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结合峰峰集团马头洗选厂实施点检定修制以来,在实际工作中的遇到的实际问题和经验总结对点检定修制进行了阐述。
一、前言
在现代企业中,设备管理已经成为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关系到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一环。现代设备管理是以设备为研究对象,以提高设备综合效率,追求寿命周期费用经济性,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目的,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对设备寿命周期的全过程,从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和管理的一系列活动。峰峰集团马头洗选厂自1959年建成投产以来,始终视设备管理为日常工作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十年来,马选厂在设备管理方面进行了诸多尝试和创新,积累了丰富的设备管理理念。但是,随着大型化、连续化、自动化、高速化、高精度化、综合化的现代化设备在我厂的广泛应用,在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大幅提高的同时,也对设备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管好这些先进的设备,摆在了每个设备管理者面前。本文主要介绍了马头洗选厂。
二、我厂传统的设备管理方式
1、鞍钢宪法在我厂的应用
鞍钢宪法是我国独创的一种设备管理方式,被称为设备管理的群众路线,其核心思想是工人参加设备管理,其最大的优越性在于发挥了劳动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此制度在我厂的具体体现是机电员工的设备包机制度以及机电事故车间与机电连挂追究制度。设备与人的紧密结合确保了大多数设备不会出现漏检,但是此制度在实际操作中也暴露了诸多问题:(1)劳动者技术水平、责任心参差不齐,无法保证每个人、每台设备都实现此制度的初衷。优秀的劳动者其所包设备往往缺陷少而且都能够及时将缺陷排除。但大多数劳动者都无法做到这点。(2)机电维修人员每天需要处理的调度零活比较繁多,无法抽身去巡查设备,巡回检查和零活处理往往顾此失彼。(3)缺乏精密点检。工人的设备检查一般取之于感官经验,而有些设备隐患是深层次的,需要依靠理论以及仪器才可发现。
2、传统理念与现代设备管理的突出矛盾
一直以来,设备完好率是我厂评判设备性能和设备管理状况的重要指标,其定义是完好的生产设备在全部生产设备中的比重。应当说它可以反映我厂的设备管理水平和设备运行状况,但是它绝不适应当前我厂的全自动集控生产系统。要知道,任何一台设备缺失,都将造成全部设备的停摆,这就是一个异常不平衡的等号:%1=100%。所以说保证大多数设备的正常运行无法满足现代化设备管理的生产要求。
现代化设备管理的基本理念
目前国际上最为推崇的现代化设备管理是TPM与实行设备点检
定修制度。其主要思想是中国的鞍钢宪法和美国的生产维修体制。
TPM被称为全员生产维护,其基本理念是“三全”,点检定修制是其核心体制。即从最高领导到一线员工全员参与设备生产维修,包括设备维修部门、生产、工艺、安全、质量、设计、供应、后勤等所有部门共同参与设备生产维修。对设备寿命周期实行全过程和全空间的管理,即对设备实行全过程的管理,对现场实行全空间的管理并在管理逻辑上实行PDCA循环过程。从而追求追求生产系统综合效率最大化。
设备点检定修制度是其核心体制。按照“以防为主”的观点,采用“五定”的方法对设备实施全面的管理。“五定”即为定点、定法、定标、定期、定人,通过此五定掌握设备故障的初期信息,以便及时采取对策,将故障消除在萌芽阶段。
四、“小神探”点检管理系统在我厂的推广应用
1、基础信息的收集和整理
基础技术工作是一切的开始,首先要对全厂所有设备进行编码,编码要细化到某台设备的每个部位。然后对所有的编码进行标准设定,需要制定的标准有《设备点检标准》、《设备定修标准》、《设备给油脂标准》。这些是点检工作的基础,使点检员的工作有章可循。将所有信息录入到小神探管控系统,建立起系统平台,并将系统里的点检准备传送到点检仪。
人员培训工作也是先期工作之一,必须确保点检员熟悉点检操作的基础和大部分信息。
2、点检管理人员结构
为力求点检工作的高效,从各个专业口抽调四名经验丰富,熟悉技术业务的生产骨干由维修工转岗为点检工,每个点检员负责相应的设备,点检组长负责系统的维护、技术的更新以及日常点检工作。
3、软件支持----小神探点检定修信息管理系统
状态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摈弃过去模糊的管理经验,其依靠是强大的数据库的支撑,必须有信息化管理作为支持。我厂使用的软件是上海鸣志的小神探点检定修系统。其主要功能为以设备台帐、点检标准为基础,以点检、工单提交、执行为主线,执行缺陷处理、计划维修、预防性维修、预测性维修几种模式,以提高维修效率,实现机电设备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将材料管理、历史数据管理、技术资料管理集成在一个数据共享的信息系统中。
小神探点检定修信息管理系统由三部分组成:管理软件、点检仪(带测振)和红外测温枪。管理软件是本系统的主体,它提供了整个点检定修的工作平台,点检仪负责管理现场点检,两者之间通过红外通信适配器进行数据交换。红外测温枪和测振单元用于对设备进行量化点检。此外,点检仪通过同现场安装的ID纽扣确保点检到位。
