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营造轻松的语文课堂氛围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b6404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 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力求认识某种事 物或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引起和维持人的注意力 的一个重要内部因素。一旦学生的兴趣激发出来,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新课标要求教师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 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使学 生愿学、乐学,笔者在多年的课改实践中作了以下五方面的探究。
  一、宽松和谐激趣法
  语文课堂要体现人文性的特点。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气氛是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师生 应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赖、互相合作,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圍中,师生之间才能形成互动、交流的对话平台,学生才能轻松愉快、活泼热情、兴致盎然地发挥想象力,以最佳状态进入语文学习,焕发出语文课堂独有的活力。
  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并将在师生沟通时起到重要作用。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创造力最能 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只有在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 氛围中,创造力才能得到开发,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语文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语文的魅力在于此,语文课堂的活力也在于此。同一问题,由于学生的生活经历、知识素养、心理状况等的不同,得出的答案可能是千差万别、异彩纷呈的,这就是创造力的表现,也正是我们要悉心呵护和着意培养的。而学生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尽情地自由参与自由表达,往往能产生一种宽松、新奇、愉悦的心理体验,学习兴趣高涨,从而诱发潜在的创造智能,迸发出创造的火花,展现语文课堂的无限活力。
  二、赞扬欣赏激趣法
  人类本质最殷切的需要就是渴望被赏识。老 师要关注学生成长的每一点进步,帮助学生发现 自己、肯定自己,“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清代学者 颜元也说过:“数子一过,不如奖子一长。”这都是讲赞扬欣赏的激励效用。赞赏是廉价的,也是无价的。同学的掌声,老师的赞扬,小小的奖品,都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力量 源泉。可以说,赞赏出创造力,赞赏出学习兴趣,赞赏出进步的学生,赞赏出有特点的学生。通过赞赏融洽了师生关系,活跃了课堂氛围,激发了创造热情,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能力养成 起着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赏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及能力的提高,又要赏识学生在学习过程及方法上的优良行为,还要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苏霍姆林斯基提醒我们教育工作者:“请记住成功的快乐是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
  三、认真倾听激趣法
  传统的课堂教学多是老师掌握着“话语霸 权”,学生只能当作一个个容器,等着老师往里灌东西,可结果,园丁的辛勤,往往扼杀了学生的天性。“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使我们培养的学生变成了统一模式铸造的标准件。新课标提出教师要多倾听学生的发言。笔者认为,学生“讲”教师‘听”。有三大好处:一是通过“听”可以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笔者通过“听”常常被学生天马行空的想 象力、独到深刻的见解、幽默睿智的语言所折服。二是通过“听”可以真正使教师领悟“教学相长”的真谛。三是通过学生“讲”教师“听”,可以锻炼学生。学生越说越会说,越说越想说,越说越自信,课堂成了他们发挥的舞台,这更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焕发出课堂的活力。
  四、平等评学激趣法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具有最高裁定权,却忽视了学生的自评与互评,实质上也漠视了学生主体能动性的一种表现。而当学生的自觉意识得到高度强化,内在的进取热情已就会激发,教师就可以把学生的自评与互评权交还给他们,激发其活跃的主体意识,感受班集体内平等、和谐、信赖的自由氛围。作文评改是语文教师的重荷,而往往教师批得辛辛苦苦,学生一看了之,真正的高耗低效。对 于作文的评改,笔者经常“放纵”,具体的做法为:将本次作文评分标准板书在黑板上,先由学生独 立评改一篇作文,要求有勾画有旁批有总评有分数并有签名,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补充,目的是多多学习他人的作文写法及评法,最后由各组推荐出一两篇优秀作文或评文,借助实物投影仪师 生一起复评,选出最佳作文或评文。当热烈真诚的 掌声伴着笑声在教室里回荡,所有同学都陶醉在 这严肃又活泼、平等与信任的气氛中,眼神中闪烁着主动参与评改的自豪感。这样不仅让笔者从繁重的作文评改中解脱出来,而且也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以往死气沉沉的作文评讲课变得活力四射。
  五、教师魅力激趣法
  教态是教师讲课时的情绪的外在表现,比如,教学心情、表情、体态动作、神态等,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学生在课堂上会通过教师有声语言的讲解而“察其容”,而且还会通过教师的教态而“观其色”。教师的教态在无形中形成了一种教学气氛,学生在无形中感受到一种课堂气氛。因此,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课堂气氛。
