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及病原菌分析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vbnm123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感染性心内膜炎(IE)患者的临床特点,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2012年1月至2015年3月住院治疗的IE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共纳入303例临床确诊IE患者,男211例,女92例,年龄(43±16)岁。IE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发热(85.5%)和心脏杂音(62.4%)。基础心脏疾病所占比例最高的是先天性心脏病(33.3%),非风湿性心脏瓣膜病(13.5%)次之。303例患者中274例(90.4%)发现赘生物。链球菌属(44.2%)是IE的主要致病菌,葡萄球菌(28.9%)位居第二,革兰阴性菌(7.7%)分布呈多样性。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100.0%)和利奈唑胺(97.7%)保持良好的敏感性。

结论

先天性心脏病是导致IE的主要基础心脏疾病。链球菌属依然是IE最常见的致病菌。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保持良好的敏感性。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采用超声测量心脏术后患者视神经鞘宽度(ONSD),探讨其与容量状态间的关系。方法选2015年1—8月连续入住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心脏术后患者44例,根据标准的目标导向的病因和血流动力学治疗方案接受常规治疗,测中心静脉压(CVP),记录72 h液体平衡情况。超声测量ONSD和下腔静脉内径(IVC)。结果44例心脏术后患者基线ONSD为(5.31±1.96)mm,治疗72 h后为(5.07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皮层下单个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及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344例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皮层下单个脑梗死患者资料。根据大脑中动脉是否存在狭窄分为载体动脉疾病(PAD)组和载体动脉正常组(non-PAD组),分别为32例和312例。non-PAD组再根据头部MRI显示的病灶与大脑中动脉的关系分为脑小血管病(SVD)亚组(129例)及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疾病(BAD)亚组(183例)。比
期刊
目的探讨以肾功能不全起病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用含硼替佐米或沙利度胺方案治疗的疗效和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14年8月北京朝阳医院京西院区血液肿瘤科收治的69例以肾功能不全起病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初始治疗方案将69例患者分为硼替佐米组(39例)和沙利度胺组(30例),比较其疗效和肾功能改善及生存情况。结果(1)硼替佐米组总有效率为89.7%,完全缓解+接近完全缓解(
期刊
回顾性分析干扰素联合一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伊马替尼治疗慢性期慢性髓性白血病(CML-CP)ABL激酶区突变的疗效。结果显示,Sokal评分低、中、高危CML-CP患者ABL激酶区的突变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25%、9.42%和47.06%,P<0.05);干扰素联合伊马替尼组、二代TKI组治疗CML-CP患者ABL激酶区非T315I突变的有效率分别为61.11%、65.52%,差异无统
抗γ-氨基丁酸B(GABAB)受体脑炎临床鲜有报道。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例抗GABAB受体脑炎,2例患者均以癫痫为首发症状,疾病过程中伴发热,症状急性加重或快速进展,随后出现意识水平下降,频繁癫痫发作;病程后期可出现双手节律性振动,以竖毛肌收缩为表现的癫痫发作。脑电图、头颅MRI对诊断该病没有特异性。患者对一线免疫治疗敏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