4、点检定修制的优越性
(1)准确的把握了设备的状态。每个点检员对设备进行周期性的全过程跟踪,对设备的性能以及发生故障的规律都有了理性和感性的认识,这就为其作出及时的检修计划提供了保证。比如说,一台电机的前轴承外壳温度,不应高于系统的标准数值,如果高于标准数值,则应当对其进行检修活着更换,以免运行中損坏,造成事故抢修。
(2)防止漏检和谎检,杜绝了走马观花式的巡检方式。现场的每个ID纽扣,都会对每台设备的点检点、点检人员、点检时间等信息进行记忆,这就保证了每个点检点必须严格按照系统要求进行操作,每个点检员的任何操作过程都在系统的严格监控之下。点检系统的信息细化及专业化和点检仪的严谨性确保了工作的好坏不会过于依赖个人的工作经验以及责任心。真正做到了有标准可依,有标准不依也得依。点检工作为专业班组提供了掌握设备现状的第一手资料。
(3)点检员和维修人员相对独立,提高了工作效率。过去设备的巡检工作主要依靠维修人员,但是维修人员既要维护设备又要检查设备,工作强度很大,员工基本无法胜任,通过专业点检人员的介入,使得现场工作效率很高,真正做到了“检”“ 修”分离。
五、下一步点检定休制的推行和实施
通过一年来对点检定修制的应用和实施,虽然摸索出一定的经验,但是也暴露了诸多不足之处,下一步的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培训。通过一年来的点检工作,我们愈发发现点检员工的技术水平,对设备的认知程度,直接关系到点检的最终效果。任何一台设备都难以依靠数字的表述来实现对其状态的判断,只有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完美结合,才是点检工作的最佳途径。
(2)加强对点检员工的考核力度。我们将对点检的结果进行缺陷级别的分类,一类、二类、三类缺陷。每类缺陷最终与点检员的绩效考核挂钩,而且我们还要将机电事故影响系统停车时间直接同点检员连挂,哪位点检员的所属设备造成系统的停车,将直接追究点检员的责任。
(3)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的平台,将设备的技术资料补充完善。点检系统是一款强大的信息平台,在设备台帐已经建立的基础上,我们将每台设备的资料、图纸、备件准备等信息全部录入到系统中。这将大大提高我们的技术储备能力,真正的实现数据的保存和信息的共享。
六、总结
以预防检修为目标的点检定修制在马头洗选厂实施以来,大大的保证了设备的可靠性,明显降低了机电设备故障停车时间,非计划停车时间远远低于考核值,随着系统功能的进一步扩充,随着我厂点检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将会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保证。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一、前言
在现代企业中,设备管理已经成为关系到企业经济效益,关系到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一环。现代设备管理是以设备为研究对象,以提高设备综合效率,追求寿命周期费用经济性,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目的,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对设备寿命周期的全过程,从技术、经济、管理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和管理的一系列活动。峰峰集团马头洗选厂自1959年建成投产以来,始终视设备管理为日常工作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十年来,马选厂在设备管理方面进行了诸多尝试和创新,积累了丰富的设备管理理念。但是,随着大型化、连续化、自动化、高速化、高精度化、综合化的现代化设备在我厂的广泛应用,在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大幅提高的同时,也对设备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管好这些先进的设备,摆在了每个设备管理者面前。本文主要介绍了马头洗选厂。
二、我厂传统的设备管理方式
1、鞍钢宪法在我厂的应用
鞍钢宪法是我国独创的一种设备管理方式,被称为设备管理的群众路线,其核心思想是工人参加设备管理,其最大的优越性在于发挥了劳动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此制度在我厂的具体体现是机电员工的设备包机制度以及机电事故车间与机电连挂追究制度。设备与人的紧密结合确保了大多数设备不会出现漏检,但是此制度在实际操作中也暴露了诸多问题:(1)劳动者技术水平、责任心参差不齐,无法保证每个人、每台设备都实现此制度的初衷。优秀的劳动者其所包设备往往缺陷少而且都能够及时将缺陷排除。但大多数劳动者都无法做到这点。(2)机电维修人员每天需要处理的调度零活比较繁多,无法抽身去巡查设备,巡回检查和零活处理往往顾此失彼。(3)缺乏精密点检。工人的设备检查一般取之于感官经验,而有些设备隐患是深层次的,需要依靠理论以及仪器才可发现。
2、传统理念与现代设备管理的突出矛盾
