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肾功能不全起病的多发性骨髓瘤69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华内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x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以肾功能不全起病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用含硼替佐米或沙利度胺方案治疗的疗效和生存情况。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8月至2014年8月北京朝阳医院京西院区血液肿瘤科收治的69例以肾功能不全起病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初始治疗方案将69例患者分为硼替佐米组(39例)和沙利度胺组(30例),比较其疗效和肾功能改善及生存情况。

结果

(1)硼替佐米组总有效率为89.7%,完全缓解+接近完全缓解(CR+nCR)率为41.0%;沙利度胺组的总有效率为83.3%,CR+nCR率为26.7%;两组的总有效率及CR+nCR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硼替佐米组的肾功能改善率为87.2%,高于沙利度胺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52例肾功能改善者的中位肾功能损伤时间为45 d,17例肾功能未改善者的中位肾功能损伤时间为222 d,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治疗前的血肌酐及内生肌酐清除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69例患者总的中位无进展生存(PFS)期和总生存(OS)期分别为18和33.5个月,3年OS率为57%,5年OS率为17%。其中,硼替佐米组的中位PFS期和OS期分别为19和36.5个月,沙利度胺组的中位PFS期和OS期分别为12和25.5个月;两组比较,PFS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OS期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5)。

结论

与沙利度胺为主的化疗方案相比,以肾功能不全起病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用以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方案可以取得更高的总有效率,PFS时间延长,肾功能改善率也显著提高,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目的通过采用超声测量心脏术后患者视神经鞘宽度(ONSD),探讨其与容量状态间的关系。方法选2015年1—8月连续入住北京协和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心脏术后患者44例,根据标准的目标导向的病因和血流动力学治疗方案接受常规治疗,测中心静脉压(CVP),记录72 h液体平衡情况。超声测量ONSD和下腔静脉内径(IVC)。结果44例心脏术后患者基线ONSD为(5.31±1.96)mm,治疗72 h后为(5.07
期刊
期刊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皮层下单个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及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344例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皮层下单个脑梗死患者资料。根据大脑中动脉是否存在狭窄分为载体动脉疾病(PAD)组和载体动脉正常组(non-PAD组),分别为32例和312例。non-PAD组再根据头部MRI显示的病灶与大脑中动脉的关系分为脑小血管病(SVD)亚组(129例)及分支动脉粥样硬化疾病(BAD)亚组(183例)。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