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友谊

来源 :青春岁月·校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djpos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以为,友谊的基础是美德。别人相信你有美德,所以才与你建立友谊。你若放弃了美德,友谊也就不存在了。
  所以,我们早已定下了一条保护友谊的准则:不要求他人做损毁名誉的事。别人求你,你也不要做。为了朋友的缘故而做犯法的事,尤其是背叛国家,那是绝对损毁名誉的,不容辩解的。所以,请朋友做事,必须以名誉为限。如果确认是于名誉无害的,便应毫不迟缓地去做,并且永远热诚。
  我以为那些错把功利当作基础的人,实在是丢掉了友谊的基础。我们愉快。不是由于从朋友那里得到了物质利益,而是由于得到了朋友的爱。如果我们的资助使我们得到了愉快,那是因为其资助是出于真诚的爱。请问天下有没有哪一个人愿意在无穷的物质财富中享受,而不准他爱一个人,同时也不准一个人爱他?只有暴君肯过这样的生活。没有信仰,没有爱,也没有对人的信任,一切都是猜疑、犹豫、憎恨,这里绝对没有友谊的位置。因为谁能爱一个自己所怕的人呢?谁又能爱一个怕自己的人呢?
  哲人恩尼乌斯说:“在命运不济时才能找到忠实的朋友。”不可靠的朋友大约有两种:一种是在自己得志、飞黄腾达时,忘了朋友;一种是见朋友有难而弃之不顾,逃之夭夭。所以,在上述两种情形之下,仍能想到朋友,而不使友谊丝毫减色的人,才真正难能可贵,才可以称之为神圣友谊。
  “我们爱朋友犹如爱自己”——这样说是不恰当的,因为有许多事我们只是为朋友做,而不为自己做。有时去恳求一个卑鄙的人,有时去冒犯一个不该冒犯的人,这些为自己本不值得去做的事,为了朋友便欣然去做了。在许多情况下,有美德的人宁肯牺牲自身利益,而使朋友得到欢乐。所以,应该说:“爱朋友胜过爱自己。”
  友谊还应该有一条准则:不要为了自己过分钟情友谊、依恋友谊而妨碍了朋友的大事。凡是舍不得离开朋友而阻止、妨碍朋友去尽他高尚的义务的人,不但无知、怯懦,而且简直就不懂友谊。
  美德之所以能创造友谊、保持友谊,是因为美德里有和谐、有坚贞、有忠诚、有无私、有明智、有善、有美、有爱。一个人的美德一旦表现出来,便会光芒四射,并且借助这种光芒,照见别人的美德。美德与美德互相吸引,光芒与光芒交相辉映,结果便燃出友谊的光焰。
  先看准了朋友,然后再爱他。不要因为先爱了他,就认作朋友。因为,凡是心灵值得爱的人,才是值得去结交的人。
  (选自《广州日报》)
  读后思考
  什么样的友谊才是真正的友谊呢?
