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学视角下的教学语言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crosof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教学语言与语境协调
  课堂上,师生间的语言交流总离不开特定的语境。在语用学中“语境包括交际的场合(时间、地点等),交际的性质(话题),交际的参与者(相互间的关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信念、过去的经验、当时的情绪等)以及上下文。语境直接影响着人们对话语的理解和使用”。教师的语言不仅要符合文本要求,还要彰显个性风格,更要符合学生的需求,因而必须关注课堂语境的协调。
  1.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教师语言要观点鲜明,内容正确,离开了这一点,就谈不上任何有价值了。另外,语言要遵循人们的语言习惯和思想规律的客观法则。如果用词不当,词序不妥,句子成分残缺,语法结构混乱,或者意思含混不清,就会造成错误,所以,教师语言必须合乎语法和逻辑,这是语言科学性的要求。
  2. 简明性与丰富性相结合。生动的教学语言,是教师用最少的文字表达尽可能多的内容,做到“言简而意丰”。“约而达”告诉我们,出言既要简约又要通达易晓。所以教师要凝练语言艺术,力求用最经济的语言表达最丰富的内容。但又绝不能为简而简,以至变成“苟简”,那必然不能调动学习情绪。所以课堂教学中,在注意语言简明的同时,必须讲究语言的丰富性,做到庄谐并作,整散交错,句式多变,使人感到语言的内部弹性,真正做到简而不陋,丰而不芜,各得其宜,各尽其妙。
  3. 目的性和适切性相和谐。教学语言要为实现教学目标而设计,教师语言要从整体入手,有计划、有步骤地讲清“为什么”,让学生“知其所以然”。离开教学目的性的语言,即使妙语连珠也是无效的。教师语言的目的表现为多个方面:就学生而言,应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年龄特点,适切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需要;就教师而言,语言必须与自己的身份、年龄、性别相吻;就教材而言,语言要注意与文本风格尽量保持一致。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使教学充满纷繁富丽的色彩。目的性的语言要以适切为出发点,适切的语言又要符合教学目的要求,两者融合,才能增添语言的生动效果。
  二、 教学语言与意义相生
  支撑课堂教学的灵魂是教学理念,透视教学理念的放大镜则是教学语言。教学语言并不是单纯地表达文本语言的静态意义,而是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通过一系列心理推断,理解感悟语言。这样的教学语言离不开教师的精心设计,离不开课堂上的灵动落实。
  1. 启发性的语言能唤醒学生的灵动智慧。“启”“发”二字最早见于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通过启发性的语言,引起对方思考和联想而有所领悟的意思。生动的启发性的语言既要站在学生立场,确立主体教育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让学生有所启迪,还要注重学习方法的启导和学习能力的培养。(1) 由疑而启。是指当学生心欲通而不达时,教师通过启发性的语言,帮助学生去打开心扉,拓展思维、启迪智慧。这种方法多用于文本的留白处,重点、难点突破处,通过点拨让学生从“山重水复疑无路”中,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风景。(2) 由问而启。即通过设问引导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主动思考学习,达到“举一反三”的成效,课始问,引起思考;课中问,引导探究 ;课尾问,帮助归纳构建。有助于学生形成知识系统,促进思维整合。(3) 由联而启。即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已掌握的感性知识的实际出发,唤起学生联想,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开发智力和培养能力的目的。关联性越清楚,学生在思辨和推理过程中越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2. 趣味性语言能凝聚学生的学习心向。趣味性的语言并非逗人发笑不可,而是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以凝聚学生的学习心向为着力点,有经验的教师能从潜在的内容中寻找教学情趣,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刺激学生的注意力,形成积极的学习心向。(1) 幽默生趣。