮酒》)的潇洒。
  “身安”是陶公区别于苏子“心安”的标识,是他欲仕不能后的毅然归隐,是他追求淡雅生活处所的洒脱不羁,是他精神安宁的形体回归。
  参考文献:
  [1]钟嵘.诗品[M].北京:中华书局,1998.
  [2]郭锡良.古代汉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3]郭维森,包景诚译注.陶渊明:陶渊明集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8.
  [4]苏轼.苏轼文集[M].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
  [5]苏轼.书李简夫诗集后[A].见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
其他文献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该阶段幼儿要“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然而目前,很多年轻父母更多关注的是对孩子智力方面的教育,生活上又过多地“包办
每个人的心犹如一座花园,阳光普照才能鲜花怒放。如果心的花园见不到阳光,便会日渐枯萎。——题记窗外,浓密的大树上,每一片叶子正在惬意地享受着夏日里明媚的阳光……享受阳
摘要:罗伯特·S·苗拉(Miola, Robert S.)曾写过一本书名为《莎士比亚的罗马》,书中通过莎士比亚的六部罗马作品文本对莎翁作品中的罗马进行了细致的剖析。其中美德、荣誉、民主自由、政治权利都是重要的罗马元素并且相互交织。本文将就莎士比亚的六部罗马剧为据,浅析莎士比亚笔下罗马的主要元素。  关键词:莎士比亚;罗马;罗马剧;主要元素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伴随着新时代的到来,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理念,转变教育教学模式,真正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则是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价值指引.因此,本文从构建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梳理  “价值体系”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是社会的本质体现。它受一定社会基本制度的制约,是由一定社会崇尚和倡导的思想理论、理想信念、道德准则、精神风尚等因素构成的社会价值认同体系。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是指在社会中居于统治和引导地位的社会核心体系,它能够有效地制约非核心、非主导的社会价值体系作用的发挥,能够保障社会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的稳定和发展。  在我国的社会价
三年的住校生活,令我时时惦念母亲,时时记起母亲那双手,记起那双紧紧抓着我不放的手。那是母爱的见证。爱超出了灵魂,覆盖了生命,那双手便是母爱的最好的诠释。四岁那年,妈妈
中职学校旨在培养为社会服务的专业型才,而中职军体班作为中职学校的特殊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倾向于入伍当兵.而军人又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是保卫国家的主力军.因此,中
在学习轴对称图形的时候,老师跟我们讲了如何在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内构造一个新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我听完很感兴趣.于是我也构思了一个等腰三角形问题,但却無法证明,莫非我构思的新三角形不是等腰直角的?我静下心来,想到老师曾说过,要证明结论不成立,正面证明比较困难,往往要用到反证法.所以我决定尝试一下.  首先,我把问题又重新梳理了一遍:  如图1,在直角△ABC中,AB=AC,D为BC的中点,且P为CD中
期刊
小虫十年路(一)    老乐/文  不管是不是继续写信。也不管曾经的收获是多是少,只要做过信虫,都不会忘记写信时的期待与收信时的激动,哪怕从没得到过回信,这种经历也是快乐的。  认识我的信虫朋友很多,有人说我是大虫,我却称呼自己是小虫,以前是,现在还是。  从1999年收到第一封回信到现在,已经十年了。十年的变化太大了,很多人退出了,也有很多人加入了。写这篇文章是为纪念一下十年的信虫生涯,因为这是
期刊
政治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初中政治的学习中,主要是对学生们的日常行为进行简单的规范,并没有让学生去了解和掌握国家的政治,法律,法规等难以理解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