其他文献
奥运会在古希腊肇始时,获胜者是没有奖金的。他们得到的奖品,是一个用橄榄枝编成的头冠。在著名的温泉关战役后,一些波斯将军知道了这件事,他们大为惊讶,感慨道:我的老天,他们竟然仅仅为了这些虚幻的东西去战斗,而不是为了钱!   是的,看重金钱的波斯人,无法理解永远把荣誉放在第一位的希腊人。   中国的古人也把这种精神层面的东西看得很重。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他还说:“朝闻道,夕死可矣
期刊
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这些年。   在那团模糊的迷雾中,谁的身影依然清晰如昨。     夏天,他一只手捏住自己白色衬衫的衣领来回呼扇,隐约露出略显突兀的锁骨。   课间,他踱到某个男生的桌子旁边,单手插着腰,不紧不慢地说句:   “下楼打篮球去。”   从那所学校毕业多年后,生活一下子变得东奔西走、颠沛流离。   常常独自坐在开往某个地方的车上凝视窗外缓缓逝去的景色,毫无征兆地想起什
期刊
话题阐释   北斗七星,灿烂明亮,蜿蜒勺状,像书家一笔勾成,望之令人神往。巍峨高山,连绵起伏,横贯东西,似画家一气呵就,仰之心生豪迈。潺潺小溪,汩汩流淌,无可阻碍,似歌者悠悠扬扬,感之气血通畅。若北斗紊乱、山峦中断、溪流干涸,断不会给人如此美妙的感受!   作文也是这样,无论何种体裁的文章,都有一个贯串始终的脉络,也就是“文脉”,它是作者思路的体现。清代文学家林纾在《文微》中说:“命脉之所在曰
期刊
都说一千个人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文学作品来说又何尝不是如此?如果说文学像一颗光芒四射的明珠,那么它的魅力就像明珠发出的千万缕光芒。至于你是被哪一缕慑去心魄,就因人而异了。下面这些璀璨的名字,早已成为了一种文化的象征。走近他们,我们也许就走近一个时代;走近他们,我们的灵魂会因此变得格外轻灵。    于丹:为天使缝补翅膀   听于丹讲话,如沐春风,如醍醐灌顶,眼前豁然开朗,那些曾经在心底隐约
期刊
我们小的时候,“上学”不叫“上学”,叫“念书”。摇晃着身子,拉长了声音,摇头晃脑:“春天来了~桃花红了~小草钻出了~嫩绿的~新芽~~几只大雁往南~飞~河面上的冰~融化了~,微风~吹过,泛起~粼粼~的波纹~~”  听起来又不像是念书,倒像是“唱书”了!  早晨,坐在教室里还是瞌睡蒙眬的,老师来了,一个小个子的花白头发的老头儿,拿根剥光了皮的白白的树枝当教鞭,啪啪地敲残破的黑板,说:“念,大声地念,念
期刊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 ,读来饶有兴味。   英国作家萧伯纳,有一天遇到一位大腹便便的资本家,因为萧伯纳长得很瘦,资本家便开玩笑说:“看到你,我就想到世界上正在闹饥荒。”萧伯纳微微一笑,回敬到:“看到你,我就想到世界上为什么闹饥荒。”两人说完哈哈大笑。   萧伯纳的幽默机智,在这则故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资本家由萧伯纳的瘦,联想到世界闹饥荒的结果。而萧伯纳则由资本家的大腹便便,联想到世界闹饥荒的原因—
期刊
家不只是一间屋子,家是74个人的温暖。  ——题记   还记得吗?2011年的夏天,在那个烈日炎炎的夏日,我们就那样不期而遇了。阳光下那一张张稚嫩的笑脸,嘴角翘起了刚刚好的弧度,手拉手走进同一个班级,我们的相遇,是命中注定。那一刻,我们在心底默念,遇见他们,真好。七十四个身影,不多不少,组成一个家。我们还拥有不少和蔼可亲的“大朋友”,也是我们的“家长”,指引我们走向未来的路。这个家,它的代号是八
期刊
在景德镇的地域上,有一条河叫做昌江,是赣江的一条支流,它是景德镇的母亲河,千百年来,景德镇生产的无数瓷器产品,就是由这条水路流向世界各地的(陆路运输容易破损)。古代的景德镇座落在昌江以南,所以在古代的时候,景德镇叫昌南。直到宋代景德年间才改名为景德镇,一直沿用至今。由于昌南高岭土质好,先人们又吸收了南方越窑青瓷和北方刑窑白瓷的优点,创造出一种青白瓷。这种青白瓷晶莹滋润,素有假玉器的美称,因而远近闻
期刊
游子吟  孟 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诗歌简描】《游子吟》是唐代诗人孟郊最为脍炙人口的诗作,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全诗无华丽的词藻,亦无巧琢雕饰,于清新流畅、淳朴素淡的语言中,饱含着浓郁醇美的诗味,情真意切,千百年来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引起万千游子的共鸣。  月夜忆舍弟  杜 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期刊
名言坊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皋鱼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那里,怎能不甜?  ——雨果  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  家是世界上唯一隐藏人类缺点与失败的地方,它同时隐藏着甜蜜的爱。——萧伯纳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  友谊是一种温静与沉着的爱,为理智所引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