幽默的语言是多姿多彩的,有大智若愚的“拙巧”;也有朴实无华的“朴巧”;还有荒诞不经的“怪巧”、玲珑剔透的“智巧”;甚至随机应变的“机巧”、新颖别致的“新巧”、独具一格的“奇巧”、憨态可掬的“稚巧”。(节选自《教师幽默艺术》)薛法根老师的教学语言诙谐幽默,充满睿智。例如,在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时,薛老师发现学生“谷穗”的“穗”字不会写,笑着说:“别干瞪眼呀,不是有书吗?赶快‘偷看’一下!”又发现学生找不到在哪个段落里,说:“看来课前预习不细致,连‘偷看’都费劲。”学生忍俊不禁的同时,明白了课前预习要细致。课堂上,教师要有发现幽默的眼光,品尝幽默的味蕾,丰富自己幽默的语言细胞。(2) 评价生趣。评价是学习的一种方式。有效的评价,学生能从中品味语言文字的意义、情味和意趣,能迸发出富有个性的情趣和体验,比如,教学《乌鸦喝水》一文,在学生讨论“乌鸦是如何喝到水”时,教师几句评价语既有趣味,又推进了讨论的深入:“你们想得很周到,这些办法看来行得通,但要小心点才行。”“这个办法真不错,真是一只聪明的乌鸦,它可是拥有人类的智慧啊!”“你真是一个肯动脑筋的孩子,为乌鸦解决了一个大难题。”教师生动趣味的评价,助长了学习兴趣,点燃了思维火花,因而学生闪耀着智慧,充满着灵气。
  3. 情感性语言能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教师饱满的情绪会感染学生,使学生生理机能更活跃,大脑处于积极状态,在积极的求知欲中产生最佳的思维状态。(1) 描述动情。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可以激活学生思维,吸引学生进入情境并为之动情。王松舟老师教学《长城》一课时,一边播放展现长城各方位的视频影片,一边深情地描述:“同学们,这就是我们的万里长城;这就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建筑物——万里长城;这就是气魄雄伟的万里长城;这就是建筑年代久远的万里长城;这就是工程浩大的万里长城;这就是施工艰难的万里长城;这就是用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而成的万里长城;这就是令中华民族骄傲和自豪的万里长城;这就是永不低头、永不流泪的万里长城;这就是象征着中华民族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万里长城;这就是我们的万里长城。”长达11句的大排比,提炼意境,激荡心弦,使学生都处在感受伟大长城的氛围中,对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大有裨益。(2) 点染入情。点染是情感升华的助推器,它能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激起学生浓烈的情绪体验。王崧舟老师教学《长相思》时,教师的点染恰到好处:“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生齐说:长相思);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生齐说:长相思);爱故园,爱祖国,字字化做——(生齐说:长相思)。”教师的点染带领学生走进词人的心灵,以语言的渲染引领学生进一步体悟纳兰性德的情感,起到了化深为浅、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形象的功效。(3) 归纳延情。言简深情的归纳不仅能感动人、而且会有言已尽而情犹在的效果,以教学《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为例,教师这样归纳:“同学们,谈迁卑微而高贵的生命在血泪中被升华,最终凝结成千古绝唱——《国榷》。老师读这篇文章时,想起了这样一段话(出示):苦难给一般人带来的是叹息、伤心、沉沦;但对于生活的强者来说,苦难是一笔财富。让我们坚强地面对苦难,笑对人生,执著追求,活出自己生命的价值。”生动的语言,既是丰富的情感材料,又在审美中延伸着感情,升华着情感。
  (作者单位:无锡市崇宁路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该文以培育于塑料袋的咖啡幼苗为实验材料,分别用10ppm、50ppm、100ppm的IAA,GA3,ABA,CTK和乙烯利对咖啡幼苗的第三至第五轮成熟叶片进行处理,以期了解植物激素对GAO活性及光合作
我场自1988年开始在茶园中喷灌,通过四年实践证明,喷灌的优越性较明显.且技术容易掌握。一、茶园喷灌的优越性茶园喷灌类似自然降雨,不仅可补充茶树与土壤的水分,而且可降低
数学教学过程是数学思维“体操”展示的过程,在解题教学中,教师如何简洁明了地向学生展示思维的过程呢?一、一题多解,拓宽教学思路一题多解,有利于沟通各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深
四单19的亲本属于喜肥水高产自交系,母本对瘠薄地、沙岗地、连作玉米缺锌土壤反应特别敏感,表现“白化苗”。搞好四单19制种,提高制种产量,降低种子成本,其措施如下: 1.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