一直以来,设备完好率是我厂评判设备性能和设备管理状况的重要指标,其定义是完好的生产设备在全部生产设备中的比重。应当说它可以反映我厂的设备管理水平和设备运行状况,但是它绝不适应当前我厂的全自动集控生产系统。要知道,任何一台设备缺失,都将造成全部设备的停摆,这就是一个异常不平衡的等号:%1=100%。所以说保证大多数设备的正常运行无法满足现代化设备管理的生产要求。
现代化设备管理的基本理念
目前国际上最为推崇的现代化设备管理是TPM与实行设备点检
定修制度。其主要思想是中国的鞍钢宪法和美国的生产维修体制。
TPM被称为全员生产维护,其基本理念是“三全”,点检定修制是其核心体制。即从最高领导到一线员工全员参与设备生产维修,包括设备维修部门、生产、工艺、安全、质量、设计、供应、后勤等所有部门共同参与设备生产维修。对设备寿命周期实行全过程和全空间的管理,即对设备实行全过程的管理,对现场实行全空间的管理并在管理逻辑上实行PDCA循环过程。从而追求追求生产系统综合效率最大化。
设备点检定修制度是其核心体制。按照“以防为主”的观点,采用“五定”的方法对设备实施全面的管理。“五定”即为定点、定法、定标、定期、定人,通过此五定掌握设备故障的初期信息,以便及时采取对策,将故障消除在萌芽阶段。
四、“小神探”点检管理系统在我厂的推广应用
1、基础信息的收集和整理
基础技术工作是一切的开始,首先要对全厂所有设备进行编码,编码要细化到某台设备的每个部位。然后对所有的编码进行标准设定,需要制定的标准有《设备点检标准》、《设备定修标准》、《设备给油脂标准》。这些是点检工作的基础,使点检员的工作有章可循。将所有信息录入到小神探管控系统,建立起系统平台,并将系统里的点检准备传送到点检仪。
人员培训工作也是先期工作之一,必须确保点检员熟悉点检操作的基础和大部分信息。
2、点检管理人员结构
为力求点检工作的高效,从各个专业口抽调四名经验丰富,熟悉技术业务的生产骨干由维修工转岗为点检工,每个点检员负责相应的设备,点检组长负责系统的维护、技术的更新以及日常点检工作。
3、软件支持----小神探点检定修信息管理系统
状态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模式,摈弃过去模糊的管理经验,其依靠是强大的数据库的支撑,必须有信息化管理作为支持。我厂使用的软件是上海鸣志的小神探点检定修系统。其主要功能为以设备台帐、点检标准为基础,以点检、工单提交、执行为主线,执行缺陷处理、计划维修、预防性维修、预测性维修几种模式,以提高维修效率,实现机电设备效益最大化为目标,将材料管理、历史数据管理、技术资料管理集成在一个数据共享的信息系统中。
小神探点检定修信息管理系统由三部分组成:管理软件、点检仪(带测振)和红外测温枪。管理软件是本系统的主体,它提供了整个点检定修的工作平台,点检仪负责管理现场点检,两者之间通过红外通信适配器进行数据交换。红外测温枪和测振单元用于对设备进行量化点检。此外,点检仪通过同现场安装的ID纽扣确保点检到位。
4、点检定修制的优越性
(1)准确的把握了设备的状态。每个点检员对设备进行周期性的全过程跟踪,对设备的性能以及发生故障的规律都有了理性和感性的认识,这就为其作出及时的检修计划提供了保证。比如说,一台电机的前轴承外壳温度,不应高于系统的标准数值,如果高于标准数值,则应当对其进行检修活着更换,以免运行中損坏,造成事故抢修。
(2)防止漏检和谎检,杜绝了走马观花式的巡检方式。现场的每个ID纽扣,都会对每台设备的点检点、点检人员、点检时间等信息进行记忆,这就保证了每个点检点必须严格按照系统要求进行操作,每个点检员的任何操作过程都在系统的严格监控之下。点检系统的信息细化及专业化和点检仪的严谨性确保了工作的好坏不会过于依赖个人的工作经验以及责任心。真正做到了有标准可依,有标准不依也得依。点检工作为专业班组提供了掌握设备现状的第一手资料。
(3)点检员和维修人员相对独立,提高了工作效率。过去设备的巡检工作主要依靠维修人员,但是维修人员既要维护设备又要检查设备,工作强度很大,员工基本无法胜任,通过专业点检人员的介入,使得现场工作效率很高,真正做到了“检”“ 修”分离。
五、下一步点检定休制的推行和实施
通过一年来对点检定修制的应用和实施,虽然摸索出一定的经验,但是也暴露了诸多不足之处,下一步的工作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培训。通过一年来的点检工作,我们愈发发现点检员工的技术水平,对设备的认知程度,直接关系到点检的最终效果。任何一台设备都难以依靠数字的表述来实现对其状态的判断,只有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完美结合,才是点检工作的最佳途径。
(2)加强对点检员工的考核力度。我们将对点检的结果进行缺陷级别的分类,一类、二类、三类缺陷。每类缺陷最终与点检员的绩效考核挂钩,而且我们还要将机电事故影响系统停车时间直接同点检员连挂,哪位点检员的所属设备造成系统的停车,将直接追究点检员的责任。
(3)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的平台,将设备的技术资料补充完善。点检系统是一款强大的信息平台,在设备台帐已经建立的基础上,我们将每台设备的资料、图纸、备件准备等信息全部录入到系统中。这将大大提高我们的技术储备能力,真正的实现数据的保存和信息的共享。
六、总结
以预防检修为目标的点检定修制在马头洗选厂实施以来,大大的保证了设备的可靠性,明显降低了机电设备故障停车时间,非计划停车时间远远低于考核值,随着系统功能的进一步扩充,随着我厂点检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将会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保证。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