  教师的教态有先入为主的作用。当教师走进教师的那一刻,教师教态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上课的情绪,这种先入为主的方式常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教师要用亲和、自然的教态去面对学生,及时调整好你的心态和精神面貌。具体来说,要做到:一是用微笑面对学生。二是给予学生鼓励。三是多给学生肯定的目光,鼓励的目光。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应树立民主平等的观念, 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赞赏学生,营造轻松浓郁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活动。在课堂上不能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摈弃以往把语文课堂变成教师居高临下向学生施舍知识的场所,摈弃家长制、霸道者的教风,要代之以民主平等的态度去真诚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才能喜欢语文,学好语文。
其他文献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最好的动机,乃是对所学教材本身的兴趣。”的确,积极的思维和良好的效果往往建立在浓厚的兴趣之上。只有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才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主动探索,积极思考,从而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一节课能否有实效,关键在于学生的兴趣有没有被激发出来。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和高昂的情绪呢?我曾做了一些
期刊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定义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群体,一般是指父母双方或者一方从农村流动到城市谋生,而还留在户籍所在地、不能与父母双方或一方共同生活的儿童。其中尤其指那些已经到达入学年龄,在学校学习的16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可见,农村留守基本上是由处于在学校读书阶段的未成年人组成。因为缺乏第一监护人父母的监护,而且在身体上、思想上又未成熟,故而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成为近年来较为突出的社会矛盾焦点
期刊
什么是教育?那么高质量的幼儿教育是什么样子的?我相信每一个幼儿教育的工作者都有着自己的体会和理解。简单的概括一句,教育就是给孩子机会让他自己去探索和创造。通过专家和同行们的讲解和自己的教育实践,我对高质量幼儿教育的真谛有了自己的感悟。我认为:慢下来,给孩子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实践去成长,成为一个有个性的人,建构自己的生命奇迹——这就是高质量的幼儿教育。  去年这个秋天,我开始了自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课和的实践性和综合性;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实施对语文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当下语文教学应该实施“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在规定时间内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做到“六要”可以让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期刊
蒙古族传统元素中的动植物图形体现了蒙古族崇尚自然与接近自然的特征,民族品牌中既要体现蒙古族传统元素又要体现其品牌特色,如何让能将两者完美结合呈现给大众,是值得深入研究的。  蒙古族被人們称为马背上的民族,尚白尚蓝的文化特征使其传统元素别具一格,传统元素是蒙族文化中最灿烂的一部分,通过各种造型诠释蒙族文化,体现在民族品牌中包括有蒙文字、图形以及色彩,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对推动现代民族品牌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期刊
自学校提出“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这一教学模式以来,我便积极响应,深入到教学模式的尝试中,历史课改让人激动、兴奋,关于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可以说是我们经常要思考的问题。“以学为主,当堂达标”,是新课程改革精神的具体体现。“以学为主”,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习,突出的是学生学习这个主体,体现的是学生获取知识增长能力活动过程中的地位。“当堂达标”,强调的是每一节课上的目标的达成,这个目
期刊
解决问题是数学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对于低中年级学生特别吃力,尤其是两步及两步以上的解决问题大多学生无从下手,于是出现解决问题片段化(两步只做一步),胡乱凑计算式子(不同单位的数相加减,相同单位的数相乘除),解决问题出错率特别高,教师教的头疼,学生学得痛苦,究其原因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既没有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又不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笔者经过多年实践尝试如下。  一读:读清题意  
期刊
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工作中不断拓宽培训思路,围绕“科学化、实效化、专业化、信息化”的工作方针,坚持“研训一体,管训结合,以校为本”的原则,逐步形成适应我市基础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培训特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明显增强。  一、创新培训内容是提高培训质量的必然要求  (一)教师培训需求分析走向深度调研  坚持“立足两个角度、注重三个层面、规范四个步骤”的调研需求方
期刊
“行动”是指为实现某种目的而进行的有意识的活动。而活动是人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方式,是通过对周围现实的改造实现人的需要或目的的过程。在这里,我们将行动理解为德育的一种载体,即具有德育功能或意义的外部活动,或影响个人道德意识、道德行为、调节人际关系的外部活动。  “育德”从教育学的角度讲,德育是对学生进行的“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育德”即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德育的核心。  “行动
期刊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华生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儿童的各种习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这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好习惯、强能力来自后天教育与环境的影响,幼儿时期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养成的最佳时期。  一、集体教学活动是提高幼儿认知水平的便捷方式  集体教学活动是教师依据幼儿
期刊